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236828 上传时间:2021-05-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规矩不成方圆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预设: 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4、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课件、调查表,利用调查、游戏、合作交流、探讨、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课时数预设:2课时 各课时活动内容预设: 第一课时:我找到规则 第二课时:制定规则,遵守规则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预设: 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CAI课件;设置游戏场地;制定调查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组调查不同场所的规则(一组调查家庭、一组调查学校、一组调查社会),并填写调查表。 活动流程预设: 一、游戏比赛,引出规则。 1、教师导言。同学们都喜欢玩“猫抓老鼠”的

3、游戏,今天,我们就请XX老师做裁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游戏比赛,怎么样? 2、做游戏。 (1)做无规则的游戏。因未说到“人数、时间相等”,教师故意拉大时间的差距,让学生谈看法。(体会游戏的不公平,无规则。) (2)做有规则的游戏。(让学生知道有规则的游戏,大家玩得真开心。) 3、引题。规则真的挺重要。没有它,连小小的游戏比赛也没法做到公正、公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板书: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二、联系实际,了解规则。 1、播放课件。教师出示P52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 2、想一想: (1)他这样做对吗? (2)我们有没有做过因为不守规矩而影响别人的事情?我们有没有碰到

4、不守规则的人? 3、说一说。 三、合作交流,寻找规则。 1、教师导言:我们的身边除了有游戏规则,在我们的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呢?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请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讨论讨论。大家一起来交流。 2、分组交流规则。 (1)按所调查的不同场所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 (2)根据调查表的内容,每人介绍自己调查到的规则。 3、每组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4、学生汇报:“我的调查报告”。 (1)学生1:我在公园找到三条规则:请保护树木,不要踩草地 (2)学生2:我找到的规则:请不要在这里吸烟 (3)学生3:我在学校里找到的规则有:发言先举手 (4) 4、师生评价。对收集到有意义的规则的

5、同学进行奖励。(奖励“小红花”、“小飞机”。 5、请同学们继续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预设: 1、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课前去寻找班上存在的问题。 活动流程预设: 一、导言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都陪伴着我们安全、快乐地生活。 二、运用规则,辨析评议。 1、教师导言:现在有了规则,我们又该怎样来遵守规则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画面。 2、播放课件,让学

6、生仔细观察。 情景一:课文第54页插图。 情景二:放学时,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 情景三:下午放学后五点多,两位同学在校道上掷小石子。 情景四:值日时,有些同学拿起扫帚“耍杂技”。 情景五: 3、辨析。 找一找其中哪些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哪些是违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反了什么规则。 4、你知道其他儿童活动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吗?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5、小结:我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 三、合作探讨,制定规则。 1、导言:我们已知道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也来学习制定规则。 2、学生汇报课前寻找班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7、。(学生发言) 3、合作探讨,制定规则。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堂、课间活动、同学相处等方面来制定相应的规则。 (1)小组讨论,制定规则。 (2)全班交流,得出结论。(课堂规则,课间活动规则,同学相处,值日公约) (3)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A、课堂规则: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 B、课间活动规则:做轻松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 C、同学相处: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D、值日公约:打扫干净教室,摆好课桌椅,倒好垃圾,关好门窗 (5) 3、评议:刚才同学们所制定的规则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发言)奖励“小红星”。 四、规范行为,拓展规则。 1、播放课件。(课本P56的插图) 2、评

8、一评,他们这样做,对吗?(让学生判断,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要自觉遵守) 3、教师总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处处有规则。大家都要自觉遵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 4、拓展规则。 在校园内,有这些规则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在家里、在社会上还有哪些规则,我们该怎样做,才是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如果要“参与社会”,必定要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那么“学习做人”就更要了解人与人和谐相处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本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9、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的总目标,我开展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课的教学。二、教材分析:“事无巨细,均有规矩”。规矩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规则,人们的生活将是无序的,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规则在人们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本课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入手,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等活动来感受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则,感受规则的无处不在,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安全快乐的生活。三、学生分析: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大大小小的规矩往往让他们觉得不自由,甚至会与规矩作对

