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251791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章 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冲刺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2018最新中考题型精选各中考试题归纳各类题型答题方进行强化训练收录20182018地最新中考题型整理各种类型题答题方法法按题型章节划分章节强化训练第四章理解内容/按要求提炼信息/代词指代内容一技巧点拨:“1.题型:“为什么?”的原因”;对于你是怎样理解的?”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第段加点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此题型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炼概括能力。近几年来,为了避开某些题型的答题套路,越来越多的出题者更乐于出此类试题。这些试题针对具体文章的具体问题设问,无套路公式可言,因此,要想准确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在准确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正确答案。3.答题思路:用万能的代

2、入法:第一步:将问题代入原文,找准答题区间;第二步:前后检索,提炼整理关键词的含义或问题答案;最后查看分值,考查答案是否完整,有必要时要纵观全文,不要遗漏。不同的文章,针对不同内容,出题者会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这里不能给出更具体的答题套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答案就在文章中,大家只要认真阅读、分析,细心查找,都能找准答案。下面我们将在阅读练习中熟练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二代词的指代内容:“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如此”等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1.将问题代入原文,锁定代词所在的位置;

3、2.前后检索,找到代词指代的内容;3.用找到的句子替换该代词,看看意思是否保持不变,从而检验答案的准确性。三.加点词语的含义思路:1.审清题干所设的问题;2.先明确词语的本来意思,如有比喻义,再明确其比喻义等;3.联系上下文,寻找与词语本来意思比较接近的词句,筛选整合即可。四.例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基因剪刀”可让蚊子走向灭亡根据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一种新的“基因驱动”机制,可以导致携带疟疾的笼养蚊子种群完全崩溃。所谓“基因驱动”,是指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借助被称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人工“基因驱动”系

4、统。而构建“基因驱动”的目的,是让特定基因产生遗传优势,经过几代繁殖后传播到整个种群中。就蚊子而言,基于CRISPR的“基因驱动”可以将特定基因遗传给99%的后代,而常规基因的遗传率为50%。之前已有实验表明,一种旨在降低雌蚊繁殖能力的“基因驱动”可以在笼养蚊子中传播开来,缩小其种群规模。然而,后续实验发现,蚊子最终对该“基因驱动”产生了抗性,阻止了进一步的传播,这意味着该策略不适用于在野外消灭蚊子。此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安德鲁克里桑提及其同事,报告了一种新的基于CRISPR的“基因驱动”,靶向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体内高度保守的性别决定通路。结果发现,该“基因驱

5、动”在笼养蚊子中迅速传播开来,而且蚊子没有对其产生抗性,最后这一蚊子种群完全崩溃这是前所未有的。人类在与蚊子的斗争中,几乎从来不占优势。这种令人生厌的物种,是传播蚊媒疾病的始作俑者。消灭蚊子很不容易,但科学家绝不能坐视不管、任其发展。改造基因,让某一种群完全崩溃,这样针对性极强的生物学编辑工具非CRISPR莫属。只是,没有蚊子的世界,何时能成为现实?(2018年09月27日科技日报有删改)1.第段第一句用了()的说明方法。2.给“基因驱动”下定义(什么是“基因驱动”?)3.从文中可以看出基因驱动实验进行了几次?内容及结果怎样?4.第段中加点词“始作俑者”是何含义?明确:1、2题没有难度,这是上

6、一章学习的内容。第2段第一句话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基因驱动”下定义,或回答“什么是”基因驱动“,都用这句话作答案即可。3题是针对具体内容提炼信息,这样的试题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原文,将问题代入到文章中,确定答案所在区间,然后前后检索,就能找到答案。3、4段中“之前”此次”两句话可见,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是降低雌蚊繁殖能力的驱动,结果是蚊子产生了抗性,失败了。第二次就是此次,基于CRISPR的“基因驱动”,靶向冈比亚按蚊体内高度保守的性别决定通路,结果:该基因在笼养蚊中迅速传播,没有产生抗性,实验成功了。4.本题是理解词语含义题,首先要明确词语本义: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7、再联系整句话,则可明确答案:始作俑者,原指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这里是指蚊子是蚊媒疾病的最初传播者。请整理本章要点:_五中考真题:1.(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试题)百合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

8、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

9、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1(2分)百合因何而得名?2(3分)百合有哪些用途?3(3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

10、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4(3分)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个字)2.(2018山东东营中考试题)植物会说话丹尼尔查莫维茨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的样子。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

11、相连保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它还真中了圈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验,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月桂烯,但因番茄还释放出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发性物质,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性物质,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菟丝子当然向着番茄方向生长。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被啃噬的柳树

12、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晨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

13、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2张叶片-第1张被甲虫啃啮过,第2张没有;第3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4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气相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1、2、3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4张叶片周图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4张叶片进行检测,结

14、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结果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

15、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唤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丘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1“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什么?2简要说明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1题答案】1(2分)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2(3分)可以食用,药用,还值得观赏。3(3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4(3分)一茎多朵,花色更多,有些还蕴含香味。【2题答案】1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2承上启下。3第一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五角菟丝子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说明了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事实。4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万事求真求细的追求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