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探究型教案.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0189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的冬天探究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探究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探究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探究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探究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济南的冬天合作探究型学习案例 创设情境: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美景 ,你喜欢哪个季节?同学们,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别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任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文章阅读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情、设若、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2能力方法目标: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

2、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阅读教学,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热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设想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突破方法:重点:在学生朗读、赏析、背诵修辞语句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创设学以致用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美好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修辞描写景物。

3、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法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的济南,真可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漫步垂柳掩映的小径,柳丝拂面,空气清新,近看湖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远眺青山起伏,连绵不断,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老舍先生对济南更是情有独钟,他把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济南的冬天就是他其中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二)作者介绍: 提问:谁能介绍老舍的有关知识?出示幻灯片:老舍的有关知识(三)析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播放课文录音:听课文朗读,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题目限制了地方和时令,济

4、南的冬天有 什么可写的呢?先看课文,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1、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突出天气的这一特点的?2、请结合具体的段落谈谈:围绕这一特点,作者写了那些景物?考察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出示问题:跳读课文,从文中勾画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句,谈谈这些语句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质疑问难: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以致用播放风光片北国之春,练一练,比一比,看谁能围绕景物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热爱、赞美之情。观看

5、北国之春,边看边构思,准备发言。运用修辞描绘北国之春的美好景色,并互相评价。结束语:同学们,从济南之冬,到北国之春,我们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热爱生活的真心、善于观察的慧眼、精于描绘的妙笔,使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你们的笔下更具诗情画意,更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能成为像老舍一样享誉文坛的语言大师。板书设计 : 济南的冬天老舍济南的冬天 对比 温晴 突出 阳光下的小山 小摇篮 山 雪后小山 秀美 比喻冬天的济南 城外远山 小水墨画 拟人 水 冬天的水 蓝水晶热爱赞美教学随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这一环节,学生思维还不够活跃,一些重点的修辞语句还注意不到

6、或理解不透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引导,要提前引导学生复习比喻、拟人的相关知识,提示学生分析修辞作用的思路,甚至可以提供一个范例;另外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历,借助联想、想象等多种途径去理解修辞方法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全体学生敢说、想说。评估: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及评级分值写作能力良好(18) 能围绕景物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热爱、赞美之情协作能力优秀(12-15)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良好(9-11)小组成员分工较明确,任务分配较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继续努力(9分以下)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无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资料来源优秀(11-15)能使用正确的格式、适当的搜索引擎从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合理的选择信息、使用信息良好(9-11)能使用正确的格式,从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较合理的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总体效果:1、 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符合要求 2、 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并获得学习的方法、经验 3、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信心增强,逐步形成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对事物正确的态度和观点 4、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