10、,不能很好地遵守规矩。而大多时候,孩子们会因为自身的控制力不够而违反规则。所以让孩子们清晰地了解规则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学会自觉地遵守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但是有些规矩是约定俗成的,因为没有形成文字说明而往往让人忽略。所以只要给他们一个平台去发现和展示,他们必定会有所收获。并在发现和体验的过程中了解规则的无处不在和其重要意义。四、教学目标:1、在讨论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2、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体会一定要自觉遵守规则,才会有美好和谐的社会。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没有规

11、则的社会是无序的,无法生存的。时刻要自觉遵守规则,才能有和谐社会。难点:如何真正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成为自觉、自律的孩子。六、教学策略:a) 学生自主调查,了解相关规则。b) 利用小玩偶的加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并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得到规则意识的强化。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遥远的星系图)师出示小玩偶:请大家闭上眼睛,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他看见梅园小学有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很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大家欢迎他吗?(欢迎)来,奇奇,和大家打个招呼啊!呃,怎么啦?不高兴啊?“我刚来到地球就碰到这样一件事,心里真纳闷:(师放课件)地球真美啊,可安静了!月亮姑姑在云朵里

12、睡觉,星星宝宝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我好喜欢地球呀。我刚想找个地方休息,突然,我被一栋居民楼里传出的声音吓了一跳!(课件传出课文配音)后来,那位婆婆就一直生气地说:“真没规矩!真没规矩!我去找管理处!”小朋友们,婆婆在说谁没规矩呀?为什么说他没规矩?什么是规矩呢?我得问问李老师。李老师:中国古代有位和孔子齐名的思想家叫孟子,他说过这么一句话: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谓“规矩”?“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规”和“矩”是一种校正方圆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就可以画出正方和正圆。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后人将这句话加以引申,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

13、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法度,也就是所谓的规则。奇奇,就请你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研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吧。(板书课题)二、说说你知道的规则。1、学生分别说说学校规则。奇奇:“噢!我明白了,规矩就是规则呀,那你们能告诉我在学校有些什么规则吗?2、学生交流。3、奇奇:原来学校有校规,难怪我一进梅园小学就发现到处井井有条,三(2)班的小朋友这么彬彬有礼、聪明可爱。都是遵守校规的好学生!“4、让学生明白规则无处不在。奇奇:“那我走出学校还要遵守哪些规则呢?”5、奇奇:看样子,你们地球上的规则可真多!那有没有没规则的地方?(没有)为什么要订这么多的规则呢?”

14、(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6、奇: “我知道了,在家里,有家规;在学校,有校规;在社会上,有法规。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社会就会乱成一片!”二、矩要自觉遵守,才能有和谐社会。1、 通过看反面图片,了解规则一定要自觉遵守才能起到作用。奇奇:“谢谢你们教了我这么多规则,可是我在旅行途中遇见了这样一些现象。他们这么做对吗?”(出示图片)奇奇:“我还去了深圳大梅沙呢,看人们在水中欢快的游泳,多好啊!可是人们走了之后,大梅沙变成了这样(图片)你们是深圳的小朋友,你们怎么想呢?我还去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可是升旗仪式结束之后,广场就变了样了!(图片)公共场所不是

15、不让乱扔垃圾吗?他们怎么还是这样做呢?” 奇奇:“原来,订了规则一定要自觉遵守才行呀!我可要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孩子,不然长大了像他们那样难看,多丢人哪!现在我知道了,美丽的大梅沙和庄严的天安门广场都是因为有了这些没规则的人,才会变得这么难看!真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如果不自觉遵守规则,环境就会遭到破坏。”2、学习法律,知道不守规矩会给自己带来的后果。A奇奇:“我想这些不守规矩的人应该好好教育教育才对!你们说应该怎么教育这些人呢?”“我觉得香港的公益广告牌得不错!”(看录像)“但是我发现有些人已经养成了坏习惯,怎么教育都不行,你们说是不是应该惩罚呢?我可知道有几个国家是这么惩罚的。”(课件)

