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32527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 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 乡下人家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本次的 说课我设计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乡下人家编排在第一组,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 ,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 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乡下人家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 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 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

2、, 读之,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 迷人的风景”。二、说设计理念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 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配 乐朗诵,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 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让 学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三、说教学目标。基于本文的特点及本组的编排目的,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

3、字。正确读写新词。2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语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 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3 情感目标:在读文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获得美的享受。教学重点:引导生随文章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四、说过程(一)音画同步,创设情境感知文章结构,明确学习任务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乡下风光的多媒体课件,配乐旁白:这是顺着棚架爬 上屋檐的碧绿藤蔓;这是依着时令次第开放的鲜花;这是茂密竹林中破土而出的 春笋;这是觅

4、食的鸡群戏水的小鸭。这里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在作者 的眼里乡下人家的画面是怎样的?学生借助第一课时感知的框架,加上画面的重 现,在文字的引领下,下乡来了解这是什么样的“家”,是怎样的“人”。学生能 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发阅读期待,走进乡下人家。为深入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描写上独特的表达方式奠定了基础。(二)整合内容,教师导学细化理解方法,夯实学习实效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后直奔中心:“独特、迷人”来统领全文教学,抓住 文章第一自然段明确用“抓重点句、关键词”的方法品味风景“独特”在哪里, “迷人”在何处?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用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一幅幅 画面的欲望。联系生活实际

5、理解对比的描写方法并不难,抓住动词体会也很容易, 但是透过文字提取情感,再联系落实到朗读感受就是需要教师具体操作,学生体 验实践的最具实效的学习历程。用“方法”实践自主阅读,进一步感悟“独特迷人”的风景,我设计了下列 教学板块:(1)动静结合品植物“独特中的迷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瓜架、花草、翠竹这些景物,表现出朴实的自然之 美。教学这一部分,我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让学生反复读文,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文字中建构画面中捕捉色彩、体验动静。重点品味风趣装饰的独特农家风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 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这里花开不断,朴素是因

6、为自然生长的勃 勃生机,华丽是天然、茂盛的生长态势,反复品读独特之处,学生品出生命之美。 乡下人家的竹让人感受到盎然的生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 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教学中重点抓住一个“探”字,学生体会出“探”字所蕴含的“奇妙和生机”后出示繁花修竹图片,把花与竹迷人 的景色连起来品读,学生尽情感受到了动静之美和生命自然向上的勃勃生机。在这一环节中,电教媒体丰富的色彩和柔和的音乐感染着学生,更加重要的 是“方法”的导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田园诗情,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 身心愉悦地享受着学习。(2)水陆相间悟“迷人中的独特”课文中对鸡和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

7、了江南乡村画面,教师抓住他们最感 兴趣的小动物在交流阅读体会和评读的过程中,巧妙地指导:“联系家的概 念你发现什么?作者在描写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随着鸡闲庭信步、鸭戏 水面场景的出现,学生明确了正是拟人写法的恰当运用,这里的鸡和鸭像人一样 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家里。赏读课文,也就自然而然地读出了悠闲,读出声色, 读出快乐,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中乡村独有的意境。(3)重组文章内容,感受“自然和谐”课文第 5 自然段,我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以媒体音乐渲染情境,以情感 语言描给情境,力求把孩子们带入文本所特有的意境中。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 教师深情地范读课文,孩子进入意境后再重组课文内容,把

8、语文的积累训练和个 性化读文结合起来:“读着课文,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学生在方法导行的实践中,能扣住“辛苦”“甜甜蜜蜜”二词,品味出乡 下人家正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丽的家园,和动植物一起幸福生活,进一步感 悟到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和谐”的真正内涵。(三)整体回归,拓展迁移升华美在学生感知、理解、品悟了文本后,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的中心段,以加深学 生对“独特、迷人”关键词的理解和感悟,回扣作者之所以身在美国却久久不能 忘怀“乡下人家”,他忆的是一幅幅画面,心中思的是“自然和谐”,提升了感受。 还能总结出:文字带领我们认识了形象描写,发现了“具体的美

9、”“平凡中的美”。 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我把背诵和默写引进课堂,真正把“感悟拟人描写的生动 形象”,“积累优美语言”落实心头,准确到笔头。五、说板书设计乡下人家独特 迷人绿藤红瓜鸡群觅食庭院晚餐鲜花春笋群鸭戏水月下虫鸣我将整篇课文浓缩成了 14 个词语,它们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而这 14 个词语, 又形成了一首诗,一幅画。学生朗朗地诵读着,感受到的是词语美,韵律美,意 境美。在诗的熏陶中,学生积淀了语言,受到了美的熏陶。语文,语文,就是要让语文课“文”起来,让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更弄 一些。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启迪着学生。渐渐地,诗 意的语言,诗意的情怀,就会流进学生的心灵,注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内化到学 生的生命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