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276534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苏州园林(节选)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

2、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1)短文中划线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A.举例子B.做比较C.打比方D.下定义(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_。(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3、。一: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二: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三: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答案】(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4)三【解析】【分析】(1)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

4、补充填空即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4)三【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_你敢碰我吗_陶罐子_铁罐傲慢地问_“不敢,

5、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的神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_何必这样说呢_陶罐说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有什么可吵的呢_“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_你敢碰我吗_陶罐子_铁罐傲慢地问_何必这样说呢_陶罐说_我

6、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有什么可吵的呢_(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_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A反问句B感叹句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答案】(1)“;,;!”;。;“;?”;,“;,;!”(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

7、错误;正确;错误;正确【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这是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

8、:“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依据理解比较判断。故答案为:(1)“,!”。“?”,“,!”(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

9、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阅读荷花片段,完成下面各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照样子,写词语。挨挨挤挤(AABB)、_、_、_(2)第一自然段中第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3)

10、作者细致观察了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_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_花瓣儿全展开了。_还是花骨朵儿。【答案】(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三;2;3;1【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挨挨挤挤”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故答案为:(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

11、(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三、2、3、1【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风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

12、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1)第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概括一下。(2)用“_”画出第段的中心句。(3)枣核学了哪些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犁B.赶驴C.打柴D.蹦高(4)第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A.总起全段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答案】(1)爹娘为枣核长不大发愁。(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3)D(4)B【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

13、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第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是过渡句。故答案为:(1)爹

14、娘为枣核长不大发愁。(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3)D(4)B【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关羽和周仓的故事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降伏了一个叫周仓的人。这人是个大力士,长得非常魁梧,打起仗来更是勇狂极了,如虎入羊群,每次打仗都能立下大功。大家都夸周仓厉害,周仓也为自己的成武而沾沾自喜。有一天,关羽和周仓两人赶路去某地,中途到一棵树下休息。关羽看见树下有一群妈蚁在爬来爬去()便对周仓说()周仓()你不是军中的大力士吗()今天我们来比

15、试比试()看谁力气大()周仓一听很高兴,心想:那你输定了!于是说:好哇,怎么个比法?是摔跤还是举重?关羽道:我们今天不比别的,比比看谁打死的蚂蚁多。什么,打蚂蚁?我周仓打过老虎,斗过狼犬,杀过无数耗将,打蚂蚁那是小菜一碟!周仓哈哈大笑。不要小看妈蚁!说不定,你还不是它们的对手呢!”那你看我的吧!周仓不以为热,伸出拳头,用力一砸。砰的一下,地面被他砸出一个大坑,可蚂蚁安然无恙,他却痛得哇哇大叫。关公伸出食指,轻轻一捏,一下捏死了好几只妈蚁。周仓看得哑口无言。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只会蛮干是不会有效的。关公意味深长地说。周仓惭傀地低下了头。(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合适

16、的标点符号。(2)三国时期,_(谁)降伏了周仓,周仓是个_长得非常魁梧,打起仗来更是_。(3)关公是通过什么事来教育周仓的?(4)关公想告诉周仓什么道理?(5)请分别说说关羽和周仓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关羽:_周仓:_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就下决心说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

17、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1)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就下决心说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2)以上片段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3)我准备这样和时间赛跑:_。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白天鹅与黑天鹅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然而,

18、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_的羽毛_的姿态_的歌声(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稀罕

19、_爽朗_分外_(3)“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断;穷尽;极,最;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种解释;“绝处逢生”中的“绝”应该选第_种解释。(4)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串快乐的音符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

20、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搞不_(清晰清楚)(轻快轻松)_的口哨(伴

21、侣陪伴)_老爷(2)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_。(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别走,”裁缝把顾客叫住,“我知道您是个急性子。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急性子顾客挺纳闷:“为什么?”“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裁缝_说。顾客_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裁缝_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

22、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_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_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会笑话您的。(2)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裁缝_说。顾客_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裁缝_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

23、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3)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A.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B.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C.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没有道理。(4)从“那当然”“不耐烦等词语中,你体会到顾客_的特点。(5)你认为裁缝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6)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些什么?10【答案】(1)n;zh;jn;zun(2)新鲜;和煦;迷人(3),。(4)一只蚂蚁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5)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生命。【解

24、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

25、1)n;zh;jn;zun(2)新鲜;和煦;迷人(3),。(4)一只蚂蚁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5)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生命。【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