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80947 上传时间:2021-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新一轮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地全面铺开了, 素质教育如一夜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素质教育,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讲堂”为“学堂”,在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 而是力求营造人人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因此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学生去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这么重要,该如何培养学生

2、的创造思维呢?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的兴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证明: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情景、做实验解决难点、表演课文内容愉悦气氛、开展竞争、巧设问题、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等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做好添添柴,煽煽火的工作,点燃学生心中的思维火种。所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善于煽情。二、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古

3、人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法国文学家法朗士先生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不但要给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的情景,而且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和敢于创新。通常可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词语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重点句段提出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特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可以从课题入手

4、,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然后带着问题读文,文章的内容很快就整体感知了。课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运用“自己提问,自己或小组解决”的方法进行学习。如中彩那天“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可先让学生质疑,然后环绕“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得吗?”等问题,采用师生合作解决的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经过持之以恒的类似质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阅读能力也就能在不断的质疑释疑过程中循序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多地

5、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三、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思维。 爱因斯坦还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潜心寻觅教材中的可想象因素,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预见未知,憧憬未来,使他们在想象中学会创新。1、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中彩那天一文中有一幅插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体会我的喜悦和父亲的闷闷不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又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2、可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如中彩那天,可引导学生对“

6、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这个情节的空白进行想象说话。从而体会到父亲的快乐和如释重负的心情。3、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4、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爸爸的嘴张开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可让学生想象:爸爸会呼唤什么,如果你是雷利,你会怎么想?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悲痛、渴望和平的情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探求和创造的欲望,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