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504372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诉.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0001现代柴油机的理论循环基本是一个_ 。A等客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奥托循环0002现代船用超长行程高增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发展趋势是_ 。A等压加热循环B等容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等温加热循环0003在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中,当循环加热量与最高爆发压力限制条件相同情况下比较时,热效率最高的加热循环是_ 。A等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上述三种循环相同0004在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中,当循环加热量与压缩比相同条件下,热效率最高的加热循环是 _。A等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上述三种循环相同0005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理论

2、循环是种_ 。A等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继续膨胀混合加热循环0006在柴油机实际循环的各项损失中不可避免或不可控制的且影响较大的一项损失是_ 。A工质不同的影响B传热损失C换气损失D燃烧损失0007柴油机实际循环中,在燃烧期间缸内工质的分解将使燃烧温度的变化是_ 。A增加B降低C不变D无规律0008柴油机缸内燃烧的物质是 _ 。A空气B燃油C氧气D可燃混合气0009柴油机实际循环的压缩过程是_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多变过程,压缩初期气体吸热,压缩后期气体向外散热D多变过程,压缩初期气体向外散热,压缩后期气体吸热0010 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的压缩终点压力与理想循环绝热压缩终

3、点压力在数值上_ 。A两者相等B前者较大C后者较大D随机型而变0011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的膨胀过程基本是_ 。A绝热过程B散热过程C多变过程,膨胀初期工质吸热,膨胀后期工质向外散热D多变过程,膨胀初期工盾向外散热,膨胀后期工质吸热0012柴油机实际循环的膨胀终点温度与绝热膨胀终点温度相比的变化是_A相等B降低C升高D无规律0013气缸内工质对活塞所作功比理想循环所作的功小,其原因之一是_ 。A循环中的压缩与膨胀过程走一个绝热过程B循环中的压缩与膨胀过程走一个多变过程C循环中的压缩与膨胀过程走一十吸热过程D循环中的压缩与膨胀过程是一个向外散热过程0014 在内燃机理论循环分析中以下_ 说法不正确

4、。A吸热过程可有等容、等压和混合加热等三种形式B工质放热过程均在等客方式下进行C缸内工质是空气D其热效率与压缩比、压力升高比、初膨胀比有关0015 _ 不属于内燃机理论循环的加热循环。A等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等温加热循环D混合加热循环0016 关于提高柴油机理想循环热效率 th 的论述,下述 _ _是错误的。A增加压缩比 可提高 thB增大压力升高比 可提高 thC增大绝热指数k 可提高 thD增大初期膨胀比 可提高 th0017空气喷射式柴油机的理论循环基本属于_ 。A等压加热循环B等容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奥托加热循环0018 柴油机理论循环的热效率 th 通常随 _ 参数而变化。

5、压缩比 曲柄连杆比 绝热指数 k行程缸径比 S/D压力升高比 初期膨胀比 A + +B + +C + + +D + + +0019 柴油机理论循环热效率 th 随 _ 因素而变化。压力开高比 初期膨胀比 压缩比 绝热指数 k充量系数 V过量空气系数 A + +B + +C + +D + + +0020柴油机理论循环热效率 th 随 _ 参数的增高而增加。 压缩比 初期膨胀比 绝热指数 k行程缸径比 S D;压力升莴比 过量空气系数 A +B + +C + +D +0021柴油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实际循环热效率较低是由于存在_ 所引起的。工质不同差异气缸壁的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

6、机械损失;漏气损失。A + + +B + + +C + + + +D + + + +002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现代高增压柴油机理论工作循环发展趋势为定压加热循环;现代高增压柴油机理论工作循环发展趋势为混合加热循环:若循环加热量Q1 与压缩比 相同,则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若循环加热量Q1 与压缩比 相同,则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A +B +C +D +0023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中工质的高温分解的程度_ 。A仅与压力有关B仅与温度有关C与压力和温度都有关D与压力和温度都无关0024混合加热循环的理论热效率_ 。A随压缩比增大而减小随初膨胀比增大而增大B随压力升高比和初膨胀比减小而减小,随绝

