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324049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A一体化考试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材料A各章练习题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体积密度的体积构成V、V、V0存在如下关系:( A )。 A. V0VV B. VVV0 C. VV0V D. VV0V2材料的孔隙状态应属于材料的( A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C力学性质 D耐久性3增加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率,该砌块的吸水率( A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不确定4下列各种材料的构造属于纤维状的是( A )。A玻璃 B钢材 C混凝体 D木材5孔隙按其连通性可以分为( A )。A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 B粗大孔、毛细孔、极细微孔C连通孔、粗大孔、毛细孔 D连通孔、毛细孔、封闭孔6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

2、占的比例称为( A )。A孔隙率 B空隙率C填充率 D密实度7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称为( D )。A密度 B表观密度 C堆积密度 D密实度8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B )。A密度 B体积密度 C堆积密度 D密实度9质量为M的湿砂,含水率为W,其中砂的质量为( A )。AM/(1+W) BM/W CM-M/(1+W) DMW10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D )。A3.0g B2.5gC3.3g D2.9g11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性质指的是( B )。A吸水性 B抗渗性C抗冻性 D耐水性12材料在长期饱和水的作用下,不

3、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指的是( D )。A吸水性 B抗渗性C抗冻性 D耐水性13材料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保持其不破坏、性能不明显下降的能力称为( D )。A导热性 B耐燃性 C热容 D耐火性14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B )。A耐磨性 B强度C硬度 D韧性15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 D )。A耐磨性 B强度C硬度 D韧性(二)判断题1 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 ( )2一般情况下,封闭孔对材料的吸水性、吸声性影响较大。 ( )3一般情况下,连通孔对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影响较大。 ( )4毛细孔主要影

4、响材料的密度、强度等性能,粗大孔主要影响材料的吸水性、抗冻性等性能。 ( )5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小,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其吸水率越小。( )6软化系数越大,材料的耐水性能越差。 ( )7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要大于非金属材料。 ( )8. 我国相关规范把材料按耐燃性分为非燃烧材料、难燃材料和可燃材料。 ( ) 9. 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低。 ( )10. 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特点是抗压强度远小于抗拉强度,破坏时的极限应变值极大。( )第四章(一)单选题1、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这是为了( C )。A有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5、 D降低发热量2、生石灰加水之后水化成熟石灰的过程称为( C )。A. 石灰的硬化 B. 过火煅烧 C. 石灰的熟化 D. 石灰的碳化3、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A )。A. 石灰、石膏、水玻璃 B. 石灰、水泥、水玻璃C. 石灰、水泥、水玻璃 D. 石灰、水泥、石膏4、石灰浆不宜单独使用,主要是因为硬化时( C )。A吸水性大、体积收缩大 B需水量大,硬化速度慢 C硬化速度慢,体积收缩大 D体积膨胀大5、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 A )。A体积微膨胀、凝结硬化快 B体积收缩大、放出大量的热 C放出大量的热、凝结硬化慢 D凝结硬化慢、体积膨胀大6、下列关于建筑石膏

6、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 耐水性、抗冻性都非常好 B. 凝固时体积微膨胀 C. 防火性好 D. 凝结硬化快7、过火石灰产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B )。A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长 B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长 C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短 D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短8、石灰浆的硬化包括干燥硬化、结晶硬化、碳酸化硬化,其中,对硬度增长起主导作用的是( B )。A. 干燥硬化 B. 结晶硬化 C. 碳酸化硬化 D. 以上都不是9、建筑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B )。A. 碳酸钙 B. 硫酸钙 C. 碳酸钠 D. 硫酸钠10、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石膏是( A )。A. 建筑石膏 B. 粉刷

7、石膏C. 模型石膏 D. 高强石膏(二)判断题1、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需要吸收非常大的热量。 ( )2、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 )3、石灰浆的硬化过程,一方面必须有水分存在,另一方面又放出较多的水,这将不利于干燥和结晶硬化。( )4、欠火石灰会引起石灰的后期熟化,抹灰后会造成起鼓和开裂。 ( )5、生石灰吸湿性和保水性都非常差,绝对不能作为干燥剂使用。 ( )6、水玻璃硬化后有很高的耐酸性能,这是因为硬化后的水玻璃主要化学组成是SiO2。()7、建筑石膏强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长期存放。 ( )第五章(一)单选题 1下列各类水

