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66309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5 季梁谏魏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趣文导读獬豸齐宣王问艾子曰:“吾闻古有獬豸,何物也?”艾子对曰:“尧之时,有神兽曰獬豸,处廷中,辨群臣之邪僻者触而食之。”艾子对已,复进曰:“使今有此兽,料不乞食矣!”【译文】“齐宣王问艾子说:我听说古时有一种动物叫做獬豸,这是什么兽呀?”艾子回答说:早在唐尧的时候,”有一种神兽叫做獬豸,专门住在朝廷里,辨认群臣中作风奸邪的人去抵死、吃掉他。艾子回答完了,接着又进言道:“假使今天有了这头野兽,料想它就不会讨饭吃了!”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作者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战国策是一部

2、国别体史书。西汉成帝时,刘向进行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取名战国策。【文言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古今对碰】原文魏王欲攻邯郸,注释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

3、梁】闻之,【中道】而【反】,【季梁】魏国人。中道】半路。反】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通:“返”,返回。【衣焦】不【申】,头尘不去,【衣焦】衣裳皱缩不平。【申】同“伸”,伸展。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大行】大路。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方北面】朝北方。持其驾】用手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持着缰绳,驾着车。告臣曰:我欲【之】楚。【之】去,到,往。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奚为】为什么。北面?曰:吾马良。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

4、的马好。臣曰:马虽良,【此非】楚【此非】这不是。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楚国的路啊!【吾用多】我的路费多。用:路费。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御者】马夫。善】技术好,善于。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数】几个,几样。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要取信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于天下,使众望所归。信:同“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伸张。

5、【恃】依仗,仰仗,凭借。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广扬尊名】。【广扬尊名】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数】几个,几样。【离王愈远】距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远】耳。离大王的事业越来越远。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犹至楚而【北行】也。”【北行】向北走。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作品赏析】本文中的季梁通过寓言故事委婉、含蓄的劝说魏王不要攻打邯郸。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故事生动形象,蕴含哲理。【知识梳理】类别解

6、释举例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恃数善此也于以耳反申信北依仗,仰仗,凭借几个,几样技术好,善于这句末语助词,无实意介词,在介词,来助词,可译为“罢了”通:“返”,返回通“伸”,伸展通“伸”,伸张名词作状语,向北恃王国之大王之动愈数吾御者善此非楚之路也犹至楚而北行也见人于大行以广扬尊名而离王愈远耳中道而反衣焦不申举欲信于天下犹至楚而北行也用一词多义之代词,代这件事动词,去,到,往助词,的季梁闻之我欲之楚君之楚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王之动愈数特殊句式省略句宾语前置省略主语“季梁”“奚为”即“为奚”,为什么往见王曰将奚为北面三、强化训练(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中道而反()恃王国之大()

7、犹至楚而北行()举欲信于天下()我欲之楚()将奚为北面()此数者愈善()王之动愈数()犹至楚而北行也()季梁闻之()2翻译。(10分)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君之楚,将奚为北面?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3.选出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3分)A.我欲之楚B.此非楚之路也C.小大之狱D.王之动愈数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文言短文的内容。(3分)5.本文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告送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强化训练参考答案:1.通“返”,返回。依靠,凭借。到,往,去。通“伸”,伸张。到,往,去。为什么。好。几个,几样

8、。像,好像。听说。2.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3.A4.本文讲了一个“南辕北辙”的故事。5.南辕北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启发我们做事不能因为条件丰富,而与事情结果反着做,背道而驰,凡事都要符合实际。四、真题链接阅读季梁谏魏王,完成14题。(共15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中道而反()恃王

9、国之大()犹至楚而北行()举欲信于天下()2翻译。(6分)君之楚,将奚为北面?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3.选出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2分)A.我欲之楚B.此非楚之路也C.小大之狱D.王之动愈数4.本文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告送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真题链接参考答案:1.通“返”,返回。依靠,凭借。到,往,去。通“伸”,伸张。2.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3.A4.南辕北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启发我们做事不能因为条件丰富,而与事情结果反着做,背道而驰,凡事都要符合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