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94940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时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

2、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大自然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这些音乐家和歌手将举行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2.大家想去听吗?不过,要去参加音乐会,听美妙的声音,还得带上这群小伙伴。

3、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美妙演奏翻动歌曲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壮乐曲威力打击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散步轻轻柔柔敲敲打打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哗啦啦唧哩哩淙淙潺潺(1)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2)说说自己对喜欢的词语的理解,也可以用词造句。(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拟声词: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拟声词。(4)鼓励学生说一两个这样的词。3.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大自然中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去聆听吧。二、探究交流

4、,品读感悟。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2.全班交流:说说你都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呢?先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声音,再读读你画出的句子。【设计意图:字词的复习,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下面的课文理解分析做好准备。】2(一)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1.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设计意图:出示片段,指

5、导美读,以读“2.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促学,以读促写,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写结合。训练学生感】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情朗读的能力。(1)指名美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抓住“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来体会微风的温柔;“激动”“力量”“威力”体会狂风的雄)壮,从而感受到风声的美妙。边指导边有感情朗读。(2)指名23人有感情地朗读。(3)女同学是温柔的微风,男同学是雄壮的狂风,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用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表现出风的特点。(4)教师评议,引读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

6、“风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板书:风手风琴)3.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美妙。风吹过,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季节,有。(1)学生朗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同一树叶、不同树叶、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声音。(2)师生合作读。指名朗读。(3)教师评议,引读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4.小结:风真是一位天才音乐家呀!他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雄壮的交响曲,风声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课文第二3自然段,读出风的美妙。(学生配乐朗读)5.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

7、着背一背吧!6.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二)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1.谈话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设计意图:直观感读一读。(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知,美读悟情。各种2.教师小结: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打击乐器)(板书:水打击乐)(1)指名生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指名多人朗读,师生评议,相机指导。)“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

8、,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拟声词”。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噼噼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叮当)同学们说的这些词所描绘的声音真像。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是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2)指名生说: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会唱歌)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指名学生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

9、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受美,鉴赏美。】4当小雨滴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地流向河流,河流地流向大海,大海地汹涌澎湃。从一首的山中小曲,唱到的海洋大合唱。(指名学生填空)师生小组合作朗读。师(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1.组读小溪(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2组读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3.组读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老师读最后一句话(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3.小雨

10、滴既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5.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三)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1.教师导语: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板书:动物歌手)2.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3.教师评议,情境互动。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11、。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1)指名读,师生评议。(2)教师引读: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设计意图:传授方5像告诉我们:“,!”(3)指名读,同桌轮读,小组赛读。4.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一起齐读第四自然段。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四、总结写法,拓展延

12、伸。1.总结全文: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板书:美妙)2.同学们,我们听了风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呢?自己练习背一背。3.回顾第24自然段,发现每一段都围绕着第一句话在写。(1)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的声音?(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2)第24自然段分别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引导学生了解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3)那整篇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第一自然段)(4)第1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关

13、系?(第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引导学生了解,第一自然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4.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把你发现有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6趣的内容写下来吧!5.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板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风手风琴水打击乐美妙动物歌手【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

14、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7引导学生了解第24自然段分别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是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教师又继续追问:那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想了一下便说:第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教师相机小结并告诉他们,第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

15、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拟声词积累一、动

16、物叫声咩咩羊哞哞牛汪汪狗笃笃呱呱青蛙知了知了知了咪咪喵喵猫蝈蝈蝈蝈唧唧叽叽小鸡嗡嗡蜜蜂8二、各种鸟的叫声喳喳喜鹊的叫声。啁zhu啾ji鸟叫的声音。嘤yng嘤形容鸟叫声。嘎g嘎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鸭子的叫声。啾ji啾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鸟儿。布谷布谷鸟的叫声三、风、雨、雷、电、水等自然现象声音淅淅用来写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淅沥用来写轻微的风、雨、雪等声音。呼呼用来写风声。汩汩、潺潺、哗、哗啦、哗哗、淙淙用来写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四、落地、敲击、拍打、撞击等声音咚咚用来写敲鼓和敲门的声音。噼啪、噼里啪啦火燃柴的声音隆隆用来写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炮声隆隆。咕咚用来写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铮铮拟声词,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轧(ya)拟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锵拟声词,形容金属相撞击的声音鼟(teng)拟声词,形容鼓声嗵(tong)拟声词突突拟声词,心跳声,摩托车声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