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65814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变化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人教版必修1(标准)46-52页地理科学学院(师范)3班 -李明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注意是研究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未来应对这些影响人类作出的应对手段,所以课标要求分析气候变化的资料达到从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到影响再到措施的过渡,从对人类活动影响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一、知识目标:1、说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说出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原因3、列举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课本图表,形成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2、通过分析气候变化极其有利和不利影响,形成辨证分析问题

2、的能力3、通过全球变暖预测活动,形成推断性前瞻思维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系统学习,形成居安思危的意识、完整的环境观念和全球性视野内容分析: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 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情分析:关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知识点较多是学生已接触、了解过的,但却是较零碎的,所

3、以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并发现问题,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知识加以应用,从而得出我们人类应该如何面对气候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为主,并结合讲授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PPT、多媒体、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意图学生活动及意图估计 用时导入讲述自主学习讲述复习结束同学们,上课()在上课之前,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图片上白色的区域表示的是海洋冰川的面积,通过对比大家可以看出从05到07两年的时间里冰川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面积减少了,好,那么为什么会有这

4、样的变化?()那么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同学们应该预习了这部分内容吧?那么我们就直接进入新课。大家可以看到本节的内容是“全球气候变化”那么很显然气候变化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气候是大气长期的状态,那么我们从哪个方面来观察他的变化呢?大家看到教材46页第一段第二行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既然他有这些表现,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根据他的表现来分析气候观察他的变化啊?干湿和冷暖变化我们知道应该指是温度和降水的变化,但是不同的时间尺度又该怎么理解呢?其实我们的时间由小到大可以分为十年、百年、千年、万年、亿年等。而气候我们可以分析他十年

5、的变化、百年的变化以至亿年的变化,所以我们把时间的尺度给他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而地质时期就是地球产生到现在的几十亿年,历史时期就是有人类活动开始到现在的一万年,近现代时期就是从现在往上推一两百年。知道了三个时期的定位和所代表的时间,那么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反映全球气候的变化的呢?首先我们看到书46页图2.28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他的纵坐标表示的是时间,标注了从现在到46亿年前的这段时期。而横坐标有两个量,一个是全球平均气温,另一个是全球平均降水。从我们刚刚学习的时间尺度来看纵坐标表示的时间是哪个时间尺度?学生()嗯对,但是这个尺度里面包不包括我们的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学生()

6、好明确了两坐标轴代表的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变化全球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都是呈波动变化。从一万年前到现在两曲线也是一个波动变化。所以从这幅图我们可以观察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根据刚刚老师的分析,请同学们把读图分析的各个步骤写在学案上的相应位置。写完的同学可以看到老师ppt上近现代时期气候变化。为什么我们要分析近现代时期的气候变化呢,因为他与我们关系最紧密,最能体现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首先他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变化。我们把横轴分为四段,那么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气候经历了变暖、渐冷、加速回升三个时期。但是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我们可以看出是变暖的。这就回答了刚刚老师上课前

7、的那个问题,那么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出现变暖的趋势呢? 好了,老师也讲这么多了,同学们可能也听累了,那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放一段视频,大家先不要高兴,在看视频前老师要把同学们分为A、B、C3个小组,视频内容是和我们全球变暖有关的,在观看的同时A组同学要从中找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B组同学要找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C组要找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视频放完了,再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结合课本知识组织好语言给出你的答案。好了大家都应该差不多了吧,那么我们请A组同学来说说()嗯,同学提到了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实我们可以把全球变暖原因分为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有: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地壳运动。而人为原因有:人类排

8、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和破环森林,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在看视频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戈尔说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全球的平均情况,而不是说全世界所有的地方气温都在升高,是存在局部差异的,比如我们国家长江流域一带气温就呈下降趋势。谢谢A组同学给我们的讲解,其他组同学掌握了吗?好下面我们来问问B组同学你们看了视频找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哪些?()看来B组同学看得非常仔细。我们能够明显看见的就是海平面上升,这使一些城市和地区被淹没,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人们可居住和生活的陆地减少,这能将导致人口迁移等问题。同学们下来的时候可以看看48页案例3海平面上升对图瓦卢的影响。戈尔在视频中还讲到全球变暖使

9、水量重新分配,还有一点,我们书上特别提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球变暖使各纬度平均气温升高了,原来适合农业生产的低纬区域由于干旱使作物减产,而高纬区域由于气温增加延长作物生长期,使作物增产,就造成高纬度地区产量增加而低纬度地区产量减少,但是粮食生产大国大多都分布在低纬度地区,比如中国、印度,所以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侧重于不利方面。请大家把刚刚讲的全球变暖的影响记在书上相应位置勾划出来。从刚刚的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都侧重于不利方面,那么我们怎样来消除这些影响呢?好了,看见C组同学跃跃欲试我们来分享一下C组同学通过观察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哪些见解呢?()C组同学找的非常仔细,说了很多

10、具体的措施。那么我们来系统的分析看看:要找准措施就要先明确原因,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刚刚A组同学已经说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入手,我们可以把措施分为四类:第一,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适应气候发展;第三,政府政策手段;第四,加强国际合作。这四类措施就把刚刚同学们所说的都涵盖了。视频也看了,那么同学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应对措施记清楚了吗?如果还不清楚,大家可以把学案上的活动1完成,以加深记忆。最后,我们来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些什么?首先我们了解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时间范围(历史时期、地质时期、近现代时期)知道了全球变暖的

11、原因(自然和人为)、可能的影响和应对措施。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候变化各个要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利用所学的知识来为人类服务呢?请大家以“全球变暖我该如何”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题材不限。 老师准备了两道练习题,来检测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请大家看到ppt。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大家下来的时候根据今天的学习思路多梳理几遍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或者找老师解答。下课!以图片对比展示的方式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学习思考通过问题链接引出新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指导学生读图帮助学生创建自己的识图体系,加强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助精神,并能把书本的知识转化到

12、实际生活中通过讲解让学生把自己模糊的认知逐渐清晰化帮助学生回忆让学生结合自身环境发表看法建立知识结构模型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习自主性自己通过不断思考锻炼思维培养新视角比较自己和别人的识图方法吸收新思路为我所用通过自学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地理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发言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全球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反复强化加强记忆通过思考进一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2m8m7m14m1m1m板书设计: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总趋势:全球变暖 2、全球气候变化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二、全球变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 2、农业生产变化 3、水资源的不稳定与供需矛盾三、应对气候变化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适应气候变化 3、政府政策手段 4、加强国际合作教学后记: 本章节内容贴近生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事情或新闻,而且知识结构和知识点都比较清晰,知识内容简单,所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针对重点难点作出解释,为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发散思维创造条件。本章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堂秩序和课堂节奏,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