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防水系统施工方案1 系统概要1.1 消火栓灭火系统在筑物内设有必要的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管水平、竖向成环状布置,消火栓箱分为上下两层进行布置,上层内配有DN65消火栓一支,25米衬胶水龙带一条,19毫米喷咀水抢一支,软管卷盘一套,以及消防按钮和指示灯一个;下箱为手提式灭火器箱,箱内配有硫酸铵盐手提灭火器2具。1.2 自动喷洒系统自动喷洒被设计在办公、厂房及食堂,自动喷洒泵、报警阀设在水泵房内,水流指示器按防火分区布置。厂房车间内喷头均设置圆形集热板,集热板面积不宜小于0.12m2。有吊顶部分采用吊顶型喷头,其余部分采用下垂型喷头。除厨房内采用93喷头外,其余部位均采用68喷头,。1.3 消防
2、水系统管材消火栓系统给水管、自动喷洒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DN100丝扣连接,DN100采用卡箍连接。管道外刷红油漆两遍,埋地部分三油两布防腐。2 专业组织2.1 施工准备2.1.1 施工前应详细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交底和培训,使每个操作者应熟知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的要求。2.1.2 应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备使用的规程规范、工艺要求、质量记录、表格及各种有关文件。2.1.3 对甲供材料、设备应有技术部门和材料部门共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观完好、数量、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技术参数等准确齐全。2.1.4 对乙供采用的系统组件、管件及其它设备、材料将严格进行现场检查,应
3、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具有出厂合格证。2.1.5 对管材、管件还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和重皮。2.1.6 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2.1.7 非金属密封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2.1.8 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2.1.9 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商标、型号、动作、温度、生产厂等标志应齐全。2.1.10 喷头螺纹密封面应无伤痕、毛刺、缺丝或断丝的现象。2.1.11 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并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2.1.12 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附件应配备齐全,不得有加
4、工缺陷和机械损伤。2.1.13 报警阀除应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尚应有水流方向永久性标志,阀瓣及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阀体内应清洁,无异物堵塞。2.1.14 水力警铃的铃锤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2.1.15 水流指示器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标志和产品安装说明书。2.2 施工工序2.2.1 消防栓系统施工工艺流程消防栓系统安装程序图放线测量支架制作干管安装管道放线,支架微调支架安装室内外消防栓管道安装管道冲洗试压支管安装消防箱安装机泵设备测试与调试系统配件安装及水池与设备配管设备开箱检查消防栓泵安装管道系统试运行与调整(联合)调试、交验施工准备工作2.2.2 自动喷水系统施工工艺流
5、程自动喷水系统安装程序图预留孔洞放线测量施工准备工作管网安装主干管安装支架制作安装安装喷淋头管网调压管网冲洗、水压试验配合机泵设备测试与调整管道系统试运行与调整系统交验3 施工工艺3.1管道安装3.1.1管材选用及连接工艺,室内消火栓立管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管径DN100,采用镀锌钢管,卡箍连接;当管径DN100,丝扣连接。3.1.2 管道的安装施工,按照立管水平横管支管室外管道的施工顺序进行。3.1.3 管道安装前,必须清除管道内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开口应临时封闭。3.1.4当管子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公称直径大于DN50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头。3.1.5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段、相邻
6、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当喷头之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3.1.6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3.1.7 管道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3.1.8 配水干管、配水箱应做桔红色标志。3.1.9 管网在安装中断时,应将管道的蔽口封闭。3.1.10 喷水灭水系统的水平管道宜有坡度,充水管道不宜小于0.2,准工作状态不充水的管道不宜小于0.4,管道应坡向泄水阀。3.1.11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
