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教学反思白云区明德小学谢衍庆等.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44420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反思白云区明德小学谢衍庆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反思白云区明德小学谢衍庆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反思白云区明德小学谢衍庆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传统到现代》教学反思白云区明德小学谢衍庆等.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传统到现代教学反思 白云区明德小学品德科教研组 谢衍庆等从传统到现在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的第二个主题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第一课。落实课程标准中“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了解传统农具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态度。”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生活性和情感性,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我在备课时特别作了以下设计:一、处处与生活结合,处处以活动开展。1、导入贴近学生生活,能激起学

2、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设计小组讨论,学习有效性高。2、 课前调查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3、交流活动的内容生活化,以辨论的活动形式开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机械化时代,传统农业工具是否就没用了?学生就此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懂得农业机械化与传统家具各有优点和缺点,它们的作用和用途有所不同。传统农具并没有过时,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贴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子,知道植树、栽花、淋花草都需要它们。4、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传统农具,在家里种些花草。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作业,实践性强,会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学生乐于接受,也就达成了技能性的目标。二、 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新课程的品德教育是生活

3、化的品德教育,重视在教育教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情感。同时,教材只有几幅图片及简短的文字说明,在这看似简单的内容中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并生活化的活动中达成目标,是颇费一番苦心的。1、通过对传统农具的使用操作,通过对现代化机械的直观感受和讨论,农业工具在不断地发展,从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通过对农业生产的艰苦劳作的认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从而懂得要珍惜粮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3、 通过对传统农具的操作使用,学会一种生活的本领。不足之处:现今,广州很多地方逐渐向城市化发展,农田耕作面积越来越少;加上经济条件的好转,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用参加农业劳动,所以对农业工具是很不熟悉的。因此,在本课程当中,如何整合资源,创设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感受到劳动创智慧、智慧促发展,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