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239179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湘文 从 偏误现象 看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1引论前不久,我跟几位实习老师去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听对外汉语教学课。课余时间跟几个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从他们的汉语口语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他们表达过程中的语用偏误。虽然他们的语音偏误是最严重的,语法偏误也不少,但是他们的语用表达特别的有意思,分外激起了我思考的兴趣。我想在本文里面谈谈我对这些语用偏误现象以及对外汉语语用修辞教学的几点思考。2偏误、语用偏误和修辞偏误2.1什么是语用偏误?科德(S.P.Corder)是最早系统论述偏误研究重要性的学者。他(1976)很早就提出,应该将偏

2、误(error)和失误(mistake)区分开来。偏误就是指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目的语的语法规则之后出现的系统性错误(p33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朱奇志,周小宁等著)。语用偏误指听话人、说话人(或句中所指人物)身份、地位、关系不相符合,或者跟交际场合的话题不相符合的偏误(p38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朱奇志,周小宁等著)。修辞偏误是语用偏误的一种,是指在目的语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修辞显现不理解或修辞手法运用不当而产生的语用偏误。2.2举例分析例如:就是那天我第一次去他们学校,课间,我在跟他们的老师交流,一位学生跑过来,指了一下我,笑着问他们的老师说:老师,她是什么?当时我觉

3、得很好笑,但我可以理解他的意思,他要问的是我是老师还是学生,但他不知道用什么恰当的表达方式。他这样说虽然不影响交际,但是让人感觉到别扭,还有可能会引起听话人心理上的抗拒。于是回来的路上我就跟其他的老师说到这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老师就说:这个啊,太正常了。他们以前见到我们总是会问老师,你身体好吗?让人感觉好像我们这么年纪轻轻就身体不行了似的。有时候课间遇见学生,他们也这样问,就让人觉得我们老了似的,上几节课就累得不行了。我们都笑了,有的老师说可能是他们巴基斯坦语都是用你身体好吗来作为见面的招呼语吧,就跟我们中国人见面就问吃饭了没有一样。我们对这个见解表示认同,但是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再

4、例如:你几岁了?(引自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朱奇志,周小宁等著)从句法上说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问不到十岁的儿童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用来问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就很成问题了。它没有顾及到听话人的年龄,违背了交际原则。还有一次,我的朋友们都很忙,可是他们特意的访问了我的家。(引自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朱奇志,周小宁等著)这句话中的访问是正式语体,不适用于口语。应该用来我家看我。类似这样的语用偏误还有很多,比如泰国的留学生见面和道别时都用一个词你好,而越南留学生跟老师面谈时总是会不断地用老师,老师听久了还以为他是再说别的老师呢。3引起语用修辞偏误的原因3.1母语的负迁移根据语

5、言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得知,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会对第二语言产生影响。我们把这种影响叫做语言迁移。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中积极地影响我们称之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的那些语用偏误大多数都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所造成的。比如,越南人在见面和道别时都用你好,所以他们跟中国人道别时也用你好。这就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不明白他们要表达什么意思。3.2目的语规则泛化对目的语的语用修辞规则掌握的不够透彻但是又要用到的时候,许多留学生就会滥用。比如他们想知道他的中国朋友的年纪,他们以为所有的问年纪都可以用你几岁了?殊不知,汉语里面问年纪的形式可多着呢,还有种种

6、忌讳。又比如,(2)我的朋友们都很忙,可是他们特意的访问了我的家。这个例句中用的访问就是书面词汇滥用的表现。3.3对目的语的文化习俗缺乏了解汉语中文年龄是根据年龄和亲密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你多大了和您多大年纪了这两个问法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文化习俗方面的。还有再见面的时候,中国人一般会问你吃饭了没?或者吃了没?而他们巴基斯坦人却问:你身体好吗?这也表明,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之所以会再见到中国老师的时候冒昧地问你身体好吗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习惯不了解,所以就用母语中的表达方式来打招呼,从而产生偏误。3.4缺乏汉语修辞学的知识汉语修辞教学和学习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好

7、,把文章写得更好;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话语,更好的欣赏话语。留学生在初级学习阶段由于缺乏对汉语修辞知识的习得,所以对汉语表达中许多话语现象的理解都有困难,更不知道如何利用修辞学的知识来使自己的表达更贴切了,所以不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4结论针对上述语用偏误现象以及引起这类偏误的种种原因,我们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留学生的语用修辞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4.1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教学过程中强调目的语和本族语之间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例如,我们学校的实习老师在中医药大学教汉语口语的时候,就会跟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讲解汉语与他们的母语乌尔都语在见面打招呼

8、的时候有什么区别,于是他们就知道了,以后见到老师或者课间遇见老师不能问老师,身体好吗?这样的问题了。在教越南学生的时候,就要跟他们讲述汉语和越南语见面和道别时的表达习惯分别有什么不同,他们就不会在跟汉语老师道别时说:你好!了。4.2注重教学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习俗的介绍汉语在交际的过程中是有不少忌讳的,比如,我们问年龄的时候如果是十岁以下的儿童,一般用:你几岁了?但是问成年人就必须说你多少岁?你多大了?你多大年纪?,问老人时还必须说您多大年纪?以表示对老年人的尊敬。否则就会引起误会和不快,影响交际效果。4.3在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加强汉语修辞教学,突出修辞能力培养在交际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是在一定

9、的语境中正确的理解和得体的表达,而正确的理解和得体的表达都离不开语法能力和修辞能力。现在学者们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比较偏重于对语法偏误的研究,研究修辞的相对较少。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应该只有一个-提高修辞交际的效果,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提高他们准确理解话语的能力(陈汝东)。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确立以培养修辞能力为核心也是可行的,因为学生已经接触到大量的修辞内容,而且他们的偏误也多与修辞有关(周健)。外国朋友学习修辞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正确、有效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自己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的能力,提高准确理解和欣赏话语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好汉

10、语修辞知识,掌握汉语修辞规律;二是加强修辞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修辞实践中去,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提高修辞能力。同时,不仅要加强对书面语修辞,也应重视口语修辞,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结构和民族心理的了解,以促进修辞学习。参考文献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周小兵,朱奇志,邓小宁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0).3潘文国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视角-旧金山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会议论文集A.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A.商务印书馆,2005,(12).5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1).6周健.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