7、的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装金属波纹管补偿措施。3.1.12 压力管道安装完成后,要按图纸技术要求和国家规范进行水压试验。3.1.13 试验程序:先加压至试验压力,稳压3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稳压24小时,压力不降低、管道和管件无渗漏为合格。3.1.14消火栓、自动喷水系统管道在试验合格后验收交接前,应进行管道冲洗。冲洗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或不小于规范规定,出口的色泽、透明度经目测与入口处的水质基本一致时,冲洗才合格。3.1.15管道及附件安装完毕后,如实填写相应的试验记录、质量评定表作为竣工资料保存。3.2 喷头安装3.2.1 喷头必须采用符合
8、设计要求和消防规范的产品。3.2.2 喷头的安装位置、标高以及喷头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和国家规范。3.2.3 喷头安装应在一次管网冲洗合格、试压合格之后进行。3.2.4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工具,旋紧喷头时不得让球胆支架受力。3.2.5 当宽度大于1.2m的梁、通风管、排管、桥架等水平障碍的下方,应增设喷头。221.2m1 1. 排管 2. 喷头3.2.6 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水平距离(mm)150225300375450600750900最小垂直距离(mm)7510075020023631333645
9、03.2.7 直立、下垂型喷头的溅水盘在没有天花装饰时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应大于150mm(天花下安装的喷头除外)3.2.8 顶板或吊顶为斜面时,喷头应垂直于斜面安装,并应按斜面距离确定喷头间距。3.3 报警阀组件安装3.3.1 报警阀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3.2 报警阀组件的安装应首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再安装报警阀辅助管道。3.3.3 报警阀安装的位置在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地面应有排水设施,压力表应安装在便于观测的位置。排水试验阀应便于
10、操作的位置。3.3.4 雨淋阀组的观测仪表和操作阀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便于观测和操作,压力表应安装在雨淋阀的水源一侧。3.3.5 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管公称直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6m;当管公称直径为20mm,其长度不应大于20m,水力警铃启动压力不应小于0.05Mpa。3.3.6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为确保该系统的介质(水或其它液体)在管道内是否向设计方向流动,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需要安装水流指示器,现将安装及调试水流指示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u 必须安装在水平管或水流向上的竖管上,水流方向应与指示器上的指示标记一致,严禁倒向或侧向。因为倒向或侧
11、向其浆片都不能达到挡流作用,使杠杆不能与磁铁接触而产生信号,造成水流指示失效。u 水流指示器的浆片在自由状态下应与管道垂直,并不得与管道内腔接触,浆片与管道内的任何部位接触都会被卡住而失去作用。u 在安装前要准确测量管道内径和水流指示器专用安装底座(螺纹或法兰底座)接口的高度,选择合适的浆片,浆片过长会卡在管的底部,过短则不能传递信号。u 安装焊接底座时,要注意找正管的顶部中心位置开孔,并在孔的上部焊接底座,底座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得大于1mm,否则必须采取措施矫正。u 水流指示器安装在直管段上,其前后距离阀门或弯头应保持有10倍管径的直管长度,否则不能保证水的流速和流量。采用螺纹丝扣底座连接时
12、要注意浆片是否被管壁或杂物(如焊渣、铁屑等)卡死,或将浆片扭弯变形为螺旋型,致使浆片失去作用。u 水流指示器的信号电源为24V。线管一般采用镀锌金属线管或线槽,不得与强电电线管或线槽共用。敷设时应避免与电金属线管(槽)平行或交叉接触,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接驳部位作接地保护。电源线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难燃塑料线,防止发生火灾时影响使用功能。水流指示器调整方法:u 将安装在水流指示器管段前的阀门开启,把水灌满层间管网,拆卸水流指示器顶部的盖板,用万能表检测常开点与公共点及常闭点与公共点是否正常,确认符合要求时,即进行下一道测试。u 开启层间管网试验阀门进行水试验。用万用表检测水流指示器的触点开关
13、是否因水流推动浆片,通过杠杆作用达到闭合的目的。如不能闭合,需进行如下检查:其一,检查水流指示器的连接法蓝;检查浆片是否被杂物卡住。其二,检查调节弹簧压力是否过大,如压力过大可用螺丝刀旋转调整螺丝,调整弹簧张力;调整时可用万用表检测常开点是否因张力过小不能常开或过大不能常闭。经调整测试达到要求后,即将信号线与控制屏连接,进行系统试运行。3.4 管道铺设(允许偏差见下表)3.4.1 管道成排安装时,应相应平行等距。3.4.2 管道支架安装正确、牢固、管道水平安装支架最大支承间距见下表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支架间距(m)2.533.544.55666.
