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39516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增大减小E 减小 减小 增大Rr增大增大减小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知识结构考题一直流电路的分析1.明确 1 个定律、2 个关系E(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Rr(2)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EIr.(3)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R 1UIR E E,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的减小而减小. Rr r1R2.直流电路动态分析的 3 种常用方法方法 1:程序法R I 局 总U I rU EU 确定 U 、I 内 总 外 内 支 支方法 2:结论法“串反并同”“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 功率都将减小(增大).

2、“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 功率都将增大(减小).方法 3:极限法10.2I 0.1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使 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例 1 如图 1 所示,图甲中 M 为一电动机,当滑动变阻器 R 的触头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 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流表读数在 0.2 A 以下 时,电动机没有发生转动.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 1A. 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3.4 VB. 变阻器的触头向右滑动时,V 读数逐渐减小2C. 此

3、电路中,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0.9 WD.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30 解析 由题图甲知,电压表 V 测量路端电压,电流增大时,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2所以最上面的图线表示 V 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此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大小等于电源的内阻,23.43.0为 r 2 .当电流 I0.1 A 时,U3.4 V,则电源的电动势 EUIr3.4 V0.12 V3.6 V,故 A 错误;变阻器的触头向右滑动时,R 阻值变大,总电流减小,内电压0.80.4减小,路端电压即为 V 读数逐渐增大,故 B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电动机的电阻 r 2 M 0.14 .当 I0.3 A 时,U3 V,电动机的输入功

4、率最大,最大输入功率为 PUI30.3 W 0.9 W ,则最大输出功率一定小于 0.9 W ,故 C 错误;当 I0.1 A 时,电路中电流最小,E 3.6变阻器的电阻为最大值,所以 R rr ( 24) 30 ,故 D 正确.M答案 D变式训练1.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 C 及电池 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 2 所示电路.开关 S 断 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 ;闭合开关 S,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1Q .Q 与 Q 的比值为( )2 1 2211总图 22 1 3 2A. B. C. D.5 2 5 3答案 C解析 S 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E 2

5、 1 1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 R E;1 2 3 2 5R R3S 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E 1 1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 R E,2 1 2 3R R2Q U 3由 QCU 得 ,故选项 C 正确. Q U 52 2甲乙2. 如图 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12 V,内阻为 2 ,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 闭合开关 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图 3A. 路端电压为 10 VB. 电源的总功率为 10 WC. a、b 间电压的大小为 5 VD. a、b 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 1 A答案 AC2020 E解析 外电路的总电阻 R 10 ,总电流 I 1 A,则路端电压 U

6、IR102020 RrV,A 对;电源的总功率 P EI12 W,B 错;a、b 间电压大小为 U 0.515 V0.55ab3t515V 5 V,C 对;a、b 间用导线连接后,外电路的总电阻为 R2 7.5 ,电515E路中的总电流 I 1.26 A,D 错误.Rr考题二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1.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1)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2)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3) 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2.交变电流“四值”的应用(1)最大值:E nBS,分析电容器的耐压值;m(2)瞬时值:EE sin t(由中性面开始计时),计算闪光电器的闪光时间、线圈某时刻的

7、受力m情况;(3)有效值:电表的读数及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4)平均值:En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例 2 图 4 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 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 OO(OO沿水平方向)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 环和电刷与电阻 R10 连接,与电阻 R 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示数为 10 V.图 乙是矩形线圈中磁通量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则( )图 4A. 此交流发电机的电动势平均值为 10 2 VB. t0.02 s 时 R 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C. R 两端的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的

8、规律是u10 2cos (100t) VD.当 ab 边速度方向向上时,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也向上解析 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外电阻R10 ,电42R 622压表示数 10 V,说明Em210 V 即 E 10 2 V.根据题图乙 t0 时磁通量等于 0 可判断 t0 m时 R 两端的电压最大,所以 R 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u10 2cos t 10 2 cos(100t) V,选项 C 对.t0.02 s 代入电动势的表达式,此刻 u10 2 V,选项 B 错.根据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总是阻碍线圈的转动,所以当 ab 边速度方向向上时,它所受安培力的

