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63742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2oo9年第31期(上卷)雹腻周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武山县农村为例周海杰赵雁鸿(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儿童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启蒙时期,在监护人监护下的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和两者之间产生的矛盾与隔阂如何解决.是我们当前务必重视的问题.针对此,本文作者在甘肃武山县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分析论证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农闲时节大量涌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

2、年人群体即留守儿童.伴随这一现象而来的便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本次调查针对被访对象的不同身份设计两种问卷,问卷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卷二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或是留守儿童的祖辈,或是父辈即父母的亲朋好友,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一方.问卷一共发放20o份,收回196份,有效问卷为186份;问卷二发放200份,收回172份,有效问卷为152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基本掌握了在监护人监护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就如何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分析1.监护状况一是隔代监护型(有106人,占57%),由祖

3、辈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隔代监护人年龄大,身体弱,造成对留守儿童监护不力.隔代监护人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身体较好的,还要承担家里的劳动任务,繁重的劳动和家务,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很好地照顾留守儿童;身体不好的,有些反倒需要留守儿童对他们予以照顾.二是亲朋监护型(有57人,占30.6%),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姑舅,叔婶或要好的朋友.他们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旨在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与精神上的需要却关注很少,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三是同代监护型(有13人,占7%),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与留守儿

4、童同属一辈的孩子,这根本就谈不上家庭教育.同代监护人无法树立家长的权威,生活阅历和经验都比较少.在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上与留守儿童相近.所以被监护人在心理上不承认监护人的监护地位,无法树立家长的权威.给同代监护家庭教育带来了困难.四是由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监护(有1O人,占5.4%),这种监护方式也不利于在儿童心中形成健全的父母权威形象.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借助这种权威形象的影响开始正常的社会互动来逐渐健全和完善独特的个性和人格.2.家庭教育状况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给予个人的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几乎对所有人来说.

5、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对缺失父母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能否享有同在父母身边一样的关怀呢?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将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放为第一位的监护人占63.2%.25.0%的监护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但是,44.2%的监护人辅导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6.5%的监护人从来不辅导.只有36.3%的监护人经常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053.4%的监护人认为照管孩子最困难的方面是学习辅导.16%的监护人认为与品行不好的孩子交朋友是他们觉得最困难的事情,30.4%的监护人认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品德的培养是最困难的方面.就监护人是否主动

6、教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一问题.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只有20.8%的监护人经常向教师咨询孩子的情况,46.8%的监护人偶尔咨询,32.4%的监护人根本没有去过学校或者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情.在农村留守儿童看来:53-3%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时最大的影响是学习没有人指导监督.28.9%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最大的影响是生活没人照顾.对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调查数据统计表明:80%的留守儿童都愿意听老师的话刻苦学习.4.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补充.中职学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从而增强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德育途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增加实

7、践教学时间,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开展订单式培养,这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德育资源.lI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是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并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在方法上突出引导和启发,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让两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但这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理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2_弄0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中职德育实践.中职教育中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

8、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忽视了道德的实践.从而没能形成德行.中职学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216育资源统一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训练制度,从着装,打卡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3.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创造育人环境.首先.校园文化的设计应该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根据联合办

9、学的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强化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综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3.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状况儿童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地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取向,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就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更不利于

10、儿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就监护人平时是否与留守儿童有谈心沟通的习惯这一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得出:53.2%的监护人有空时才问问孩子.沟通一般,只有30%的监护人会选择经常和留守儿童谈心.还有16.8%的监护人则从未和孩子谈过心,甚至觉得和孩子很难沟通.对监护人认为孩子有心里话时会和谁讲这一问题的统计表明:31.2%的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会和自己的同龄朋友讲.28.6%的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会将心里话告诉他们.遇到困难时36.3%的留守儿童倾向于靠自己解决,29.7%的留守儿童选择向老师求助.17.6%的留守儿童选择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仅有16.4%的留守儿童选择向自己的亲戚求助.据统计,当他们犯错误时,