14、5783.4.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图纸上不明确时,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公称直径(mm)253240507080100150200距离(mm)4040506070801001502003.5 管道连接3.5.1 丝扣连接螺纹清洁、规整、无断丝,并连接牢固,钢管螺纹根部外露23个螺纹扣,并防腐良好,无外露油麻等缺陷。3.5.2 法兰连接对接平行紧密,并与管中线垂直,连接螺栓螺母在同侧,螺栓长度一致,螺杆露出螺母23个螺纹口。3.5.3 管道卡箍连接卡箍式连接是采用专用设备加工沟槽再用同规格卡箍上紧连接的方式。工艺
15、步骤分为滚槽和上箍。(1)滚槽u 将管道切割成需要的长度,管端与轴线必须垂直、平整、无毛刺;u 将需要加工沟槽的管道架设在滚槽机尾架上,调整管道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如果大批量加工,可设置可调节托架进行加工;u 将管道端面贴紧滚槽机上面,使钢管轴线与滚槽机呈90;u 启动滚槽机,徐徐压下千斤顶,使上压轮均匀滚压钢管至预定沟槽深度为止,停机;u 用游标卡尺检查沟槽的深度和宽度,确认符合标准要求;u 千斤顶卸荷,取出钢管。u 钢管滚槽加工尺寸参见下表:公称直径(mm)管道外径D(mm)A(0至-0.5)B(+0.5至0)C(+0.5至0)Dg506014.59.52.2Dg6576Dg7589Dg10
16、0108-11416Dg125133-140Dg150159-168Dg20021919132.5Dg250273Dg3003253Dg350377255.5Dg400426Dg450480Dg50053025135.5Dg600630ABDC(2)卡箍安装安装必须遵循先装大口径、总管、立管,后装小口径管、支管的原则。安装过程中不可跳装、分段装,必须按顺序连续安装,以免出现段与段之间连接困难和影响安装质量。u 上图是卡箍连接所使用的刚性接头,密封的原理为垫圈静态时抓住管道末端表面形成初次密封。u 接着为卡箍锁紧时垫圈受到卡箍内部空间的限制,被动压制在管道末端表面,形成二次密封;三次密封为管道内
17、流体进入“C”型圈内腔,反作用力于垫圈唇边,从而使得垫圈唇连与管壁紧密配合无间隙。u 准备好已加工沟槽的管道、配件和管路附件;u 检查橡胶密封圈无损伤,将其套上一根钢管的端部;u 将另一根钢管靠近已套上密封圈的钢管端部,两端处应留一定间隙,间隙应符合标准要求;u 将橡胶圈套上另一根钢管端部,使橡胶密封圈位于接口中部,并在其周边涂抹润滑剂(洗洁精或肥皂水);u 检查管道轴线;u 在接口位置,橡胶圈外侧安上、下卡箍,并将卡箍凸边卡进沟槽内;u 用手压紧上、下卡箍的耳部,并用木榔头槌紧卡箍凸缘处,将上、下卡箍靠紧;u 在卡箍螺栓孔位置穿上螺栓,并均匀轮换拧紧螺栓,防止橡胶密封圈起皱;u 检查、确认卡
18、箍凸边全周卡入沟槽内。u 沟槽式卡箍连接结构参见下表公称直径(mm)钢管外径D(mm)公称压力(Mpa)管段最大间隙(mm)Dg50602.52.5Dg6576Dg7589Dg100108-1143.2Dg125133-140Dg150159-168Dg200219Dg250273Dg300325Dg3503771.6Dg400426Dg450480Dg500530Dg600630(3)开孔安装三通卡箍u 安装三通、四通的钢管应在接头支管部位用开孔机开孔。u 用链条将开孔机固定在钢管预定开孔处;u 启动开孔机钻孔;u 操作设置在立拄顶部的手轮,转动手轮缓慢向下,并适量给钻头添加润滑剂,完成钻孔
19、u 清理钻屑、毛刺;u 将三通卡箍置于钢管孔洞上、下,注意橡胶密封圈与孔洞间隙均匀,紧固螺栓到位。3.6 与钢结构配合的管道支架制作安装3.6.1 本工程的厂房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桁架体系。3.6.2 最高楼层的管线安装必须借助管结构屋顶来安装。3.6.3 支架与钢结构的连接将根据本工程的钢结构要求,选择其下一种方式:u 焊接连接:支架与钢结构直接焊接u 螺栓连接:在钢结构上钻孔,支架与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由于钢结构材质较硬,钻孔工程量大,并对钢结构的受力支持产生影响,一般不适用)u 抱箍连接:使用于支架与圆柱形钢结构连接,采用抱箍抱死圆柱形钢结构,达到连接的目的,如下图:u 卡箍连接:适用于工
20、字钢钢结构与支架连接,利用工字钢的下边受力,制作卡箍式连接支架连接。3.6.4 支架的油漆颜色应与钢结构相同。3.7 管道与阀门标识3.7.1 管道标识:u 管道类型标识:消防管道面漆为红色,再使用3050mm宽的黄色色环标识;u 管道水流方向标识:在管道表面喷箭头样式的黄色漆,表示水流方向;u 文字性标识:使用黄色喷漆,在管道上进行文字描述,内容包括管道名称(中、英文)管道规格管道设计编号3.7.2 阀门标识:包括水流方向、开关状态、名称、规格、设计编号等,使用喷漆标识的方法。4 系统试压4.1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缓慢升压,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4倍,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当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m,目测管网无泄漏和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4.2 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