16、“你们也要认真学好中国的法律法规噢。”B老师:“其实呀,无论是教育还是法律的惩罚可都不如自己对自己的惩罚。”(放录像)3反思自己以前的不良行为。A奇奇闯关奇奇:“多可怕呀,不守规矩早晚有一天会自己害了自己!”老师:奇奇,说得真好啊!你不仅知道了各种规矩,还知道了不守规矩的危害,那我可要考考你了!别紧张,同学们都会帮你的!是吗?他说对了,举绿牌,让他过关;说错了,就举红牌帮帮他。老师:“恭喜奇奇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过关!(鼓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不遵守交通规则,闯过红灯呢?(说名言)你们除了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有没有做过不守规矩的事儿影响别人呢?”B奇奇:“看到你们都这么懂事能干,我也想来地球读书了

17、,快帮我选一个班级吧!”三、建构和谐社会,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1、朗读八荣八耻奇奇:“原来就是你们呀!看你们多守规矩呀,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师:欢迎你,奇奇。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和奇奇一起研究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知道了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国有国法,懂得了在家要做个好孩子,在学校有做个好学生,在社会要做个好公民。最近我们梅园小学唱响了八荣八耻,我们一起来教教奇奇吧!(出示八荣八耻歌)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写一份提醒自己的“新八荣八耻”。奇奇:“念得真好,我也会写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以爱护环境为荣,以乱扔垃圾为耻。”3、老师:“说得真好!我有一个好主意!咱们也每人写一句来勉

18、励自己,你们说好不好?”4、汇报“新八荣八耻”。奇奇:“有了自己写的八荣八耻,我想我们一定可以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做个遵守规矩的好孩子,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方圆世界!” 5、合唱熊猫咪咪八、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要让学生了解规则,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课堂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引入了手偶“奇奇”一个外星来客,通过让孩子们向外星人“奇奇”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规则,使学生在自己的介绍中了解规则的无处不在,同时感受规则的重要。然后通过“奇奇闯关”的活动巩固学习内

19、容,检验学生对规则意识的理解程度。课堂因为有了外星小朋友的参与,变得活泼而生动。但对于品德与社会这类综合型课程,能够采取更多的调查和讨论活动将更为理想。我想如果能将学生家长作为教育资源引进课堂,带领学生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教学内容将会更加丰富。比如:带学生采访家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爱吸烟的家长说:“不能在车上吸烟。”经常出差的家长说:“买车票要排队。”这样,教学空间就得到了拓展,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学校与社会得到融合。此间教师完全以一个活动的引导者身份出现,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20、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但教材规定这一部分内容只有一课时,在实际操作中却却无法实现。在现有的教学进度安排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空余时间”,如何在完满地完成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效果,又不占用这样多的时间,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说课稿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是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规则”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教材分析】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着眼,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继而树立规则意识。 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

21、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不少规则,如:班级制度、小学生守则、交通规则、国家法律等,这些成文的规定,学生在意识上已经认定这就是规则,觉得这都是应该遵守的。而对那些没有明文规定的文明习惯,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履行规则,学生的认识水平就不一样了。在遵守规则上,学生大多受其他人的影响,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因此,本课着重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及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教学目标】 规则存在于游戏活动、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让学生由近及远地感受学校生活中的规则,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游戏中规则的作用,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2、感受规则的必要性,从活动中体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2、,初步了解各项规则在维护人们安全、愉快生活的重要性。 3、能遵守社会中的共同的规距,树立规则意识,初步学会自律。 【教学重点、难点】 其中感知游戏中的规则,了解生活中规距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则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积极遵守各项规则。 【教学准备】 “规距”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为了便于教学工作,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以及运用吸管、乒乓球做游戏来完成教学工作。二、说教法 学习总是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感性认识,启发他们自觉遵守各种规距,在教法上,我采用活动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和谈话法。从游戏入手,为学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