7、热指数增大而增大C随压力升高比和初膨胀比增大而增大D随压缩比和压力升高比增大而增大,随初膨胀比减小而增大0025对内燃机理论循环所作的简化假定中,_ 是错误的。A工质为理想气体 B在整个循环中,工质数量保持不变C压缩与膨胀过程均为放热过程D用假定的定客或定压加热泉代替实际的燃烧过程0026柴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_ 。A在气釭内进行一次能量转换的热机B在气釭内近行二次能量转换的点火式内燃机C在气釭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往复式压缩发火的内燃机D在气虹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接的回转式内燃杌0027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_A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某中间工质对外作功的动力机械B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井利用某中

8、间工质对外作功的动力机械C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作功的动力机械D在气缸内燃烧井利用燃烧产物时外作功妁往复式动力机械0028在柴油机中对外作功的工质是_A燃油B空气C燃烧产物D可燃混合气0029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_ 。A内部燃烧B压缩发火C使用柴油做燃料D用途不同0030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_A燃烧工质不同B压缩比不同C燃烧宣彩状不同D供油系统不同0031在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中缸内的工质是_ 。-A可燃混合气B燃气C空气D B+C0032根据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下列_ 定义最准确。A 柴油机走一种往复式内燃机B柴油机是一种在气缸中进行二次能量转换

9、的内燃机C柴油机足一种压缩发欠妁往复式内燃机D柴油机是一种压缩发火的田特式内燃机0033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_ 。A用柴油做燃料B外部混合C内部燃烧D压缩发火0034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工作原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_A燃料不同B用逮不同C发火方式不同D内部燃烧0035通常,在热机中柴油机热效率最高的原因是_ 。A柴油热值高B内部燃烧C压缩发火D B+C0036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热效率最高的原因是_。A柴油热值高B内部燃烧C压缩发火D B+C0037在热机中,通常内燃机的热效率高的原因是_A液体燃料热值高B内部燃烧C内部混合D外部混合0038活塞在气缸内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_ 。A燃

10、烧室容积B气虹总容积C气缸工作容积D存气容积0039柴油机气缸工作容积是指 _ 。A活塞从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B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全部容积C活塞在上止点活塞顶上方气缸容积D A 或 B0040柴油机下止点是指 _ 。A气釭的最低位置B工作空间的最低位置C曲柄处于最低位置D活塞高曲轴中心线的最近位置0041柴油机燃烧室容积是指 _。A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B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C活塞从上止点至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D上述三种说法均错误0042柴油机活塞行程的定义是指_ 。A气缸空间的总长度B活塞上止点至气缸下端长度C活塞下止点至气缸底面的长度D活塞位移或曲柄半径R

11、的两倍0043柴油机压缩后的温度至少应达到_ 。A 110150B300 450C 600 700D750 8500044影响柴油机压缩终点温度TC 和压力 pC 的因素主要是 _ 。A进气密度B压缩比C进气量D缸径大小0045柴油机采用压缩比这个参数是为了表示_ 。A气缸客积大小B,工作行程的长短C空气被活塞压缩的程度D柴油机的结构形式0046在下列压缩比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_ 。(Va_气缸总容积, VC_气缸压缩容积, VS_ 气缸工作容积 )。A =VC/V aB =Va/V CC =( VS+VC) /V CD =1+VS/V C0047下述关于压缩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Va_

12、气缸总容积, VC_气缸压缩容积, VS_ 气缸工作容积 )。A缸内工质轻活塞压缩后,温度与压力均增高B压缩比对柴油机的燃烧、效率、机动性与机械负荷等均有影响C压缩比 =Va/V CD压缩比 =VS/V C0048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容积之比在二冲程柴油机中称为_。A有效压缩比B几何压缩比C实际压缩比D行程失效系数0049当活塞将扫排气口全部关闭时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容积之比称为_A名义压缩比B几何压缩比C有效压缩比D行程失效系数0050二冲程柴油机有效压缩比 e的正确表达式为 _ 。 (S_ 行程失效系数Va_ 气缸总容积,VC_ 气缸压缩容积, VS_ 气缸工作容积 )A e=1+VS/V CB

