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93218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情报资料数学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作者:易秋香一、目前小学生使用草稿纸的情况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过:“草稿纸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载体就是草稿纸。它满载着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痕迹。经过观察,我发现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使用草稿纸时一般都比较规范,成绩中等的学生在使用草稿纸时一般都比较随意马虎。慢慢地我还发现,草稿纸的使用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草稿纸书写较乱的学生,思维也比较缺乏条理性。喜欢在草稿纸上乱写乱画的学生,往往思维不够集中,容易中断。不停更换草稿纸的学生思维则比较浮

2、躁。 二、小学生使用草稿纸情况分析 随着混合运算的引进,计算逐步复杂,三年级开始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做数学作业需要打草稿了。但是,不少学生不会正确使用草稿本,有的在草稿本上乱写乱涂,有的甚至在橡皮上、手掌上、作业空白处、课本上、课桌上打草稿,更为普遍的是打草稿时字迹过于潦草,以致计算错误百出。学生的草稿纸一般都是家长单位的公文纸、报表,也有一些是废旧纸张。很少有学生使用崭新的作业本作草稿纸。不少同学认为草稿纸不必交出去,就随便乱写,习题解完、草稿纸就一丢了

3、事。殊不知这样处理草稿纸不仅养成了作业草率的坏习惯, 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足以说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向师性强,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也容易沾染各种不良习惯。 三、可采取的对策 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打草稿。当

4、计算比较复杂,不能用口算直接得出得数时,要打草稿进行笔算。如: (1)100-153=100-45=55 这里“153 ”与“100-45” 均可口算,可以不打草稿。 (2)7320-3617+608=7320-612+608 =6708+608=7316 这里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比较繁,一般要求打草稿。 为了解决计算中的困难,保证算式(特别是递等式)的运算正确、简明,才要打草稿;另外,解决应用题时,也常常要在草稿上列出应用题的条件、数据、作示意图等,以便于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认为“打草稿”就是计算时将草稿纸写得整齐、清楚。这样既节约纸张又便于检查。其实在很多时候“打草稿”还有其他的方法。如在

5、稍复杂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画线段图,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2、让学生知道打草稿要注意什么。 (1)草稿要打在草稿本上,以便于检查。不少同学认为草稿纸不必交出去,就随便乱写,习题解完、草稿纸就一丢了事。 (2)保持草稿本整洁,草稿上字迹要清楚,特别要注意容易混淆的字,防止“因草出错”。 (3)重视检查:一查数据有否抄错,二查演算过程是否合理,三查答数是否正确。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定时定人对草稿本进行抽查批改。教师要提倡使用成本的草稿

6、本,将草稿本和作业本一同发放,定期查阅。对草稿纸使用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也可以经常让学生将草稿本拿出来翻阅,分析分析自己思考的轨迹,发现自己学习中的弱点。加强对草稿的评价。每次作业或测试后我都进行“优秀草稿”的评选,同时将学生中的一些优秀草稿本收集起来定期开展“优秀草稿本”的展览。这样既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又通过激励提高了全体学生规范打草稿的积极性。 4、平时通过开展一些和“打草稿”有关的数学活动 。如“草稿纸,我的好朋友”、“草稿纸,谢谢你”等。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调动孩子们使用草稿纸的积极性,提高草稿纸的利用率。对于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求异思维水平的草稿,教师要及时展示,给予肯定。让学

7、生知道重视草稿,就是重视自己的思维能力,就是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 我们所说的草稿并不是单指计算时的草稿,其实在我们解题过程中一切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的东西都可以理解为草稿。就像剥竹笋壳一样,必须一层一层地剥才可以,做题目时也是一样的,必须要有条理、顺序,善于用草稿记录我们思考的过程。特别是难题,它是有很多的条件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不善于用草稿的同学总是把想出来条件和没有想出来的条件混杂在一起,这样就使头脑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思考越复杂,越思考越乱,到头来的结果就是做不对,一次、两次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形成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如果从小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8、随时记录自己思考到了的“灵感”,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在回过头来把我们记录的灵感整理一下,也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还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产生创新。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人终身受益。虽然教材的变革降低了对繁杂计算的要求,但在养成良好的“打草稿”习惯上并不能降低要求,必须从小抓起。调动孩子们使用草稿纸的积极性,提高草稿纸的利用率。让学生知道重视草稿,就是重视自己的思维能力,就是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再“草待”草稿纸。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打草稿”的态度,确立正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打草稿”。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