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0345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B31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 T XXXX2019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ion of Tomato in Greenhouse2019 - XX - XX发布2019 - XX - XX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 T XXXX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起草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朝阳县双庙子镇农业

2、技术中心、盘山县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服务中心、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锦州市太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刘广会、侯俊、吴孝军、张红艳、范丽娟、胡小凤、张吉。7温室番茄高品质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品质番茄栽培生产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秧苗培育、定植前准备、定植与缓苗、开花座果期管理、采收期管理、病虫害防控和生产记录的要求。本标准适宜温室番茄高品质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

3、残留限量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蔬菜)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DB21/T 1800 番茄适龄壮苗生产技术规程DB21/T 1895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DB21/T 2387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总则DB21/T 2474 蔬菜工厂化育苗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高品质番茄果实商品成熟风味浓郁,口感优异。果汁折光指数9.0,可溶性糖3%。果实质量安全,农药检测项目、重金属等限量指标均符合GB2763规定。单果重大小适中,大果型60150g,樱桃果型820g。3.2立体分层水肥

4、药一体化追肥(或灌根施药)时,需先滴灌浇清水一段时间(如1h),再接入施肥器吸肥(或吸农药),浇含肥水(农药)一段时间(如30Min),之后再滴水一段时间(如30Min)清水;追肥和根灌施药不宜同时,或先后紧连进行,至少间隔1d。4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具备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符合GB 3059、GB 5084和GB 15618。此外,对于盐碱地土壤条件也可生产。5 秧苗培育5.1 品种选择所选品种要具备较好的风味品质、抗病性和抗逆性。樱桃果型和普通果型品种中果个较小的。越早定植的更应选用抗TY等病毒病、抗裂果品种。5.2 育苗技术要求55温水浸种30min,或

5、70干热灭菌72h。宜用穴盘无土育苗,或用810cm营养钵营养土育苗。培育适龄壮苗,四五片叶、2535d。其它应符合DB21/T 1800、DB21/T 2387和DB21/T 2474规定。5.3 育苗期确定日光温室冬春茬应高畦栽培为主、基质栽培为辅,也可在地下水位高的温室用塑料营养钵盆栽。育苗期2835d左右。一般大果品种定植后115d左右开始采收;早熟樱桃果型定植80d左右采收,晚熟樱桃95d左右采收。定植前须留有足够的空棚消毒时间。栽培季节见表1。表1 高品质番茄栽培季节品种类型育苗播种期定 植 期采 收 期樱桃番茄8月中旬10月中旬9月上旬12月上旬12月上旬6月上旬普通番茄8月中旬

6、10月中旬9月中旬12月中旬1月中旬6月中旬6 定植前准备6.1 棚室消毒与排盐在夏季前茬收获之后,须彻底清洁田园,清除秧棵,送到温室外晒干;雨季雨水可灌入空闲温室地面,使土壤充分饱和泡水(排除钠氯等盐分);数日后地面用旧农膜铺盖上,再次灌水到土壤饱和。关闭所有放风口,密闭棚室2540d,使室温最高多次达到70。6.2 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单垄作,在每定植行下挖深宽各20cm,畦作挖40cm宽,深度2025cm。沟内铺满秸秆,再覆土做垄或畦。其技术要求应符合DB21/T 1895规定。6.3 上下茬间隔收获前茬后栽下茬须留出20d以上间隔,不可紧接栽种下茬番茄。歇茬期间,可均匀播种农家自收玉米籽

7、粒50100kg,或种大豆、牧草、萝卜等。生长期20d以上,栽苗前将植株等旋耕到土壤中。6.4 基肥施用与整地基肥撒施经充分腐熟农家肥(炕土、牛羊粪、秸秆堆肥等)610m/667(亩),若鸡猪粪3m,或商品有机肥1.52.0t。混入施草木灰100200kg、适量施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肥。施用腐熟饼肥200kg,可与表层土充分混匀。控制氯化钾和单独氮肥等其它化肥施入。行距8590cm,大高垄,或1.41.5m宽畦,畦中间掏沟扣地膜小拱棚。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用温室表土装3030cm营养盆,备栽苗用。6.5 造墒与高温闷棚定植前35d用滴灌(或畦上沟灌)足定植水,定植当时不得浇水。同时闷棚到定植日,若

8、少见晴朗天气,应采用熏烟消毒:每667(亩)温室用硫磺粉和木屑各23kg,加80%敌敌畏乳油0.25kg,分堆点燃,密闭棚室一昼夜。经放风无味后再定植。6.6 秧苗防病虫处理秧苗定植前对穴盘喷淋杀虫、杀菌药剂,每15kg水兑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10ml+62.5g/L精甲咯菌腈20ml。或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沾根。持续有效期2030d。选其它药剂需先做好试用。不得加大药量,尤其秧苗较嫩弱偏徒长时。6.7 水肥一体化设置棚室内设立58m3晒水池,或小区统一供水系统。每畦定植2行处铺设2根滴灌带,单垄1根。经文丘里施肥器(或施肥泵)将施肥桶中肥料与滴灌干管始端过滤器之前接入,形