11、60%的留守儿童偶尔会受到家人的打骂.21.3%的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受到家人的打骂,15%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受到家人的打骂.二,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监护人教育能力低下.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53.4%监护人认为照顾孩子最困难的事情是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53-3%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时最大的影响是学习没有人指导监督.这就构成了留守儿童期望监护人指导监督学习与监护人无力对留守儿童辅导学习的矛盾.这是由于监护人自身文化欠缺.留守儿童的父辈或祖辈,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导致(

12、见表1).衰1监护人文化程度统计表【文化程度l文盲l小学l初中I高中大学I所占比例I4.8%I37.4%I43.7%l14.1%O其次,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不足.53.2%的监护人有空时问问孩子.沟通一般.有16.8%的监护人从未和孩子谈过心,甚至觉得和孩子很难沟通(见表2).这就是说有70.O%的监护人没有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与留守儿童有心理上的距离.由此我们得出监护人只注重留守儿童外在的物质生活,没有深入留守儿童内心观察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在监护人照顾下的留守儿童,多半还是没有享受到家庭般的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独.监护人对留守儿童

13、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多.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导致其产生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进而产生感情脆弱和形成消极孤僻的性格.这是极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衰2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沟通情况与儿童的经常和没想过沟通情况孩子谈心沟通一般从未沟通过其它这个问题所占比例29%53.2%16.8%1%O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膈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年龄相差悬殊,代沟明显,两代人之间难以沟通,这种矛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愈加明显,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儿童尤为突出.由于老年人对年轻人缺乏理解,加之两代人之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导致有的孩子一天甚至几天

14、不和老人说话,而老人也对此习以为常.第二,亲朋监管的留守儿童难以找到归属感,寄宿在监护人家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总是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作为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也比较冷漠.缺少关爱和交流,更有甚者,居然打骂和虐待孩子.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留守儿童有的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有的胆小怕事,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由表3我们可知:仅有16.4%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向自己的监护人求助,这足以证明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沟通严重不足.36.3%的留守儿童选择自己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及监护人深省的数据.年龄处于813岁之内的留守儿童,有的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有的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主要靠感觉和模

15、仿来认知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在本身就缺失家庭关怀的情况下选择自己解决.其解决方式能真正排除他们心里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吗?其解决方式是正当合理的吗?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吗?29.7%的留守儿童向老师求助,那么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援助就尤为重要表3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的求助选择求助方式自己解决求助老师打电话求助父母求助亲戚所占比例36.3%29.7%17.6%16.4%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不丰富(见表4).63%的留守儿童都把课余生活用在做家务和农活上.既没有趣味活动又没有什么兴趣培训班可上.与城市儿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着天壤之别.这是农村地

16、区没有城市的优越条件的一个事实,丰富的课外活动除了能让孩子掌握一种技能,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外,还能使孩子通过学习带动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单调的课余生活,不仅不能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技能,积累知识,反而无法完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表4留守儿童平常的周末.放假时间都在做些什么I节假日做什么做家务做农活学习玩所占比例5O%13%31%5%三,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1.做好学校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得力的情况下.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几乎都落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监护人由于自

17、身有限的条件无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的前提下.监护人与教师的互动十分不足(46.8%的监护人偶尔咨询.32.4%的监护人根本没有去过或者认为是不关他的事情),但是对于遇到困难除了倾向于依靠留守儿童自身解决外,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都依靠于教师的帮助,这种矛盾的出现就更要求学校做好相关的工作.首先,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优化其寄宿条件,有效地发挥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功能.其次要增设相关的课程.为留守儿童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监护人与教师之间通过学校设置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辅导课程进行真正的对话.从而增强监护人与教师的互动,加强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沟通

18、与互动.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也没有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由于经费的影响.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还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此外,学校很少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几乎没有.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也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教育.2.做好政府工作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政府在发挥着

19、中坚作用的同时,更应协调好学校,家庭的角色和定位.首先.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缩小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的重要原因是城乡巨大的差距,所以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又一举措.其次.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2172o09年第31期(上3g)!向刊师生冲突及其解决办法庄琴(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00)师生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师生冲突.尤其是发生在课堂上的冲突对教学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一,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教

20、师教育方法不恰当是引起师生冲突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教师对学生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如学生上课不听讲,做小动作,不交作业,成绩差,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完成值日等,采取批评指责,严厉惩罚,冷嘲热讽,羞辱责骂,当众揭老底的方法,往往会引起学生压抑,不满或怨恨的情绪,随着这些消极情绪的积累.学生对教师的积怨便会公开化,爆发激烈冲突.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教师与后进生之间.属于教师对学生有正当的要求,但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所以,教师只具备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1.教师对学生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帮助方式不当.学生接受不了.甚至反抗,引起冲突刚工作时,我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就犯了一回错误.