8、泥,用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 )。A硅酸盐水泥 B. 铝酸盐水泥 C硫铝酸盐水泥 D. 铁铝酸盐水泥2硅酸盐水泥标准规定,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A )。A45min B6.5hC10h D1d3一般情况下,水泥水化反应时的温度不低于( D )。A30 B20 C10 D04水泥石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 D )。A游离氧化钙过多 B 游离氧化镁过多 C掺入的石膏过多 D以上都是5国家规范中规定,水泥( A )检验不合格时,需按不合格品处理。A强度 B和易性 C流动性 D胶凝性6下列工程中,( A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A预应力混凝土 B耐酸混凝土C处于海水中的混凝土工程 D高温养护混凝土7

9、掺活性混合材料的水泥抗碳化能力差的原因是由于水泥石中(B)的原因。A孔隙 BCa(OH)2含量低 C Ca(OH)2含量高 DCO2含量高8水泥石中引起腐蚀的组分主要是( A )。A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 B碳酸钙和氧化钙C石膏和氧化钙 D碳酸钠和氯化钠10硅酸盐水化热高的特点决定了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 B )。A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B大体积混凝土工程C高强混凝土工程 D抗渗混凝土工程11硅酸盐水泥石在温度为250时,水化物开始脱水,水泥石强度下降,因此硅酸盐水泥不宜单独用于( B )。A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B耐热混凝土工程C高强混凝土工程 D路面与地面工程12下列不是废品水泥的一项是( D )。A

10、水泥中氧化镁成分不符合标准规定 B水泥的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规定C水泥的安定性不符合标准规定 D水泥包装未标注工厂名称13相比较来讲,对于抢修工程或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宜优先选用( A )。A铝酸盐水泥 B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水泥 D矿渣水泥14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少量混合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A )。A扩大其强度等级范围,以利于合理选用 B改变其初凝时间C改变其密度 D改变其储运方式15相比较来讲,严寒地区及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 B )。A火山灰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C. 粉煤灰水泥 D矿渣水泥16相比较来讲,在海工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 A )。A矿渣硅酸盐水泥

11、 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C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D普通硅酸盐水泥17国际规定以水泥胶砂试件的龄期强度命名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其水泥胶砂试件的龄期应为( C )。A28d B3d、7d、28dC3d、28d D7d、28d 18作为水泥混合料的激发剂,主要是指( A )。A氢氧化钙和石膏 B氢氧化钙和粉煤灰C火山灰和石膏 D矿渣和石膏(二)判断题1、生产硅酸盐水泥时,第一步先生产出水泥熟料。 ( )2、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最主要因素是水灰比,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无关。 ( )3、水泥强度试验试件尺寸是4040160。 ( )4、通常水泥越细,凝结硬化速度越快,强度也越高。 ( ) 5、初凝时间是指从

12、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要的时间。 ( )6、水泥放热量大小及速度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没有任何关系。 ( )7、水泥石中的毛细管、孔隙是引起水泥石腐蚀加剧的内在原因之一。 ( )8、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比较,早期硬化速度稍慢,强度略低。 ( )9、掺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共性是密度较大,早期强度特别高。 ( ) 10、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 )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混凝土和钢筋可以共同工作,是由于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 B )。A密度 B线膨胀系数 C抗拉强度 D导热系数2配置混凝土时,水泥的选用主要考虑( B )。 A. 密度 B.

13、品种和强度等级 C. 碱含量 D. 水泥的初凝时间3砂的内部和表层均含水达到饱和状态,而表面的开口孔隙及面层却处于无水状态称为( D )。A全干状态 B气干状态 C湿润状态 D饱和面干状态4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和环境下,是否易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称为( C )。A耐久性 B刚度C和易性 D坚固性5下列关于坍落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坍落度试验法可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 B坍落度是保水性的指标C坍落度越大,流动性越大 D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可以观察确定黏聚性6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当砂率提高,拌合物的坍落度将( B )。A增大 B减小C保持不

