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溶解度曲线.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262671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溶解度曲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读溶解度曲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读溶解度曲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读溶解度曲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溶解度曲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溶解度曲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读溶解度曲线贵州黔西沙窝中学 551500 白晋阳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考、竞赛命题的一个热点。下面,我们从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入手,对溶解度作进一步的理解。1、点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表示A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为m1g。s(g)t()t2t1Om3m4m1m2BcabAd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表示在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m2-m1

2、)g未溶解的溶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表示在t1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1-m3)gA物质才达到饱和。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表示在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4g。2、线如下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S(g)t()CBAO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3、面如下图曲线A左边的是A物质的过饱和溶液区域,

3、升温将多余的溶质溶解,可形成饱和溶液,右边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区域,降温溶液将转化为饱和溶液。S(g)t()AOS(g)t2t1Pbac5020O试题精讲1、(2008兰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写两点) ; 。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有 。t()现有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降温至t1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t2时,将60克a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计算P点(t1),a、c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解析:(2)因为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4、还可用升温法使其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度。(3)a曲线为陡升型,b曲线为缓升型,故降温时析出a更多。C曲线为下降型,降温无物质析出。(4)t2时a溶解度为50g,所以溶液质量为100+50=150g,剩余10ga不能溶解。(5)溶质质量分数=100%=100%=16.7%参考答案:(1)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为20g;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0时a、b、c三物质溶解度大小为cba等。(2)升温,加溶质c,蒸发溶剂(3)a (4)150 (5)16.7%2、(2008沈阳)下图是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

5、t2时,7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 g。(2)t3时,若将4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图中可表示为 (填A或B)点,若将其降温到t1,能析出晶体 克。S(g)t()t2t3t1O3040甲AB参考答案: (1)20 (2)A 10解析(1) 由= M甲=20g(2)由图知t3时甲溶解度大于40g,故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表示为曲线下方的A点。t1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甲物质30g,则析出晶体质量为40-30=10g。3、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 方法分离;S(g)t()OABC若A中混有少量C,可采用 方法分离;要从C饱和溶液中提取出C可采用 方法参考答案:冷却热饱和溶液,升温结晶,蒸发溶剂解析:从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可知,A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有较多的A结晶析出,C的饱和溶液升温时有较多的C结晶析出,B曲线为缓升型,溶质质量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