9、 方向向下,选项 D 错.电动势平均值为磁通量和时间的比值,而该比值最大为 E 10 2 V,m所以平均值一定比 E 10 2 V 小,选项 A 错.m答案 C变式训练3.如图 5 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 abcd 全部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 S, 电阻为 R.线框绕与 cd 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 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线框转过 时的感应电流为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图 5A.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I2IRB.线框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2IC.从中性面开始转过 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 8I RD.线框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10、答案 BCnBS 解析 由 E nBS,中性面开始计时,则电流 i sin t,当 t 时电流为 I,则 I mnBS nBS nBS 2I ,则 2I ;由 2I 为电流的最大值,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2R R R 22RII,故 A 错误;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BS .因 n1,则 B 正确;中性n BS BS 2I面开始转过 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t ,则 C 正确;电流的有效值 2 tR R 2 4RI为 2I,则 Q( 2I) R ,则 D 错误. 4.如图 6 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5TTm1

11、11 2动,转速与风速成正比.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图 6A. 电流的表达式为 i0.6sin (10t) AB. 磁铁的转速为 10 r/sC. 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 i1.2sin (10t) AD. 风速加倍时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 1.2 A答案 A2解析 通过题图乙可知电流的最大值为 0.6 A,周期 T0.2 s,故 10 rad/s,故电流1的表达式为 i0.6sin (10t) A,故 A 正确;电流的周期为 T0.2 s,故磁体的转速为 n 5 r/s,故 B 错误;风速加倍时,角速度加倍,根据 E nBS 可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加倍,m形成的

12、感应电流加倍,故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 i1.2sin (20t) A,故 C 错误;根据分析,形成的感应电流 I 1.2 A,故有效值为 ImI23 25A,故 D 错误.考题三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1.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1)功率关系:P P入 出.U n(2)电压关系: .U n2 2若 n n ,为降压变压器;若 n n ,为升压变压器. 1 2 1 2I n(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I n2 1有多个副线圈时,U I U I U I U I .1 1 2 2 3 3 n n2.原、副线圈中各量的因果关系(1)电压关系:U 决定 U .1 2(2)电流关系:I 决定 I

13、.2 1(3)功率关系:P 决定 P出 入.61121212223.输电过程的电压关系4.输电过程功率的关系例 3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 7 所示,图中电阻 R 、R 和 R 的阻值分别为 3 、1 1 2 3和 4 ,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 S 断开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当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图 7A.2 B.3 C.4 D.5思维规范流程设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kS 断开S 闭合UU I R U kU Uk 5I3I U kI (RR )2 2 3即:k 5I3Ik 4I12I得 k

14、3变式训练UU 4I R 1U kU 1 2U k4I R 2 2Uk 4I12I 5. 如图 8 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71 12222221 112图 8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R 消耗的功率变大1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电压表 V 示数变大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 A 示数变大1D.若闭合开关 S,则电流表 A 示数变大,A 示数变大1 2答案 B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变压器副线圈两端 电压不变,副线圈中的电流减

15、小,则 R 消耗的功率及其两端电压均变小,故电压表的示数1变大,选项 A 错误,B 正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副线圈中的电流减 小,则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减小,电流表 A 示数变小,选项 C 错误;若闭合开关 S,副线圈1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副线圈中的电流变大,R 两端电压变大,R 两端电压减小,电流表 A1 2 2示数减小;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大,电流表 A 示数变大,选项 D 错误.16.如图 9 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 1、2 之间的匝数是总匝数的一半,二极管 D 具有单向导 电性(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R 是可变电阻,K 是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在 电压不变的正

16、弦交流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9A. 若 R 阻值不变,当 K 分别接 1 和 2 时,电压表读数之比为 21B. 若 R 阻值不变,当 K 分别接 1 和 2 时,电压表读数之比为 21C. 若 K 分别接 1 和 2 时,R 消耗功率相等,则 R 阻值之比为 21D. 若 K 分别接 1 和 2 时,R 消耗功率相等,则 R 阻值之比为 21答案 BC解析 设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 、n ,原线圈输入电压为 U ,副线圈两端电压为1 2 1n U nU ,当 K 接 2 时: ,此时电压表示数与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 U U , 2 n U 2 22 2n 12 2

17、2 12U n U U T U 功率为 P ;若 K 与 1 相连,则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 ,则 T,2 R n U 2 R 2 R2 2 128222 121n U U 得 U ,此时的功率为:P .由上分析知: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 21,电阻 2n1 R1值之比为 21,B、C 对.7.如图 10 所示是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接近用户端时再通过降压变压器降 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图中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设发 电厂输出的电压一定,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 R 表示,变阻器 R 相当于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0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 R 变小,则当用电进