14、变 D不能确定7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偏小时,可以采取的调整措施是( A )。A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数量 B保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C直接加水泥 D直接加砂子8配合比正常的普通混凝土受压时,最可能发生的破坏形式是( C )。A骨料先发生破坏 B水泥石先发生破坏C水泥石与粗骨料的结合面先发生破坏 D骨料与水泥石同时发生破坏9一般情况下,若水灰比不变,水泥强度与水泥石的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A )。A水泥强度与水泥石的强度成正比 B水泥强度与水泥石的强度成反比C水泥强度与水泥石的强度无直接关系 D水泥强度越高,水泥石强度越低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 A )。A水灰

15、比、砂率、单位用水量 B水灰比、水化热、单位用水量C水化热、砂率、单位用水量 D水灰比、砂率、水化热11配置混凝土确定水灰比时,最应考虑的是( B )。A. 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节约水泥 B.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C. 水泥的凝结时间和混凝土的抗冻性 D.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 12单位用水量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反映( A )。A水泥浆量与骨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B水泥与骨料用量的比例关系C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 D细骨料和粗骨料用量之间的关系13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 D )。A保证最少水泥用量 B严格控制最大水灰比C选择合理砂率 DA+B14减水

16、剂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浆用量的条件下,提高( D )。A保水性 B泌水性C耐久性 D流动性 15炎热夏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常采用的外加剂是( B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速凝剂(二)判断题1从广义上讲,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及其他外掺材料按适当比例拌制、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 )2按胶凝材料不同,可分为特种混凝土、重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3在混凝土中,水泥浆是通过骨料颗粒表面来实现有效粘结的,骨料的总表面积越小,水泥越节约。 ( )4判断砂粗细程度的指标是细度模数,细度模数越小,砂越粗。 ( )5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主要有组成材料和

17、环境条件,而与时间无关。( )6在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不变的前提下,所需水泥浆总体积为最小的砂率称其为合理砂率。 ( )7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养护条件、龄期和施工质量。( )8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可降低硬化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水泥与骨料间的粘结力,强度得以提高。 ( )9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一逐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设计目标的过程。 ( )10实验室配合比是考虑实际砂、石的含水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 ( )第七章(一)单选题1.用来表示砂浆流动性的是( A )。 A. 沉入度 B. 深度 C. 坍塌度 D. 分

18、层度2检验砂浆强度时,采用的配合比的个数不应少于( B )。A2 B3C5 D103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砌体的砂浆称为( D )。A防水砂浆 B吸声砂浆C抹面砂浆 D砌筑砂浆4抹面砂浆通常可以分为两层或三层进行施工,若采用两层进行施工,省去的一层应为( B )。A底层砂浆 B中层砂浆C面层砂浆 D不能确定5用于砌筑潮湿环境以及强度要求较高的砌体时,宜选用( A )。A水泥砂浆 B石灰砂浆C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D石灰黏土砂浆6在容易碰撞或潮湿的地方抹面时,宜选用( A )。A水泥砂浆 B石灰砂浆C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D石灰黏土砂浆7砂浆的保水性用( B )表达。A坍落度 B分层度C沉入度 D工作度

19、(二)判断题1砌筑砂浆掺入石灰膏而制得混合砂浆其目的是改善和易性。 ( )2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越大越好。 ( )3对于密实不吸水的材料和湿冷的天气,则要求砂浆的流动性大些。 ( )4砖柱、砖拱、钢筋砖过梁等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为M5M10的水泥砂浆。 ( )5砂浆的粘结力与砖石的表面状态、洁净程度、湿润情况及施工养护条件等有关。( )6面层抹灰主要为了平整美观,因此应选用粗砂。 ( )7砌筑砂浆的粘结力随其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砂浆强度等级越高,粘结力越小。 ( )第八章单选题1砖在使用过程中的盐析现象称为( A )。A泛霜 B爆裂C陈伏 D起热2砖坯中夹杂有石灰石,砖吸水后,由于石灰逐渐

