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74696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 摘 要:近几年来,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对小学数学教育施加了压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 小学教育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具有有效性,这个有效性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数学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有效的发展,从而使数学教学到达预期的效果。由此,有效性教学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追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

2、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而不是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小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并不高,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也不容乐观,没有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层次和类型上的差异,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以下就简要分析一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一、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辅导 1.采用类比迁移的方式,增强数学思维方式的深刻性 数学思维方式的深刻性指的是数学思维活动达到一定的抽象程度,表现在学生能够通过数学问题的表面现象抓住这类数学知识的规律。要想增强数学思

3、维方式的深刻性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辅导学生增强概括能力。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法时,利用教学工具将数的组成部分和组成方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了解数的大小和排列顺序,然后让他们自己进行组合、分解训练,从而概括出这类问题的规律。这就为他们掌握所有整数加法运算的规律打好基础。 (2)辅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辅导学生在掌握书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比推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教授乘法口诀时,先以“22=4、23=6”为例,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原理,再推导出整个乘法口诀表。 (3)辅导他们掌握应用题结构。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数学

4、知识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且有章可循。换句话说,就是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结构性。针对应用题辅导来说,老师应辅导学生掌握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减少应用题外在形式的干扰。老师应为学生总结出应用题的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就有不同的结构,老师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题目举出具有针对性的例子,在学生掌握这道例题的解题方式之后,就会渐渐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及时发现数学问题中的新因素,在解题受阻时能够及时改变策略,及时更正错误的解题思路,从而一步步找出正确、简便的解题方法。换句话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路广、方法多

5、、跨度大,这就是数学思维灵活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辅导学生发挥联想、举一反三。 二、针对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辅导 1.重视引导学生亲手操作,了解计算原理,寻找解题规律 下面以30以内加减法口算为例进行讲述,在教授这个知识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个数中数字的含义,如“26”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2”,个位上是“6”,告诉学生加减运算就是对同一位置的数字进行加减,然后再向他们介绍“凑十法”,“凑十法”是小学数学口算中的有效方法,学好“凑十法”可以为3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好准备。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计算方法 数学学习不应脱离生活,因此,要将生活作为例题库,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6、的基础上总结算理。例如在教授进位算法时,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小猪要请客,他为客人准备了两盒糖果,第一盒中有9颗糖,第二盒里有7颗糖,那么小猪一共有多少颗糖?”学生都能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出计算方法做好了准备工作。 3.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数学知识具有复杂性,而且较为零碎,学生在口算时经常会出现很多细节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这类题的口算方式,而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因此,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在利用“凑十法”口算时,一定要注意细节。 三、针对数学后进生的辅导 由于数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具

7、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惧怕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他们因为数学成绩差而不受重视,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明白学生心里对数学的看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健康的数学情感。除此之外,还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所呈现出的数学成绩是参差不齐的,但这并不代表成绩差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就差,他们只是缺少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因此,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明白他们学习数学的问题所在,还要掌握数学知识和学生自身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辅导。除此之外,要特别注意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过分注重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于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衡永.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动”起来J.考试周刊,2011(64).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兴市黄柏中心小学) 编辑 王培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