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94638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技校生常见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学校要对技校生进行合理引导,使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学生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关键词:技校生 就业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就业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在寻找理想职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技校生因为生理与心理的成熟度存在差异,再加上部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时,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从众、自卑、依赖等。这些心理问题若不及

2、时疏导,对就业会产生严重障碍。所以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引导技校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技校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紧张焦虑心理 毕业生在择业时通常会产生焦虑情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要焦虑水平不高,就不会产生消极作用。但个别毕业生在择业屡遭失败或多次努力无功而返时,就会觉得事事不顺心,精神上紧张不安,忧心忡忡,行为上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疲于应付,长时间处于一种高度焦虑的状态。 2.自负或自卑心理 首先是自负心理。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技校生在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没有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名技校生,从事

3、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基层做起。于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其次是自卑心理。技校生认为自己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是无能的、失败的,上技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地提高,有些单位对技校生的认识也不够明确,使得技校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使他们对前途担忧,缺乏自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

4、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3.从众心理 在职业选择时,学生的从众心理特别明显。本来,个体之间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及专业都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个体有不同的职业适应范围,而且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得越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但很多学生不深入了解职业环境,不考虑自身的特点,一味“跟着感觉走”,结果导致个人特质与职业因素的错位,给就业带来挫折。 4.失落心理 一些毕业生在就业前自我感觉良好,就业期望值很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受挫后就灰心丧气,特别是看到其他同学纷纷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自己迟迟不能落实用人单位,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失落感,选择放弃努力,听天由命

5、,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5.消极依赖的心理 许多技校生在求职时十分依赖于自己的亲人、朋友、尤其是父母。这些人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里亲戚、朋友给自己找路子,或者坐等学校帮忙落实工作单位,这样与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合拍,结果往往不理想。 二、解决技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学校开展就业心理教育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以及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职业规划辅导和创业就业指导上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学生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疏通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 进行就业心理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

6、。通过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这样,当求职时,他们就有能力对有关职业的需要与自身情况进行对比性评估,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开展学生就业心理教育,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要讲实效,不能流于形式,教学设置要分阶段进行,不能一曝十寒;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枯燥无味。 (1)建设好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就业心理指导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就业心理师资队伍。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人员很多没有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没有掌握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就业心理技巧等,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有时

7、还会发生误导,并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不感兴趣。要保证就业心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现有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就业指导教师应加强在职学习,注重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层次。其次,要为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配备教学工具,加大投入,购置心理测验、能力水平测评、职业兴趣、能力测评的工具、器械,配备必需的实验室,为指导教师提供职业心理教育工作专业化的条件。 (2)教学安排要三年连续,不要脱节。学生职业心理教育应该是贯穿技校三年的一门重要课程,每个年级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心理教育。一般来讲,在技校一年级,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可以介绍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所必须掌握

8、的能力;技校二年级进行一些职业心理测评,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和兴趣,参加相关活动,积累职业经验;技校三年级时,鼓励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兼职活动,招聘会等,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实施求职行动。 (3)开展一些具体的职业心理辅导。除了系统的职业心理课程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就业心理辅导活动。比如,一些学生在面试中过于紧张,缺乏沟通技巧,自信心不足,可以对他们进行“放松训练”“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训练”“自信心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求职面试技巧,积累经验。对于一些就业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还可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其提高自信心,

9、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 2.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择业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择业者的心理素质不佳,就容易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因此自我调适十分必要。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体验与积极的行为变化总是有一致的关系。毕业生在求职期间,要尽可能多地形成这种关系,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及时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为了释放求职压力,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可采用如下方法:释放心理压力法、转移法、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等。 总而言之,对技校毕业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是正常的,只要能正确对待,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树立起正确的求职、就业观念,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就能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被击倒,实现职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