21、有一次,上课铃已经打过了,一位男生满头大汗地跑到教室门口,低低地说了声报告,就走了进来.由于我正在讲课,没听见他说的话,看见他不声不响地直奔座位,就火了.出去!谁让你进来的?这位学生只能回到教室门外.站在那儿.我只说了句:10个俯卧撑!他恳求道:可以让我课后补做吗?我板着脸孔说:大家都一样,迟到都要立即做俯卧撑.该生无可奈何,眼睛里满含着怨恨,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做完了俯卧撑.后来这个学生由原来的合群开朗变得抑郁起来.怕见我,怕上我的课.事后,我反思,实际上我完全可以避免这场不必要的冲突,当时我只要让他坐下认真听课.课后再找他了解上课迟到的原因.让他以后上课别再迟到,而不该让他在同学面前出丑.教师

22、对学生不符合期望的行为不满意,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从而引起学生压抑,不满或怨恨的情绪.随着消极情绪的积累.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和对立就会从隐蔽到公开.由于一件具体的,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导致师生之间突然出现激烈的冲突.冲突往往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有正确的要求,但帮助的方法不当.结果不但不能使学生接受教师的帮助,反而因此激怒了学生.此时教师往往以恨铁不成钢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抱怨学生不理解自己的苦心,还和自己作对,往往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不适当的行为方式引起了师生冲突.这告诉我们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2.教师误解学生引起学生的不满.有一次正在上课时,突然,教室空中飞来一个纸团,学生都嚷

23、了起来.我非常生气,快步走到那个平时就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旁边,严厉地说:你为什么上课乱抛纸团?你看看,你现在对全班纪律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个学生说:纸团不是我抛的.我更加生气:做了错事还不肯承认.我明明看见纸团是从你这里抛出去的.还想抵赖?这个学生被我这样一说也发起了脾气:我说不是我!就不是我!还出言不逊顶撞我.班级里这下更加乱了,争吵声引来了班主任,将该生带出了教室.课后我才了解到,那纸团确实不是他抛的.由师生之间一般性的冲突最终发展为对抗性的冲突,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事态演变的主导方.无论是教师误解城市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大大增加了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的难度.迫使多数父母放弃了这种想法

24、,从而在农村出现了过多的留守儿童.政府应大力推进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El性质,实现公民身份平等.最后,政府应颁布相应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在家庭经济可以承受的前提下让他们的子女能留在他们的身边就近上学.笔者相信,现代化的推进会逐步弱化甚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3.做好家长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整个家庭的发展,要考虑到孩子的前途是整个家庭的前途.父母双方都外出时,有条件的父母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

25、边,使孩子时刻能体验到父母的爱与关怀,这是最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留守儿童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家庭教育来说有很大的影响.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勇敢,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孩子的交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学习成绩,成就动机,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父亲的言传身教.尤其有助于女童形成对异性的正确认识.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外出父母,要慎重寻找考虑和确立孩子的监护人,要看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寻找和确立最为合适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问题.同时,平时要勤与孩子交流沟通.也要勤向代理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动向,要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

26、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184.做好农村社区工作农村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尚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组织可牵头,联合当地妇联,村委会共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或在农村社区开展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在课外把各村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为他们辅导作业,进行心理辅导,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关爱帮扶活动.通过农村社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专门的帮教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农村社区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维权中心,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在留守儿童维权中心登记注册.中心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其亲生父母进行访谈沟通,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注释: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8.参考文献:1曾君玲,金广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A.现代农业科学,(2008)0820125203.2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A.黑龙江教育学院,(2008)09003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