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34381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NO.20.2O10现代商贸工业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2010年第2O期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徐步华侯显夫(1.浙江省富阳市供电局,浙江富阳311400;2.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09)摘要:分析了人们对转型升级的六大误区,并针对如何成功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关键词:转型升级;误区;对策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0009802(1)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一:看哪个行业赚钱就转型到哪个行业.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通病,总是不安心主业,总是想着别的行业很精彩,赚钱很快.曾几何时认为

2、做网络很赚钱,于是不少传统企业就跟着感觉走,相继进入了网络行业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前几年又眼红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于是又有许多企业,不务正业搞起了房地产.你可以统计下目前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少企业已经进入了房地产业的?现在又由于中小板,创业板的风起云涌,使得不少投资于中小企业的战略投资者,由于企业一朝上市而乌鸡变凤凰,于是又有多少家企业成立了战略投资部门或者转型成了股权或者风险投资商,希冀投资的那些企业几年后上市而赚得盆满钵满?这种不管企业的主客观环境而盲目进入热门赚钱行业却认为是转型升级的观念,是目前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2)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二:转型升级等于进入高科技行业.重视环境保护,

3、重视节能减排,重视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一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技含量高的新兴行业例如生物工程,新材料,信息产业等的发展,但是政策层面的引导鼓励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就要放弃主业转而立马进入这些新兴行业.盲目放弃主业进入高科技行业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那些从事传统纺织行业的转型成了软件研发公司,搞建材行业的头脑一发热而转型进入了医药制造行业等等.殊不知,高科技虽然有高收益,但是也潜伏着高风险,如果企业盲目追求高科技行业,贪图高科技行业的高收益而忽视其高风险的所谓转型,这与当年的一窝蜂盲目搞网络有啥区别?(3)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三:脱

4、离主业搞转型升级.有些企业喜欢一山望着一山高,不喜欢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从事的行业做深做精做透,依托经验曲线与学习效应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稳定利润;相反,这些企业家脑袋里时刻有着一颗奔腾的心,面对从上到下,铺天盖地的转型升级的研讨,不是静下心来研究我立足本行业怎样转型,怎样升级,而是时刻想着哪个行业利润高,我应该转向哪个行业.例如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外贸订单减少,那些专门做外贸订单的服装制造企业,不是琢磨着怎样立足本行业,打自己品牌或者除了外贸以外,成立专门部门做内贸,做到内外贸双轮驱动,内外市场一起上?或者立足本行业,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认真分析自己的价值链,采用弥补短板或者延长长板的做法

5、打造自己的特色竞争力?一98一这种盲目脱离主业搞形式上的转升是又一个误区;(4)转型升级的误区之四:不顾客观条件搞转型升级.有些企业盲目羡慕人家转型升级的成功,但常常忽视或者没有重视人家在转升前做的大量艰苦的准备,例如市场调研,人才储备,可行性研究等,跟着感觉走,追着潮流跑进行盲目的转升.例如,在调研过程中,有些人搞建设行业好好的,也有了相当的基础与稳定的盈利,但是眼馋搞IT大佬的风光,于是乎,舍弃老本行搞起了系统集成公司,殊不知,这些高科技公司的运行规律,人才管理,营销模式与以前的建筑行业相距甚远,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老经验不管用,于是强撑着亏损了一段时间,最后又狼狈回归老本行;这种不顾企业自

6、身条件而贸然转升是又一误区;(5)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五:转型升级等于创品牌,做高端.诚然自创品牌,由低端走向高端的确是企业成功转升的途径之一,但是不少企业将转型升级简单地等同于创品牌,做高端产品.有些企业的优势明明在于制造环节,他可以做的成本比人家低,质量比人家稳定,本来依赖这些制造优势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然而这些企业不管外部环境,不管自身条件是否成熟,偏要进入自身不熟悉的创品牌领域,结果品牌没创起来,自己的制造优势也没继续保持,结果呢被竞争对手超越而风光不再;还有些企业从事中低端产品多年,这些产品以优异的性价比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却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转型进入高端市场,由于品牌没有号召力,研

7、发力量或者品牌建设资金没有相应跟上,结果高端市场打不开,低端市场又丢失从而赔了夫人又折兵;(6)转型升级的误区之六:转型升级可以一劳永逸,可以很快成功.成功的转型升级犹如登山,需要长期精心的准备,周密的部署,需要瞄准转升的领域,确定转升的方式,储备转升的条件特别是人力资源储备,同时还需要制定细致的计划;一次成功的转升既要有细致的策划力,又需要有彻底的执行力,两者缺一不可;同时,成功的转升更需要有持续进行,持续完善的理念,那种认为转升可以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无疑是成功转升的大敌.以上是本人根据多年从业经验以及最近的企业分析而归纳得出的企业转升误区,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成功转型升级呢?或者说转型升

