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260393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由贸易论文: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自由贸易原则的倡导力度一直呈不断加大的态势。中国的崛起与其所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关键词:自由贸易;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崛起纵观国际经济发展史,各个国家对外贸易原则的选择与其本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处于经济崛起或高度繁荣时期的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一般会更加倾向于自由贸易原则;相反,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状态的国家,一般会更加倾向于贸易保护原则。一、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贸易原则的选择1、英美国家对比。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享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其庞大的生产能

2、力要求有广阔的市场来吸收,于是“自由资本主义”便成了英国在对外贸易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持的政策取向。同样,二战之后的美国,经济实力达到“世界一极”,领跑整个世界经济,而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加剧了其经济对外扩张的需要,这使其一直致力于推行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但相对于美国这一经济超级大国,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对于自由贸易原则却仍然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在逐步地推进对外贸易自由化,但限度和步伐仍然十分小心谨慎。2、对中国的分析。由于中国封建统治时期的国民经济处于完全自给自足状态,所以那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不具鲜明的比较意义,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应重点从新中国成

3、立以后入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各列强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中国自身积贫积弱的国民经济现实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各发达国家,还不足以在国际环境中迎接激烈的竞争,于是我国奉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努力发展国民经济,力求一步步壮大国民经济,逐步赶上世界的步伐。对比同一时期美国的自由对外贸易政策,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还是更加倾向于保护,因为当时十分脆弱的国民经济还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水平明显上升,生产能力

4、显著提高,形成巨大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开拓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近年来,巨大的生产能力为中国取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虽然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取得这样一个称号并不值得为之振奋,但恰恰相反,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产业链条底端的表现,但这一事实还是表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所以与改革开放之前其积贫积弱的状况相比,此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与19世纪的“世界工厂”英国一样,此时中国的巨大生产能力也迫切需要有广阔的市场来消化吸收,虽然其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但这一潜力至今仍没有得

5、到很好的发掘,所以广袤的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自改革开放逐步推行奉行自由贸易原则的外贸政策以来,中国对于自由贸易原则的倡导力度也会越来越大。二、金融危机对贸易原则的影响1、对世界贸易总额的影响。分析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过后,必然会掀起一番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此次发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自危机爆发以来,在各国争相推出经济刺激措施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也在不断推高贸易壁垒,全球贸易保护势力明显抬头。据世贸组织(wto)统计,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下降12%,降幅为60年来之最,而国际货币基

6、金组织(imf)统计也显示,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降幅为12.3%。2、中国的应对。在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坚决主张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支持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这一主张有利于提升其国际贸易开放水平,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当中国致力于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还意识到此次危机对于中国而言,还有其另一个名字机遇。此次危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对国际资源格局进行重新调整的机会和趁势增强其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关于重要战略利益问题事务中的话语权的机会,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

7、以中国充分发掘、发挥其在自由贸易中的潜能为前提。中国当前的国民经济需要一个开放、活跃的国际市场来促进其进一步的增长,所以“自由贸易”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对待当前国际贸易状况的最先取向。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中,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也十分强,因此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而自由贸易也就成为了中国经济目前增长状况得以继续的必要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虽身处如此严重的危机之中,但中国的国民经济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综合国力仍然日益增强,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目前仍处于十分强劲的状态,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这表明,中

8、国经济的真正崛起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把握这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促进经济内在潜力的进一步发挥,逐步实现经济的“大国崛起”。三、对中国推行自由贸易的建议由此可见,中国对于对外贸易所持有的自由化态度,足以证明其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中国拥有更进一步发展直至崛起的能力,但同时必须注意:在中国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如何以更加合理的速度推进其贸易的自由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速度过慢,一方面会导致国内尚未发展成熟的幼稚工业无法充分感受国际方面的竞争压力,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壮大,从而减慢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减缓中国国民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的进程,以致拖慢中国经

9、济追赶各个发达国家经济的步伐,同时也会造成中国无法按时履行对世贸组织的经济开放承诺,不利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继续发展。如果速度过快,则来自于国际方面的竞争力量就有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猛烈冲击,其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从而严重打击国内产业的发展,继而带来不可避免的就业等相关问题,并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中国必须合理适度地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于如何适度推进贸易自由化,当前存在两种思路:一是根据政府已经签订和准备参加的国际协定的要求来决定贸易自由化的节奏。但这一思路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国际经济的复杂性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十分难以预知,其他签约方遵守和履行协定的情况也很难预知。此外,国际协定规则的制

10、定和调整一般会受某些大国的操纵,它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可能不断改变中国进入的门槛;二是根据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自主安排,直接服务于促进体制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他考虑均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只有自主安排,主动调节,才能在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中实现中国几代人的强国梦。为此,必须大幅度降低关税总水平,创造一个大体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对某些规模要求高的产业做出特别安排,如汽车制造业,应综合利用关税和非关税等手段促使生产厂家走向联合和配套生产,以尽快实现规模经济,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取消保护,从而实现贸易自由化。对于有利于促进中国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商品和高技术贸易,其贸易自由化的节奏应尽量加快,以实现 “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主要参考文献:1冯祥锦.基于博弈论的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政策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11.18.1.2吴宏伟.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相互博弈的分析n.国际商报,200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