9、成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10月中下旬之后,裸露地面须覆盖地膜,杂草严重需用黑色地膜,或白色地布。7 定植与缓苗7.1 栽苗方法89月栽苗宜选在阴天,晴天须采取遮阳措施;1012月选在晴天。土壤湿度适宜,开沟摆苗随即复土,晾放不超过10min,不浇水。8590cm行距单垄株距30cm;1.4m畦上双行距50cm,株距3035cm,667(亩)定植22002500株。随后摆放好滴灌带。用3030cm营养钵盆栽,可用1m畦宽畦,错位密摆双行,密度33004000株,盆上摆放滴灌带。定植23d后,依据土壤商情浇缓苗水,之后尽量控制水量。对于自封顶半停心品种,控水不宜过强。当秧苗明显见长之后,再适当加大控

10、水程度。7.2 缓苗期管理10月1日前,无论缓苗还是生长期均宜采取遮阳降温措施,特别是温度超过32,或光强大于7万Lux。栽苗56d缓苗后,每667(亩)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ml,15003000倍液滴灌20min。实行立体分层水肥药一体化,即需先滴水,后加入药剂(或追肥),再次滴水。不宜大水漫灌,防产生过高EC值(电导率),土壤潮湿部位不宜超过6mS/cm,干湿土壤不超3mS/cm。pH之间在5.56.5。定植710d后第一次追肥,用接近20-10-20+TE滴灌46kg,之后根据长势15d左右1次。滴灌肥料尽量选含腐殖酸、黄腐酸、氨基酸和海藻酸等。8 开花座果期管理8.1 防

11、病药剂施用缓苗滴灌药剂35d后,即第3穗花授粉时每667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200ml,滴灌25min。再过35d左右晴天整枝后施防细菌性药,如250g/L嘧菌酯悬浮剂(200300 ml)1500倍液+47%春雷王铜(加瑞农)300g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混合后滴灌根部,或植株喷施。8.2 通风降湿加强温室内空气流动,尽量加大放风量,必要时可启动环流风机通风。应排除周围影响通风的设施。垄沟铺施稻壳,或碎秸秆,覆盖裸露地面。8.3 花期管理用熊蜂或蜜蜂授粉,每667大果型用1箱,樱桃果用2箱,或用机械震荡器授粉。无蜂授粉条件的,每序开放23朵时用生长素喷花。群体第1花序应大量开花时进行授粉

12、8.4 水肥控制管理半停心品种发好棵后再蹲苗。无限生长型品种须早控水,特别是第一花序座果前。果实膨大生长后,再减弱控水。依据植株叶色变化,通过施用适量农家肥浸出液,或多元复混肥5kg/667。8.5 整枝与吊架大果单干整枝,只保留主轴,摘除全部叶腋侧枝,且留长5cm左右和一叶摘去。樱桃果双干整枝,半停心不整枝。及时摘除病、老、黄叶和病果,拔除病株。用撕裂膜或鱼线做吊架,且吊绳绕在2片叶之间,不宜在果穗上下。此项工作需集中操作,禁止勿吸烟,作业前肥皂水洗手,病健株分别作业。8.6 温度与通风管理见表2。用放风调节温湿度。防止低温和寡照时温度偏高。樱桃型果可按下表高23。早上揭保温被(或草苫)后

13、和晚上放盖棉被前,小放风2030Min。气温超过27及时通风。表2 大果番茄生长期适宜的温度生长期温度开花座果期 采收期 白天夜间白天夜间气温2030152019241020地温20241618242815189 采收期管理9.1 光照与温度湿度管理保持温室棚膜清洁。尽量增加温室光照到34万Lux,群体内不低于3000Lux,遇灾害性天气灯补光。时长813h。温度按表2,保持足够温差。早上最低温度达5时需采取保温(再低采取加温)。裸露地面覆盖,松土;早上放风排湿减少棚膜滴水。必要时上下午分别开启环流风机2030min。9.2 整枝与清洁田园须在晴天,在预留最后一序果穗顶部上留2片叶摘心。下部已

14、采收果实下部的茎、枝盘绕于地表,或用土埋住。新发侧杈留1片叶摘除。保持田园清洁卫生,枯枝残体集中深埋。回收各种废弃包装。9.3 追肥控水进入绿熟期需严格控制浇水,植株不严重打蔫时不浇水,控制浇水次数和数量。可对个别明显萎蔫植株补浇水,特别是盆栽。在每茬果实采收时追施低磷高钾中氮复混肥5kg左右,或农家肥浸出液。叶喷施15kg水中用磷酸二氢钾30g、尿素50g、米醋50m和喷施宝叶面肥20ml,57d喷叶1次。9.4 果实采收果实采收应依据市场与风味品质需求相结合原则,植株长势秧子旺需适当晚采,否则在保证品质前提下早采。一般应在成熟期采收,不宜在绿熟期、转色期采收。对有绿肩果实采收后分等级:绿肩