8、级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答案是转型升级的路有许多条,但是不管怎样,均要结合自身内部优势,透彻分析外部环境,实现内外部环境的有效匹配为前提,找到适合自身特点,行业特征的转升之路才能走向成功.一.企业成功转升需要仔细考量的外部环境不外乎以下主NO.20,2010现代商贸工业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2010年第20期要因素:(1)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无不处于特定的外部环境中,因此,纵观各国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不是顺潮流而动,契合宏观经济走势而实现腾飞的.例如国内饮料行业巨头杭州娃哈哈集团早在1988年就瞄准独家长关注独生子女的健康而开发生产了儿童营养液

9、,短短几年其销量达到了十亿支,由此使娃哈哈掘到了第一桶金,为今后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后来又瞄准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导致对瓶装水需求剧增的所谓饮水革命的契机,娃哈哈集团又一次如飞龙在天,乘势而上,奠定了在饮料行业的霸主地位.当然研判国内外经济走势,契合经济发展潮流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随着环境的发展及时做动态调整,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2)特定行业的运行规律研究.这是中观层面的外部环境,或者是产业竞争环境,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分别是潜在进入者,产品替代者,顾客,供应者以及现有竞争者等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烈度,因此,应从纵向产业链以及横向竞争者的维度全方位,多维度掌握本行业的运作规

10、律(3)政府部门政策走向.企业除了关注宏观经济走势,行业竞争环境以外,还需要关注政策的走向,政策鼓励什么,限制什么都将成为企业投资,转型升级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逆政策而动,轻则加重企业运行成本,重则可能使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等政策风险.而哪些不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国家限制或者禁止投资的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大的小造纸,小皮革,小化工行业等产业,由于受到的限制以及环保的压力,无不处于政策性关停的边缘,如果企业为了短期效益贸然进入则时刻处于巨大的政策风险之中.以上分析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走向,是分析企业转升中的面l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但是在研判外部环境以外,企业还需要眼光向内,

11、仔细审视自身内部因素,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1)树立正确的转型升级思想.正确的转升思想是成功转升的前提与基础,想要转升的企业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我应该怎样转升?朝着哪个方向转升?哪种转升方式最有利?转升需要面临哪些风险,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深,想透才能开始转升.(2)立足行业特点,做精做强.程惠芳(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老师一直强调,企业转型并不是一定要另起炉灶,也并非要割裂与原来从事领域的关系.坚持在主业上创新,坚持在熟悉的道路上走下去,同样更易达到彼岸.换句话说,立足行业特点进行转升才是事半功倍的转升途径.经过本人对浙商转升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后也同样验证了程老师的判断,成功

12、的转升不少是立足行业,成功升级的结果,当然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多姿多彩,各有特色,有些是依托科技强企战略的,有的是专业化经营,实施名配角战略,有的则是用管理流程优化,工艺革新与创新等手段,从而脱颖而出成为翘楚:(1)科技强企,成绩斐然.宁波申洲集团就是依托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强企战略,从而使企业逆市起舞,蛹化成蝶,仔细分析,该集团早在19年前,管理层就决定科技强企,正是这种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且锲而不舍地执着落实,就播下了申洲今天成功的种子;(2)做好配角,傲视同侪.与申洲集团立足针织服装行业类似,位于余姚的舜宇集团也是立足自己熟悉的光电行业特点,将自己定位成配角实施名配角战略.该集团坚持长期做配件,

13、从1984年的六万元起步,至今年销售已有十七亿以上;舜宇集团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名配角战略的实施.大量事实证明,实施名配角战略,立足行业特点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使广大中小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一个务实方向;(3)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根据企业产业链的特点,可以分为上游供应商,中游生产制造商,下游销售代理商等三类厂商,有些位于中游的生产制造商因其下游经销商,营销网络受制于人;或者需要直接了解客户需求,第一时间跟踪客户需求而存在向下游转升的客观要求;有些则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价格过高而存在出于控制原材料目的向上游转升的诉求;另一些位于上游,甚至下游的企业处于整