20、熟化而膨胀产生的爆裂现象称为( B )。A泛霜 B石灰爆裂C陈伏 D起热3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再经高压饱和蒸汽养护而成的砖称为( B )。A烧结多孔砖 B蒸压灰砂砖C烧结空心砖 D烧结普通砖4以粉煤灰和石灰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石膏和炉渣,加水拌和后压制成型,经常压或高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实心砖称为( D )。A烧结多孔砖 B蒸压灰砂砖C烧结空心砖 D蒸压粉煤灰砖5( C )主要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和隔墙。A烧结普通砖 B烧结多孔砖C烧结空心砖 D蒸压灰砂砖6非承重外墙应优先选用( C )。A烧结普通砖 B烧结多孔砖C烧结空心砖 D石膏板7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按( C )来

21、评定。A抗压荷载 B抗折荷载C抗压强度 D抗折强度(二)判断题1多孔砖可应用于承重墙。 ( )2加气混凝土砌块最适合用于温度长期高于80的建筑部位。 ( )3烧结多孔砖因其强度较高,绝热性能优于普通砖,可用于砌筑六层以下建筑物的承重墙。( )4空心砖和多孔砖都可做为承重墙体材料。 ( )5灰砂砖的耐水性良好,但抗流水冲刷能力较弱,可长期在潮湿、不受冲刷的环境中使用。( )6蒸压粉煤灰砖强度非常低,因此不得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墙体。 ( )第九章(一)单选题1、低碳钢受拉破坏时经历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应是( B )。A屈服阶段 B弹性阶段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2、下列各种钢锭脱氧程度最差

22、的是( A )。A沸腾钢 B镇静钢C半镇静钢 D特殊镇静钢3、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体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的元素是( B )。AP BSCO DMn4、普通碳素钢按屈服点,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划分为若干个牌号,随牌号提高,钢材( C )。A强度提高,韧性提高 B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C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 D强度降低,伸长率高5、我国建筑用热轧型钢主要采用的是( A )。A碳素结构钢Q235- B碳素结构钢Q460-AC低合金结构钢Q235-B D低合金结构钢Q195-B6. 经过冷加工强化处理的钢筋性能说法正确的是( D )。A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 B强度下降,塑性和冲击韧

23、性也下降C强度提高,塑性提高,冲击韧性下降 D强度下降,塑性和冲击韧性提高7. 钢材锈蚀时,钢材的体积将( B )。A缩小 B增大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二)判断题1. 沸腾钢组织致密,化学成分均匀,机械性能好,是质量较好的钢种。 ( )2. 结构设计时一般以屈服强度fy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 ( ) 3. 钢筋焊接之前,应尽量避免不同国家的进口钢筋之间或进口钢筋与国产钢筋之间的焊接。 ( )4. 在大跨度、承受动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中使用碳素钢要比使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节约钢材20%30%。 ( ) 5. 钢号为Q235-D的钢其性能好于钢号为Q235-A的钢。 ( )6. 钢筋经冷加工时效,

24、可获得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的效果。 ( )第十一章(一)单选题1石油原油经蒸馏等工艺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及润滑油后的残留物再进一步加工得到的沥青是( A )。A石油沥青 B焦油沥青C煤沥青 D木沥青2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黏度、温度稳定性和硬度等性能的最主要的组分是( C )。A油分 B树脂C沥青质 D水3建筑石油沥青牌号越高,则( A )。A黏性越小,塑性越好 B黏性越小,塑性越差C黏性越大,塑性越好 D黏性越大,塑性越差4石油沥青过于黏稠而需要稀释,一般采用( A )。A石油产品系统的轻质油 B酒精C醋 D水5橡胶在阳光、热、空气或机械力的反复作用下,表面会出现变色、变硬、龟裂、发黏,同时机械强度

25、降低,这种现象称为( A )。A老化 B爆裂C陈伏 D疲劳破坏6防水卷材在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不滑动,低温下不脆裂的性能,称为( C )。A耐水性 B柔韧性C温度稳定性 D大气稳定性7. 防水涂料成膜后的膜层在低温下保持柔韧的性能称为( A )。A柔性 B延展性C耐热度 D不透水性(二)判断题1. 沥青与混凝土、砂浆、木材、金属、砖、石料等材料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 ( )2.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针入度表示,针入度越大,塑性越好。 ( )3. 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是按抗拉强度指标来划分牌号的。( )4. 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为主的新型防水卷材称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 )5.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指以沥青为基料,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 ( )6. 建筑沥青的牌号高,其软化点高。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