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59114 上传时间:2021-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的出现()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3.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4.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盘庚B.吕尚C.汤D.纣王5.我国

2、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A.夏朝、西周、商朝C.商朝、夏朝、西周B.西周、商朝、夏朝D.夏朝、商朝、西周6.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致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A.阪泉大战B.长平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7.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D.他们都爱民如子1/68.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

3、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C.商朝己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9.“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诗句中“安阳”即是商朝的都城殷,与此相关的是A.牧野之战B.盘庚迁都C.周初分封D.国人暴动10.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期间,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可见夏朝灭亡主要是由于()A.国力衰弱B.夏桀残暴C.汤的进攻D.夏军倒戈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

4、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12.如图是“烽火戏诸侯”的连环画图片,开始时诸侯被戏弄成功与分封制的哪一内容有关A.诸侯向天子交纳贡品B.诸侯担负镇守疆土的职责C.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D.诸侯开发边远地区13.右图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示意图,根据这种制度,图中第二层的人要为最上层的人尽的义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A.进纳贡物,服从调兵B.管理土地和人民C.监察百官,镇守疆土D.修建城池,制定制度1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

5、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C.巩固周王的统治B.保证国家的兵源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5.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洪水泛滥二、读图说史题16.阅读下图,回答问题B.战乱频繁C.分封诸侯D.丧失民心请回答:(1)图一中的处分别应填的制度和人物各是什么?(2)图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图二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3/6(3)图一和图二的制度各有什么作用?17.【西周的政治制度】读“西周等级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西周的建立者是谁?(2)图片反映了西周哪一制度?请写出第二、三、四阶层的名称。(3)西周实行

6、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答案】1.A8.A2.C9.B3.B10.B4.A11.C5.D12.C6.D13.A7.B14.C15.D16.(1)禅让制;启。(2)分封制;周王将宗室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物,并服从周王调兵。(3)禅让制保证了将部落首领传给贤德之人;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形势,巩固疆土。5/617.(1)周武王。(2)分封制;诸侯、卿大夫、士。(3)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4)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