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32813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郭彧(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摘 要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筑具体实践为案例,将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筑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及特点作一评述。关键词新馆建设 设计理念 空间布局分类号G250辽宁省图书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它是辽宁 省的藏书中心、书目查询中心、省内及省外图书馆间协作协 调及业务研讨交流中心。辽宁省图书馆现馆舍建筑面积约 33000 平方米,其中书库所占面积 7515 平方米,对外阅览面 积 9150 平方米,阅览座席约为 1200 个。现有馆藏总量达 500 余万册(件),10 余个文种,其中,馆藏中外文图书约 440 万册(

2、古籍 56 万册),在所藏 56 万册古籍文献中,善本书约 12 万 册,其中宋元版书近百部。此外,辽宁省图书馆还收藏有大量 的有关满族、清代以及伪满时期的东北地方文献资料。但近 些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的辽宁省 图书馆在藏书空间、阅览设施、馆藏保护、智能化管理、数字 化存储等方面已经落后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已经不能 满足公众对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需求,不能跟上当代图书馆 发展的脚步。因此,建设一座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一定规模 的现代化图书馆已经刻不容缓。2010 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 定在浑南新城建设省图书馆新馆。新馆于 2011 年 7 月开始 动工,计划于 201

3、4 年对读者开放。1辽宁省图书馆新馆概述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智慧二街 168 号, 是沈阳四大文化场馆项目之一,附近还建有档案馆、科技馆、 博物馆。建设用地面积 83200 平方米,工程总建筑面积103150 平方米,基地范围东西长约 335 米,南北长约 252 米,建筑总 高度 22 米,建筑密度 31.7,绿化率 31.2,新馆空中俯瞰为 一个“E”字型。建成后的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将是目前国内单 体面积最大的省级图书馆,是原来旧馆面积的 3 倍以上。新馆计划设置阅览座席 7000 余个,设计藏书能力达到 1000 万册,年均读者接待能力超过 350 万人次,信息节点 4000

4、个, 无线网络全覆盖。新馆设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下一层 主要包括停车场,职工食堂,变电所、总空调机房等设备间。 一层主要包括共享大厅、展厅、报告厅、目录检索、普通中文 期刊库、少儿天地、特殊群体借阅室、24 小时自助借还服务区 以及行政办公区。二层主要包括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区、 普通中文书库以及保存本文献查阅室。三层主要包括社会科学文献借阅区、信息咨询服务区、古籍与历史文献阅览区、古 籍书库、建国前中外文报刊库、普通外文书库、古籍修复中 心。四层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及多元文献借阅区、报刊借阅中 心、地方文献专题阅览区、辽宁文化展示馆、图书加工整理区 及网络主机房。2 新馆设计理念辽宁省图

5、书馆新馆由法国 VP 设计公司设计,其总体思 想是从 4 个文化场馆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出发,将 4 栋不同 功能单体建筑通过一个空中俯视自然田野的肌理巧妙地组 合在一个空间平面上,4 栋体量大小不一的建筑从花园中生 长出来,仿佛一个个排列组合充满变化的花园景观小品展示 在公众面前。其采用在世界上建筑设计通行的“模数化”设 计,以 1.5m 作为设计的基本模数单位,保证整个文化场馆建 设的整齐划一,同时辅以大量的玻璃幕墙为立面设计,墙面 虚实搭配,最终形成立体、多层次的立面效果。在保持文化场 馆建筑群总体风格的原则下,体现图书馆建筑的特征。图书 馆的造型和空间组织采用“图书架”的展示形式,把建筑

6、本身 作为一个展示平台,所有的设计主题都依托此寓意来组织未 来的图书馆功能布局,整体建筑外观就是一个巨大的图书展 示平台。新馆的室内设计将以下两点作为切入点:功能性。现 代化的图书馆不仅仅是满足书籍文献的“藏、借、阅”功能,而 且是公民的学习研究基地、信息集散枢纽、文化交流中心、公 共休闲场所。所以新馆在室内设计上充分满足了上述需求, 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空间开敞,没有间隔,布局合理,按 照动静分离的原则,保证读者区与工作区的相对分割,同时 读者区又分为静区、较静区和闹区,各主要功能区相对独立 又互相联系,达到了内部布局的方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设计形式。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协调,从内到

7、外,体现新 馆的文化特征,设计形式轻松、开放、简洁。以“图书架”和“书 墙”作为主要设计语言,由建筑延续到室内,把它作为体现场 所特征、分隔不同功能区间的媒介,把图书馆设计成一个缩 微的城市有机体,通过合理设计使各功能场所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重点功能分区3.1 共享大厅位于图书馆一楼正门处,包含总服务台、目录检索、信息 查询、咖啡吧、存包处等。在正门天井处以“图书架”为设计语 言,形成半围合的气势磅礴的书架墙,体现了场所的功能,并 且分割了空间,减少了空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以绿色植物联 系上下、内外区域,将共享大厅打造成了一个集咨询、查询、 休憩、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城市广场

