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景观规划设计分析——铅笔尖景观设计读本.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256840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景观规划设计分析——铅笔尖景观设计读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景观规划设计分析——铅笔尖景观设计读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景观规划设计分析——铅笔尖景观设计读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景观规划设计分析——铅笔尖景观设计读本.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ASES STUDY 铅笔尖Pencil point 美国圣安东尼奥市滨河散步道改造设计解读地点:美国圣安东尼奥市委托方;圣安东尼奥河管理局景观设计:SWA竣工时间;2000年项目概况圣安东尼奥河穿过圣安东尼奥市中心,几个世纪以来,这条河都与流域内一切开拓者的生活紧密相关,其历史也贯穿于整个圣安东尼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圣安东尼奥河的改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1年9月,发生了一次洪水决堤,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和50人死亡,这次洪水促使政府对圣安东尼奥河进行了防洪整治。当时,27岁的建筑师罗伯特休格曼(Robert H.Hugman)提出了他的滨水区开发模式,意图使流经市中心的圣

2、安东尼奥河畔恢复古典的魅力和氛围,他将这一方案称为Paseo Del Rio滨水步行带。其基本思路是将威尼斯风情与奥姆斯泰德模式结合一体,简单地说,也就是将滨水商业设施与公园般的环境结合一体,创造出一派滨水繁华景象。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工程设施的兴建和局部环境的破败,圣安东尼奥市滨河散步道的环境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1998 年圣安东尼奥河管理局和不同的市民组织共同成立了圣安东尼奥河改造监督委员会,并委托美国著名景观规划设计公司SWA负责圣安东尼奥河自上游到下游长达20800米的滨水步道的改造设计。(图1)方案要点1、河流北段两岸城市化特征较为明显,建设密集,还有一条2

3、4米宽的公路横向穿过。此段到处是沙砾以及较多的陡坡,可以利用的地方很少。河边上有一些私人建筑,其中包括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和语言大学。方案在恢复滨河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要在如此狭窄的城市走廊中为步行者和自行车开辟一条连续的沿河通道。设计组先是以植物围栏代替了一般形式的挡墙;而当河边建筑与河流之间的距离特别局促时,就人为地向河流方向铺建出一定宽度的土坡(同时河床也向同样方向移动),如此一来可获得更大面积的土地用于种植植物和设计游步道。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些眺望平台和步行专用桥来增强行人与河水之间的亲近感(图2)。3、河流南段由原来的Paseo Del Rio向南延伸了14480米,河流两侧主要为乡村

4、式的景观。这一区段的主要问题是河流冲蚀严重,此前人们采用堆砌乱石来防止冲蚀,而实际上冲蚀恰恰是因为河道被改直后不符合河水流动规律而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划组充分研究了河流地形学(即研究河流和溪流如何运动的科学),通过改造使河流流经的地方再度恢复自然的状态。同时将坡度减缓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避免过陡的河流堤岸对河水过度限制,就可以尽可能地恢复河流自然流淌的曲线(图3)。4、在河流南段设计一组水堰,使河水一级一级地流下来。这样就减缓了水流的速度,洪水不会再倾泄而下,河床不再受到严重剥蚀;而且,雨水降下后可以充分暴露在空气中,水质也会有所提高。 原来的水堰由波状金属构成,但改进过的规划改用了本

5、地特产的石灰岩,这样看上去更为自然、美观。规划还考虑了当地独木舟的通行问题,为了使独木舟能够连续行进于河流南段,他们经过了详细计算,得出了科学的河道宽度来控制水流的速度,既能保证通行能力,又能防止冲蚀(图4)。5、在改造规划中还考虑在河流北段布鲁克林大街建一座大坝,这样能使游船可行驶河段向北延长,即使原来因水位落差而无法到达的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等景点,现在也可顺利到达。6、河床底部采用卵石铺砌,取代水泥砌筑而成的水道,使水中有机物得以生活在石头的缝隙中,而这些有机物正是鱼类食物的来源。这样就创造了一种良性的生物栖息环境(图5)。解读1、圣安东尼奥河滨的两岸的历史建筑及其形成的环境与中国的周庄

6、、乌镇有相似之处,传统的建筑、层次错落的空间为项目提供了先天的条件,而SWA保留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使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图6)。2、由于河道及河滨散步道低于城市界面4m,使得河滨散步道能够阻隔城市噪音、背景和繁忙的人与车,形成相对独立于城市环境的闲适的线状景观带(图7)。3、遵循一切水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的自然规律,确保其新陈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维护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是一切滨水区开发的根本;切不可盲目开发,需结合与水流相关的科学原理制定开发计划。 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更为自然和温和的手段代替大规模防洪工程(如大坝、河堤)来控制水流。在本案中,通过石灰岩石堰对水流进行的分级

7、控制,既遵循了自然规律,又恢复了自然景观。 5、人类天生具有对水体的亲近欲望,在进行滨水区开发时,应尽可能多地考虑人们的心理感受因素,塑造更具亲和力的滨水空间。 6、植物是替代各种人工材料、并在有限的城市滨水空间中创造更多生态环境的最佳手段(图8)。7、河流两岸的商业服务设施留住了使用者,同时为河道两岸的保护提供了应有的维护费用。使自然与人工、商业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融合(图9)。圣安东尼奥滨河步行带的成功,在于这种模式找到了人类生活住区与河流自然状态的平衡点。在控制河流使其不致泛滥的基础上,既能使居住在河流周围的人们深切感受滨水生活的意义,又以有利于河流自身的方式恢复了河流的自然景观。这一规划在2001年赢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学会分析与规划荣誉奖。现在,圣安东尼奥河散步道已成为美国游客量位居第14的旅游胜地,每年可接待游客约700万人。(编辑;于跃、李睿煊)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