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论文.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258456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10化本2班 陈 林 2010364249【摘要】 就植物酸碱指示剂材料的筛选,植物色素提取液的稳定性,色素晶体的提取,色素临时提取液的变色情况测试,色素提取液测酸雨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关键词】 植物指示剂 植物色素 变色范围1、【导言】:在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或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阶段或高中教育阶段中的科学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

2、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探究意识,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以上的指导思想,我们选择了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目的。2、 实验部分2.1.实验目的(1)通过研究性实验,了解植物色素的变色原理;(2)探究植物指示剂的制取和学习测试其变色范围的简易方法;(3)通过研究性实验学习,使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2.2.实验原理植物色素中有庞大的共轭体系或共轭双键结构,在酸或碱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共轭结构的改变而变色。2.3药品硫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杜鹃、大红花、长寿花、

3、三叶草、紫背万年青 2.4 仪器试管、烧杯、研钵、漏斗、滤纸、玻璃棒2.5 植物色素的提取采集杜鹃花、大红花、长寿花植物花瓣和紫背万年青、三叶草植物叶子。花瓣先经过洗净,然后分别转移到研钵,将其捣碎,再向其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并且加入少量的CaCO3粉末(更好地提取色素),研磨5分钟后用95%的乙醇浸泡10分钟。最后,过滤,取滤液。2.6 测pH值 分别用试管取适量滤液用pH试纸测出滤液的pH值,并记录pH值和此时的颜色;然后,加入适量的硫酸使溶液刚好变色,并用pH试纸测出此时滤液的pH值,并记录此时的pH值和颜色;最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刚好变为第三种色,并用pH试纸测出此时滤

4、液的pH值,并记录此时的pH值和颜色;2.7 数据处理名称颜色汁液原色和pH值加酸和pH值加碱和pH值结 论杜鹃花红色深红色(pH=5)紫色(pH=2)黄色(pH=12)作酸碱指示剂好大红花深红色紫红色(pH=7)橙色(pH=1)浅绿色(pH=12)作酸碱指示剂好长寿花红色淡黄色(pH=5)粉红(pH=2)浅绿色(pH=11)作酸碱指示剂好紫背万年青绿面紫背浅绿(pH=6)橙黄色(pH=1)浅绿色(pH=12)不能作酸碱指示剂三叶草绿色土黄色(pH=4)土黄色(pH=2)土黄色(pH=12)不能作酸碱指示剂3、 结果与讨论在研究中发现本来无色或有色的植物色素指示剂加入酸性或碱性溶液后变为其他颜

5、色。当再加入碱性或酸性溶液后,它的颜色又变为原来的颜色,这一现象表明植物色素指示剂与我们实验室所使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着极为相似的性质。从上述实验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各种花瓣的色素易被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出来。其原因是色素在植物体内是以苷的形式存在,,不易溶解在水中。所以植物花的提取液可以做酸碱指示剂。如:杜鹃花汁液原色红色,pH值为5,加酸变为紫色,pH值为2,加碱变黄色,pH值为12。但是,我用来做实验的叶子对酸碱没有很好地变色,甚至不变色。可能在提取过程中把色素破坏了,所以加酸加碱都不变色。,4、结论经过多次对植物的花、叶的测试,我们发现颜色深的植物其花、叶大多数都可以遇酸或碱呈现它独特的颜色,特别是具有红色的花其汁液遇酸或碱后,显色最为明显,酸碱之间的色差也最为显著。所以利用植物取代酸碱指示剂是可行的,如: 长寿花汁、杜鹃花汁、大红花汁等都是较理想的酸碱指示剂。它的制取简单方便,更重要的是对环境无污染,对中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马剑忠 张可可 张春牛 从花瓣中提取酸碱指示剂的研究2张小军,夏春镗,吴建铭,等.原花青素的资源研究J.中药材,2009.3罗先平,陶 鹂,冯华荣 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4崔迎春.有关植物色素酸碱指示剂的研究性学习活动J.化学教学,20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