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251031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长垣县魏庄街道大车西小学靳平选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长垣县魏庄街道大车西小学靳平选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6-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谈话:今

2、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园玩,想去吗?看,这是动物园的什么?(猴子)这两只猴子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子。猴妈妈要把这一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觉得怎么分才公平呢?(板书:平均分)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二、探究新知1、认识整体的12谈话:两只小猴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子。猴妈妈要把这一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觉得怎么分才公平呢?(板书:平均分)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指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1。2(1)提问:吃完一个桃,小猴们觉得还不够。于是,猴妈妈又拿出一

3、盘桃。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刚才我们先后得到2个1/2,第一个1/2是谁的1/2?第二个1/2是谁的1/2呢?(2)我们来看看这盘桃到底有多少个。(6个)也就是要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呢?我们来分一分。这里有6个桃老师用集合圈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你能来分一分吗?(指名学生上台分桃)师:同意他的分法吗?老师在他分的地方加上一条虚线平均分成2份。桃分好了,现在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同学们有这么想法,那到底是几分之几呢?再来看看刚刚我们分桃的过程,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个桃,这3个桃是几份中的一

4、份呢?(2份)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用分数(1/2)来表示。左边这一份是这盘桃的(1/2),右边这一份也是这盘桃的(1/2)。这个1/2是什么意思呢?2生说,齐说: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2.(3)刚刚我们是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如果这盘桃有4个或者8个,你会表示出4个桃或8个桃的二分之一吗?在书上完成,先用虚线分一分,再凃一涂。分好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二分之一的?交流,展示。收集错题,师生共同纠正。(4)引导:刚才我们分了三次桃,一起来看:112212师:第一次我们是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桃的1/2,每份有几个?第二次我们是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桃

5、的1/2,第三次我们是把8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个桃的1/2。提问: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小结:不管一盘桃有几个,只要是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份就是这盘桃的二分之一。这里有一筐桃,把一筐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桃的几分之一?如果这筐桃有30个呢?如果这筐桃有80,平均分成2份,每份还可以用1来表示吗?你有什么想说的?2小结:不管这筐桃有多少个,都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5)对比,突出单位“1”不同。比较:今天认识的1与以前认识的1有什么不同?(板书:把一些物体看成22一个整

6、体,平均分成2份)2、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过渡:猴妈妈刚准备把这盘桃分给两只小猴吃,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想一想,猴妈妈会怎样分这盘桃呢?启发:把这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拿出书,分一分。(展示,交流。先说对的,再出示错误的,猜一猜他为什么会写错?错在哪里?)追问: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引导: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几次分桃111236提问:都是6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明确:是呀,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了,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也就不同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还是这筐桃,如果把这筐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筐桃的几分之一?平

7、均分成20份呢?100份呢?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小结:把这筐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筐桃的几分之一。三、闯关游戏(每关顺利通过,可赢得一面小旗。)1、第一关:完成试一试,比较异同师:如果一盘桃有12个,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7页,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谁来说说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比较:这几种分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相同:都是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都是几分之一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也不同;具体每份的个数不同2、第二关: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

8、填一填,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的,平均分成了几份,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3、第三关:想想做做第2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交流: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个分数的?重点交流:第1题和第3题,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第3题第4题,同样是8个正方体,为什么一个用1/4表示,一个用1/2表示?4、第四关:想想做做第3题:看到1/3,你想到了什么?(平均分成3份)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它右边的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师:你能根据提示说说你是怎么分、怎么涂色的吗?出示: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份,涂了其中的()份。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可以把一些

9、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五、拓展延伸1、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啊,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其实,我们班级里就藏着这样的分数,你能找到他们吗?(联系教室的门、窗、同学的人数等)如:把我们班的同学平均分成8组,每个组的人数就是全班人数的。2、不仅教室里有分数,生活中也有更多的分数在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呢。回家找找一找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学生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而今天这节课学生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要比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复杂一些。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

10、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了以后,每份里的物体一般都可以用整数表示它的个数,学生会对用分数表示感到不习惯。为了便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先复习把一个桃分给两只小猴,紧接着马上提问把一盘桃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让知识拓展得自然、流畅。同时出示一盘盖好的桃,看不到桃的个数,能有效地避免桃的个数对新概念建立过程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把思维焦点聚集于“一个整体”上。在教学中假设桃的个数,让学生分一分,明晰“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含义,之后平均分的对象由一盘桃扩展为一筐桃,数量变化之大,又一次冲

11、击了学生的心理预期,但其内在的一致性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认识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后创设“又来了一只小猴该怎么分”让学生自然过渡到学习一个整体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上,水到渠成地完成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理解新知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对比,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让学生辨别易混淆内容,联系前后知识,充分运用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在教学中我多

12、次进行了比较:比如一个桃子的二分之一和一盘桃的二分之一的对比,区分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和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不同。(1)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2)同样是6个桃,为什么每份分得的结果有的是1/2,有的是1/3,有的是1/6?(3)都是12个桃,每份的表示结果为什么不同?让学生加以比较,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再者是通过比较发现今天所学的分数是在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进而自然而然学会了今天新的知识点。在这一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指的每份中的数量。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若干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当然整节课上完后,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可能只关注了本节课与以前所学的分数的区别,而没有注重两者的相同点: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表示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对学生的训练不够,特别是语言。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跟上思维,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这反映出我在平时的授课中,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其实学生并不仅仅是要学好知识,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品质,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良好数学修养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