23、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让学生在玩、看、想及交流中,逐步实现规则意义的构建。三、说学法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单是纯粹地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讨论法、对比法以及互动合作法完成学习活动。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以上的理念,再结合本课的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我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创设活动,引出规距 第二、讨论研究,发现规矩 第三、重现生活,领悟规矩 第四、创建文明,制定规则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活动,感知规距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导入

24、,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活动: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别开生面的吸球接力赛。 活动中,我故意创设一次没规则的活动和一次有规则的活动,让学生对比、感悟得出:在游戏比赛中必须要有规则,而且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二)讨论研究,发现规矩 这一环节,我通过上面的游戏,由老师引出:不光游戏活动要有规则,我们生活更需要规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板书课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活中形形式式的规矩,并懂得如何自觉遵守,于是我设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我们遵守的规距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由老师做系统总结:生活中的规矩无

25、处不在(板:无处不在),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距才更好地约束了人们的活动。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规距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三)重现生活,领悟规矩 真实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是很好的教学切入点。因此,在学生对“规矩”一词有了感知并会发现身边的一些规则时,我便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本上的一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如夜深了还在唱歌、进入戏院排队、上课发言先举手、在游泳池泼水等,让学生代入情境中判断这样的行为是否遵守规则,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还对没有遵守规则片断及时予以纠正。 这个环节通过对生活片断的重组,让学生树立规则的意识,本课的重点也就突出了。 (四)创建文明,制定规则 要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

26、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学会自律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能够轻易地突破难点,我设计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让学生都动手为自己制定一些关于课堂、课间活动、同学相处、公共场所文明等规则,并将应该自觉遵守的规则归纳起来(板:自觉遵守),修订成朗朗上口的文明礼仪歌,鼓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积极地遵守文明规则,从而使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五、说板书设计 这就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尽力做到清晰明了,务求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11、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无处不在 自觉遵守六、结束语 纵观全课设计,我的教学特点是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

27、一个学习和活动的机会,并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一名文明学生。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内容。2、在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4、学会制定班级、学校、家庭规则。5、通过辩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小卡片、小奖品。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识以及其他一些法律小常识。 活动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28、 动二 次 备 课活动过程一、小小交流会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话吗?那你们知道为了保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哪些相关法律吗?二、小小竞赛场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呀!我有个好主意,既然你们知道了这么多法律知识,我们就来一个小竞赛,你们觉得怎么样?三、小小讨论会我发现刚才有关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题大家答得最好,可见大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记得很牢,相信同学们一定做得很好。那你们知道威慑呢们要制定这些规则吗?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四、小小班规有这样一位同学,他给自己家制定了一个“家规”,我们一起来听听。你们觉得他的做法怎么样?我们也一起来制定一个“班规”好不好?五、总结把课前搜

29、集的资料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然后派代表汇报。根据比赛规则进行竞赛,一名同学做积计分员。评出优胜的小组。每一组选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一条开个讨论会,讨论一下它的作用与意义,然后汇报。录音播放教材中的故事定“家规”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班规”,然后全班全班讨论,通过举手表决,形成大家公认的班规。板书教学反思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内容。2、在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4、学会制定班级、学校、家庭规则。5、通过辩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力。活动准备教师

30、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小卡片、小奖品。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识以及其他一些法律小常识。 活动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活动过程一、看一看我们不仅要知法守法,还要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当我们遇到以下情况时该怎么办呢?(投影出示教材呈现的情景)。二、说一说小组同学互相研究一下,想一个好办法。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侵害你利益的事吗?不妨说出来让大家给你出出主意,用法律保护我们自己。从大家的办法中可以看出,大家已经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了。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录音播放教材中的资料。你们认为应不应该去?有的同学认为应该去,有的同学认为不应该去,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开个辩论会,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好不好?大家的辩论太精彩了!那就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家人和同学的合法权益吧!学生观看投影,思考。生讨论发言。生讲述,其他同学出主意,帮助找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听录音后,各抒己见。认为应该去的同学是正方,认为不应该去的同学是反方,展开辩论。辩论后评出获胜方及最佳辩手。板书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