8、”。3.2 报告厅及展厅作为公共活动与辅导服务的主体区域,共包含 1 个展览 厅与 3 个报告厅。3 个报告厅分别能容纳 570 人、300 人和 150 人,其中 570 人报告厅以报告为主,兼具小型演艺功能, 均设置在一层北侧,有独立的出入口,可提供学术讲座、小型 展览、读者活动等服务,将成为广大读者普及知识和接受教 育的平台。3.3 少儿天地为幼儿及儿童提供文献借阅与娱乐活动服务,分为低幼 与少儿区,其空间特征是具有两个高大的中庭空间,因此其 设计思路是要保持空间特性,并符合儿童阅读、游戏的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安全性,并减少该区域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所以 在设计中采用如下手法:用半透明玻璃

9、幕墙封闭二层以上 空间,透光、隔音。以木质台地、书架分割空间,形成错落起 伏、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局部等易磕碰部位采用软质材 料。在两中庭之间设立儿童多媒体互动区,寓教于乐。 3.4 电子阅览室及多媒体视听区位于二楼南侧,整体空间通透,但层高较矮,设计风格突 出科技感、舒适感、休闲感。其中电子阅览室设置约 400 台机 器,全部采用云桌面技术,便于管理。多媒体视听区以音乐欣 赏及 Vod 自助点播为主,在影视欣赏区也可外借,同时设立 了一个多轨录音棚,一个 HIFI 欣赏室,以及两个家庭 3D 影 院,为读者提供专业级别的视听享受。3.5 古籍及历史文献阅览区位于三楼南侧,提供古籍和历史文献的

10、阅览、典藏、研究 服务,是由两个半透明的中庭组成的空间,充分利用这一特 征,以其作为整体布局的衬景,反对单纯复古,在简洁现代的 空间中点缀中国古典元素,营造沉稳舒适的学术氛围,同时 布以古典元素的家具,结合展台,作为古籍展览之用。在阅览 区内还设有典籍博物馆,用以展示辽宁省图书馆珍藏古籍善 本的实物。3.6 普通书籍借阅区三层为社会科学文献借阅区,四层为自然科学与多元文 献借阅区,提供全开架式阅览服务,读者可以随意阅读。通 透、开放是这里最明显的空间特征,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源。 以“主题书墙”为媒介进行分割,形成舒适的主题阅读区域,共设有工业、艺术、医药养生、多元文化等 7 个主题阅览区。 在

11、区域内也设置了多台 RFID 自助借还机,方便读者,实现了 藏、借、阅的一体化。3.7 地方文献阅览区与古籍阅览区一样,这里也是由两个半透明的中庭组成 的空间,位于新馆四楼,新馆地方文献区是辽宁省图书馆地 方文献收藏、地方文献读者服务、地方文献深层次开发及地 方文化展示的中心。主要有以下功能:辽宁地方作家(作者) 作品展示;地方文献专藏库及读者阅览服务;地方文献现代 化检索及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示;地方文献研究。3.8 藏书区位于新馆“E”字型结构中间部分,一至三层均为库房,主 要包括普通中外文书库、期刊报纸库、建国前期刊库、普通古 籍库和珍善本库。除珍善本库外,其余

12、书库一律采用密集书 架,利于今后藏书量的发展,古籍及珍善本库要求恒温恒湿。 3.9 业务区主要包括文献加工整理、数字化加工、古籍修复中心、缩 微中心与图书馆业务辅导等。3.10 后勤服务与技术设备区中心机房设置在四楼,餐厅、配电室、空调总机房、换热 站、蓄水池、水泵等主要设备间设置在地下一层。4结语当前我国图书馆新馆建设的热潮不断,但是新馆建设绝 不仅仅是全新的馆舍、面积的扩大、功能的完备、先进的设计 以及合理的布局,掌握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以及未来图书 馆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读者的心理活动才是提高和优化图 书馆服务的软实力。我们应该借着辽宁省图书馆建设新馆的 契机,以求实的态度和前瞻的眼光将

13、世界先进的建筑经验、管理 模式、办馆理念、服务内容与新馆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高自 己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只有硬环境和软环境同时着手,才能建 造出一流的馆舍,打造出一流的队伍,提供好一流的服务。参考文献:1 柏柠.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管理模式规划构想J.图书馆学 刊,2011(12).2 万群华,张清宇,贺定安.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4).3 王启.论图书馆视觉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5(3).4 张志宇以人为本思想与现代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学 刊,2007(6).郭 彧 男,1981 年生。本科学历,馆员,新馆建设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收稿日期:2013-12-21;责编:徐向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