18、入高峰时( )图 10A.电压表 V 、V 的读数均不变,电流表 A 、A 的读数均增大1 2 1 2B.电压表 V 、V 的读数均减小,电流表 A 的读数也减小3 4 3C.电压表 V 、V 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 A 的读数的比值不变2 3 2D.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增大答案 ACD解析 电压表 V 、V 的读数均不变,因为输入电压和匝数都不变,用电高峰期,电阻减小,1 2电流增大,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知电流都增大,故 A 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增大, 故电压表 V 、V 的读数均减小,电流表 A 的读数增大,电流表 A 的读数增大,故 B 错误;3 4 2 3电压表 V 、V 的读数之差与电流

19、表 A 的读数的比值不变,等于输电线的电阻值,变压器的 2 3 2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都增大,故 C、D 正确.专题规范练1.(多选) 如图 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 和 b.当输入电压 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10 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91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9C. 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91 D.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9 答案 AD911 11 212内1 1解析 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U ,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所以原线圈输出端电压为 U 9U ,0 1 0 U 9 n

20、U 9 I n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U U ,故 , ,A 正确,B 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2 0 U 1 n U 1 I n2 2 2 2 1I 1 ,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根据公式 PUI 可得,灯泡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I 9219,C 错误,D 正确.2.(多选)如图 2 所示,A 为巨磁电阻,当它周围的磁场增强时,其阻值增大;C 为电容器.当 有磁铁靠近 A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图 2A.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 电容器 C 的电荷量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答案 AB解析 当有磁铁靠近 A 时,它周围的磁场增强,其阻值增大,则外电路电阻变大

21、,干路电 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选项 A 正确;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减小,故路端电压变大,则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选项 C 错误;根据 QCU 可知,电容器 C 的电荷量增大,选项 B 正确;根据 P Ir 可知,I 减小,则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选项 D 错误,故选 A、B.3. 一自耦变压器如图 3 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 a、b 间作为原线圈. 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 c、d 间作为副线圈,在 a、b 间输入电压为 U 的交1变电流时,c、d 间的输出电压为 U ,在将滑动触头从 M 点顺时针转到 N 点的过程中( )2A.U U ,U 降低2 1 2C.U

22、 U ,U 升高 2 1 2D.U n 知 U U ;滑动触头从 M 点顺时针旋转至 N 点过程,n 减小,则U n 1 2 2 1 22 2U 降低,C 项正确.21021 m22 m12 222 2m 1 12 m122 21 2 221 24.图 4 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 的原、副线圈匝数分 别为 n 、n .在 T 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 uU sin t 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 P,输1 2 m电线的总电阻为 2r,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n UA.( )n 4r2n PC.4( ) ( ) r n U2 m图 4n

23、 UB.( )n 4r1n P D.4( ) ( ) rn U1 m答案 CU U n n U解析 输入电压为:U ,由 得:U ,又由 PI U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2 U2 n2 2n1率为:Pn PI 2r4( ) ( ) r,C r 2 n U2 m对.5.(多选) 如图 5(a)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41,R 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T减小的热敏电阻,R 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 u 随1时间 t 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5A.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 41B.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 14C.

24、 u 随 t 变化的规律为 u51sin (50t) VD. 若热敏电阻 R 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T答案 BD解析 由题意知,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故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 11,故选项 AI n 1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与匝数成反比,即 ,故选项 B 正确;由题I n 42 1图(b)可知交流电压最大值 U 51 V,周期 T0.02 s,可由周期求出角速度的值为 100mrad/s,则可得交流电压 u 的表达式 u51sin (100 t) V ,故选项 C 错误;R 处温度升高时,T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故选项 D 正确.6

25、.(多选)在如图 6 所示的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 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1R图 6A. 灯泡 L 变亮B. 电压表读数变大C. 电容器 C 上电荷量减少D. 电流表读数变小答案 BD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变阻器 R 接入回路的电阻增加,回路中的总阻值增 E大.由 I 知,回路中的电流减小,灯泡 L 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A 错,D 对;由 U 总EIr 知,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 对;由 U EI(rr ),知R LR 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器 C 上的电荷量增加,C 错.7.(多选) 如图