14、合价值链等种种考量而存在分别向上下游延伸的冲动:向下游延伸,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这是目前延伸,扩展价值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不少优秀的,卓越的生产制造商遭遇贴牌天花板而亟需突破发展瓶颈的一种选择;向上游延伸,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向上游延伸,控制原材料供应是企业成功转升的又一常见形式;同时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提高抗风险能力.还有些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出于控制原材料供应以及销售终端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双重考虑,同时向上下游延伸,从而构筑了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从以上产业链转升角度分析,企业的转升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自己整合上中下游产业,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需要企业有雄厚的实力以及良好的掌

15、控管理能力作为基础,同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配合;一种是镶嵌在其他产业链上,在做精,做深,做透自己产业环节的基础上,与其他上下游供应商结成紧密合作的战略联盟,这需要使自己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或者隐形冠军.当然,具体采用哪种转升模式,需要仔细评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等基础上综合权衡.(4)专注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立足行业特点,专注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能有效地增强核心能力,构筑持续竞争优势,这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制造行业而言是转升又一成功途径.基础管理做得越深入,越细致,越科学,企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转型升级,自我调整就显得轻车熟路,基础管理建设是我们过冬的

16、棉袄,起跳的跳板这是纳爱斯总裁庄启传在2008年成功过冬的经验总结;专注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就要沉住气,静下心来,只要不断地积累,就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天长日久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增强了;(5)技术革新与发明创新.不同的行业需要有不同的核心能力,打造不同的竞争优势,例如,从事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行业,就需要不断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或技术革新,这不仅仅是一个活鱼吃死鱼,更是快鱼吃No.20,2010现代商贸工业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2010年第2O期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赵淑娟(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摘要:生态示范区的建

17、设是为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建立的.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为绥化市建立生态市提供相关依据.关键词: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绥化市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00100021前言近年来,能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内外都进行了广泛探索,其中比较成功的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从

18、2O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开始进行以生态村,镇为中心内容的生态农村建设.1995年绍兴县,磐安县和临安县被国家环境保护局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从此拉开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序幕,自1995年全国建立省,市,县级规模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国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按照规划区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县域生态示范区(生态县),市域生态示范区(生态市)和省域生态示范区(生态省).本文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打造绥化生态市.2研究区概况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东西宽305公里,南北长308公里,总面积34964.2平方公里,其中浅

19、山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l9,江河泡沼面积占总面积的9,平原占72,总体结构大体是二山一水七分田,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质优良,肥力较高,日照时间长,雨量比较充沛,适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绥化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是甜慢鱼的过程.(6)战略联合促进转升.不少企业家对多元化战略是又爱又恨,怎么实现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有机统一,在获得多元化分散风险的好处时,又可以避免非专业化带来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弊端呢?回答是在资本运行层面实行多元化;而在具体经营管理层面实行专业化就可以破解这个难题,而这种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战略联合,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实现.绿城房产与西子集

20、团的联姻多元化与专业化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经过这次西子的资本投资以及绿城的专业化运作,使西子绿城在房地产行业做的如鱼得水,投入各方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与西子与绿城的传统行业实打实的战略联合不同,做牛肉干的绿盛集团与做网游的大唐风云就是另一种虚拟与现实的战略联合,谱写了一段合作佳话,获得了财富共赢;以上是转型升级各种类型,各种方式的整理与归纳,如果纯粹从升级角度考虑,从投入与产出全过程分析转型升级路径,可将转升简单归结为以下三种:(1)投人物的节约与替代投入物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力成本,水电煤运费等直接与间接投入成本的节约.例如改造传统工艺降低废品率与消耗率,提高合格品率与质量稳定率,可以直接

21、地节约原材料,提升竞争优势,例如海天集团,奥康集团等;而有些企业通过革新工艺,优化流程,降低水电煤等投入物的消耗,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如浙江开山集团;(2)产出过程的优化与创新.还有些企业则着眼于企业的产出过程,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精细化管理的推行,使不良品率明显降低,产品成本趋于稳定;如纳爱斯等企业.(3)产出物的价值提升.还有些企业或者通过提升品牌,提高品质,从而提升了产品价值与价格,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或者例如变废为宝,废物利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当然,以上转型升级的种种方式是理论分析层面的大体分类,具体的经营活动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是各种因素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很难将

22、各种方式截然区分.前面举过的几个案例,既有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又有营销创新,只不过在其某个阶段,某个环节上,某种转升表现的更突出,更明显一些.总之,成功的转型升级需要在透彻地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把握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进行合适的转型升级;同时转型升级仅仅只是开始,为了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地根据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转升,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生命常在.参考文献1典型促转型,逆势上扬的6O个浙商样本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基金项目:绥化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作者简介:赵淑娟(198O一),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生态安全.一1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