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温州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 (共8题;共10分)1. (1分) 请你用“心”字组成的词语填空。姑娘看着经过_挑选的海螺,都成了一般大小,她_地笑了。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的学费,就不用愁了,母亲也就_多了。这时,她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_的微笑。2. (1分) 让我们展开想象,描绘心中的美景吧!雨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风像_,_。雪像_,_。 3. (1分) 我会选(将课日与传统食品放在一起)水饺_元宵_粽子_月饼_A.重阳节B.春节C.
2、元宵节D.端午节E.中秋节4. (3分) 查字典填空。 (1) “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第13画是_。 晴晴用“舞”组了三个词语,你能把这三个词语补充完整吗?手舞_蹈 眉_色舞 张_舞_(2) “扬”在字典里的解释有:高举;往上升。在空中飘动。传播出去。给下面划线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老师表扬了拾金不昧的张华。_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_彩旗在蓝色的天空中飞扬。_5. (1分) 读课文有趣的作业句子,回答问题玻璃纸下,一只胖乎乎的小蜜蜂在轻轻地扇动着翅膀,真有趣!这句话是把_当作_来写,从_词可看出来。6. (1分) 日积月累。 (1) 好问则裕,_。 (2)
3、智能之士,_,_。 (3) _,审问之,慎思之,_,笃行之。 (4) “_,孰能无惑?”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7. (1分)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夕阳染红了西天。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8. (1分) (2019四上东莞期中)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照例句写句子) (2) 花儿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改为陈述句)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18分)9. (8分) 课外阅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
4、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他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
5、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带
6、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1) 第自然段中说道:“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请你在原文中找出“精巧生动”所指的具体内容。 (2) 第自然段中用了两个比喻句来描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 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老人的(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3) 从“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这句话可以看出此刻冯兰瑞老人的心里_。 (4) 选出体现冯兰瑞老人技艺高超的句子( )。 A .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
7、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B . 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C . 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5) 除了技艺高超之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是个怎样的人? 10. (4分) 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
8、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 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9、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_“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_“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_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_11. (6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美金的价值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儿烦。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_什么问题_爸_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_这与你无关你_为
10、什么要问这个问题_父亲生气地问_我只是想知道_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_小孩(要求 哀求)道_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_我一小时赚20美金_“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 苦闷)地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 平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后来,他(安静 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
11、小孩回答。“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火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早一点儿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1) 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要求 哀求)_道 (辛苦 苦闷)_地工作(安静 平静)_地回到 (安静 平静)_下来(2) 给第二,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_什么问题_爸_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_这与你无关你_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_父亲生气地问_我只是想知道_
12、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_小孩(要求 哀求)道_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_我一小时赚20美金_(3) 给文章换一个标题。 (4) 小孩向爸爸借10美金时,爸爸为什么发怒? (5) 小孩为什么向爸爸借l0美金? (6) 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自己的爸爸说些什么吗?三、 习作 (共2题;共2分)12. (1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仿写句子) (2)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仿写句子) (4)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5)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用划线词写句子) (6) 苹果树上挂着苹果。(扩写) (7)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缩句) 13. (1分) 你收到过礼物吗?你曾经赠送礼物给别人吗?请你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