26、7 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 U,电流表示数 为 I;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由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中( )1图 7A. U 先变大后变小B. I 先变小后变大C. U 与 I 比值先变大后变小D. U 变化量与 I 变化量比值等于 R3答案 BC解析 据题意,由于电源内阻不计,电压表的示数总是不变,故选项 A 错误;滑片滑动过 程中,电阻 R 的阻值先增大后减小,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B、1C 正确;由于电压表示数没有变化,故选项 D 错误.8.(多选)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 8 为汽车启动原理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

27、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 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 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 12.5 V,内阻为 0.05 ,电动机内阻为 0.02 ,电流表内阻不计,则电动机启动时( )12外1I 10外22 T2m2m图 8A. 车灯的电压为 9.6 VB.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48 AC. 电动机的功率为 50 WD.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430 W答案 AD解析 当电动机未启动时,此时 U EI r12.5 V100.05 V12 V外 1 1U 12则车灯的电阻为:R 1.2 1当电动机启动后:U EI r12.5 V 580.05 V 9.6 V ,由于电动机和车灯并联,故外

28、 2 2U车灯的电压为 9.6 V,即选项 A 正确;则此时通过车灯的电流为 I 8 A,故通过电灯 1 R动机的电流为 I 58 A8 A50 A,故选项 B 错误;此时电动机的功率为:PI U 机 机 外 2509.6 W480 W,故选项 C 错误;此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P PI r 430 W,出 机 机故选项 D 正确.9.如图 9 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单匝纯电阻矩形线圈的周期为 T,转轴 O O 垂直1 2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 2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 60时的感 应电流为 1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9A. 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 1

29、W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 A2C.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e2 2cos tT2T 2D.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sin t答案 D解析 从垂直中性面开始其瞬时表达式为 iI cos ,则电流的最大值为:I m mi2 A;cos 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PI r(2 II ) r4 W,故 A 错误;有效值为:I 2 A,故 B 2 213T TTT T1 1错误;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I r22 V4 V;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m meE cosm2 2 2t4cos t.故 C 错误;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sin t;根据公m2 2T 2T 2式 E

30、 NBSN 可得: ,故 sin t,故 D 正确.m m m10.如图 10 所示,矩形闭合导线框 ABCD 处于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绕垂直于 磁场的轴 OO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一只“11 V,33 W”的灯 泡.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变压器输入电压 u33 2cos (10t)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0A. 图示位置可能是计时起点B. 图示位置线框中产生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小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3 21D. 通过电流表 A 的电流为 2 A答案 B解析 根据瞬时值表达式可知,线框转动的计时起点是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不是 图示的位

31、置,选项 A 错误;图示位置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选项 BU n正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 33 V,副线圈电压为 11 V,根据 ,则变压器原、U n2 2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31,选项 C 错误;根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可知,通过电流表 A P 33的电流为 I A1 A,选项 D 错误.U 33111.(多选)如图 11 所示,图线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电流关系,图线表示其输出功 率电流关系.根据图线可以求出( )图 11A. 电源电动势B. 电源内阻C. 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为 45 V 时输出功率为 100 W14I 51 1U n221R1D.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

32、 120 W 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200 W答案 ABD解析 UI 图线与 U 轴交点表示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则电源的电动势 EU50 V.电源的U 5025内阻等于图线斜率绝对值大小,则有 r| | 5 ,故 A、B 正确;电池组的输5 V出电压为 45 V 时,内电压为 5 V ,故电流为 1 A ,故输出功率为:PUI45 V 1 A5 45 W,故 C 错误;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 120 W 时,由 PI 图线读出电流 I4 A,故电路 消耗的总功率为 PEI50 V4 A200 W,故 D 正确.12.如图 12 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n n 15,原线圈接 u 110

33、sin (100t)1 2 1V 的交流电,电阻 R R 25 ,D 为理想二极管,则( )1 2图 12A.通过电阻 R 的电流为 2 A1B. 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 550 VC.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200 W15D.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为 A11答案 BU n解析 由原线圈接 u 110sin 100t V 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n n 15,根据 可1 1 22 25 110 U知,副线圈的电压为 U V275 2 V,通过电阻 R 的电流为 I 11 2 A,1 2 R1故 A 错误;变压器副线圈电压最大值为 U 2U 550 V,故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2m 2550 V,选项 B 正确;R 消耗的功率为 P U I 6 050 W,故原线圈消耗的功率大于 6 0501 R1 2 R1nW,选项 C 错误;通过电阻 R 的电流为 I 11 2 A,则通过原线圈的电流应该大于 I1 R1 n21I 55 2 A,选项 D 错误. R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