15、条纹)清晰,果面完全转红为一级果;绿肩条纹清晰,果面半面转红为二级果;绿肩条纹不清晰视半面转红为三级果;无绿肩条纹未转红为四级果。注意第1、2果穗质量会低于第3及以上果穗,通常要控制到色香味最佳采收。9.5 换头或倒U型整枝快采收到最后一穗果时,其果穗上放出侧枝(即换头),若原植株留4穗果,高度不大于1.2m,可以继续向上留穗果。原已经留6穗果,可在侧杈长到3040cm时扭转茎部形成倒“U”型,使其继续结果,否则将准备(2月左右)罢园换新茬番茄或其它作物,使采收延迟到6月中旬左右。10 病虫害防控10.1 病虫害农业防控温室密闭门窗门帘,整体均匀保温性,棉被(草苫)覆盖完整过底;室内应处理掉

16、汪水点、滴水点;维护温室前立窗裙及外棉被(草苫)保温。严冬应分段逐渐上卷棉被。减少人员出入,入门处应采取石灰消毒。铺设银灰膜,设置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及时更换失效黄色粘虫板与蓝色粘虫板。经常检查防虫网严密性,加强巡视,及早发现中心病株配合药剂防治。发现病毒植株需拔出田间。遇具体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10.2 病害全生育期预防方案栽苗前667沟撒含20亿左右枯草芽孢杆菌/g的菌剂1kg;栽苗沟地面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或6.25%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750倍液;缓苗后每667,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5060ml,每10ml兑15kg水灌根400株左右。之后35d左右再灌

17、1次。到座果期喷阿加组合,按每15kg水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ml+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30g(约每667100ml嘧菌酯,300g春雷王铜),1520d喷1次。根据温室外界雨水和棚内出现高湿度情况下,喷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绿妃,防叶霉病、灰叶斑病),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均1500倍液,或25%双炔酰甲胺悬浮剂1000倍液(防晚疫病)。进入盛果期时灌根,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120ml稀释1000倍液喷淋植株或随小水滴灌,30d灌1次。即将进入采收期用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淋;果实采摘后期,用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250g/L嘧菌酯

18、悬浮剂1500倍液。一般进入采收期不再用药剂。11 生产记录要求全面记录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使用情况。从种苗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使用的其它生产资料、场所、天气、生产作业等。A附录A (规范性附录)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A.1 烟粉虱及蚜虫40%氯虫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30%氯虫噻虫嗪(度锐)15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倍,35%噻虫嗪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施或滴灌,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或48%乙基多杀霉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

19、0倍液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1500倍液混用,15d1次。5%敌敌畏烟剂300400g/667,傍晚密闭温室熏812h。A.2 蓟马防治重点16以上,喷施虫螨腈悬浮剂(240g/L,帕力特)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锐胜)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5%啶虫脒粉剂2500倍液,或4.5%高氯乳油1000倍液,23次后交换用药。A.3 茶黄螨冬季冻棚35d。清除杂草,中断温室,秧苗灭螨。用10%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40%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0%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20%四螨嗪悬浮剂2000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A.4 根结线虫定

20、植前沟穴施10%噻唑磷颗粒剂1.52kg/667,复土浇水封闭棚膜7d后克定植。生长期用41.7%氟吡菌酰胺(路富达)悬浮剂5566ml/ 667滴灌施药,或缓苗后10ml兑15kg水浇根360株。须靠近根区,土壤湿润。A.5 根腐病用68%精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1000倍液,或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500倍液,或69%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淋,或浸苗盘。A.6 枯萎病推荐采取嫁接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深翻改土。发病初期用亮盾750倍液,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500倍液灌根,或 4%嘧啶核苷类

21、抗菌素(农抗120,抗霉菌素120)水剂2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间隔710d,交替用药。A.7 灰叶斑病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预防,或初期用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1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大生)粉剂600倍液,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42.2%氟唑菌酰胺吡唑嘧菌酯悬浮

22、剂1500倍液,或70%品润(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500倍液,或6%乐比耕(氯苯嘧啶醇)粉剂1500倍液。57d1次,连续23次。A.8 叶霉病250g/L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2.2%氟唑菌酰胺吡唑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波尔多液11200倍液。重度发生用25%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

23、液,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30%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000倍液。A.9 细菌性斑点病或溃疡病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配喷预防。或30%噻唑锌悬浮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67用硫酸铜34kg撒施浇水处理土壤。在第一穗果膨大时还可用33.5%喹啉铜悬浮剂600800倍液,或20%噻森铜悬浮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300倍液,或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8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A.10 病毒病(TY、CMV、TMV和马铃薯X)15kg水兑2%宁南霉素(嘧肽霉素、菌克毒克)水剂30ml+2%氨基寡糖素(病毒克、三氮唑核苷、盐酸吗啉胍)水剂2025ml+天然芸薹素(碧绿、吲哚乙酸)2g+微量元素肥料(高美施)2030g,混合匀后喷洒全株,或选用3.4%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68d喷施1次,可连喷23次。A.11 脐腐病在果实膨大期用15kg水,兑1g 3.4%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或兑50g氯化钙+50g尿素,喷施幼果。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