13、 e= VC+( 1-S) VS /V CC e=1+( 1+S)VS/V CD e=1-( 1-S) VS/V C0051柴油机的有效压缩比总是小于几何压缩比,其原因是_ 。A 进气阀在下止点后关闭,使压缩始点滞后B缸套下部设气口,使有效压缩行程减少C气缸盖、活塞顶的烧蚀及轴承磨损影响D A+B+C0052柴油机压缩比的最低要求应满足_ 。A柴油机冷车起动与低负荷正常运转B柴油机较高的经济性C燃烧室一定的高度以利于燃油的雾化与油气混合D达到规定的最高爆发压力0053大型低速柴油机曾采取限制或降低压缩比的目的是_。A限制机械负荷B限制曲轴最大扭矩C限制往复惯性力D限制离心惯性力0054在提高柴

14、油机压缩比中的主要限制是_ 。A限制机械负荷B限制热负荷过大C限制曲轴上的最大扭矩D A+B0055通常,高速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比低速机的大些,其主要原因是_ 。A经济性要求B起动性能要求C结构特点D A+B0056柴油机的机型不同其压缩比不同,一般地说_ 。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大C大型柴油机压缩比较大D现代新型柴油杌的压缩比较大0057不同机型压缩比的大小,一般地说_。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小C现代新型低速柴油机的压缩比越来越大D二冲程柴油机比四冲程机压缩比大0058通常提高已有船用柴油机压缩比的措施是_ 。A提高增压压力B加

15、大转速C增大缸径D增大连杆长度0059为了提高柴油机压缩压力,通常的做法是_ 。A减少轴承盖间的调隙垫片B增加轴承盖间的调隙垫片C加厚连杆身与大端间的调整垫片D减薄连杆身与大端间的调整垫片0060在连杆杆身与大端上半轴承接合处增减垫片,下述_ 是错误的。A压缩容积变化B气釭总容积变化C气缸工作客积变化D压缩比变化0061压缩比大小对柴油机影响的一个不正确论述是_ 。A压缩比愈小,启动性能愈差B压缩比增大,膨胀功增加C压缩比增大,热效率增高D压缩比愈大,机械效率愈高0062低速柴油机与高速柴油机在压缩比上的比较,一般规律是_。A相等B低速机较大C高速机较大D随机0063现代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为使

16、其工作循环趋向等压加热,循环的主要措施之一是_ 。A增大喷油提前角B采用;高增压C采用短连杆D大幅度提高压缩比0064关于压缩比的正确论述是_ 。A压缩比越大,增压度越小B压缩比越大,热效率越高C压缩比越大,机械负荷越小D压缩比越大,功率越大0065随着压缩比的提高,工质的压缩温度_,膨胀比 _ ,热效率 _ ,热效率的提高率 _ 。A升高,增加,提高,降低B升高,降低,提高,降低C升高,降低,提高,增加D升高,增加,提高,提高0066柴油机对外作功的行程是_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膨胀行程D排气行程0067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最高温度一般在_。A 10001200 B 12001400 C

17、14001800 D 18002000 0068根据柴油机工作原理,在个工作循环中其工作过程次序必须是_ 。A进气,燃烧,膨胀,压缩,排气B进气,压缩,燃烧,排气,膨胀C进气,燃烧,排气,压缩,膨胀D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0069根据柴油机理论循环的分析,提高循环热效率应包括提高以下几种参数A压缩比和初膨胀比B压力升高比和压缩比C最高爆发压力与压缩D压缩始点的温度与压力0070做为船舶主推进装置,在功率相同情况下,重量最轻的是_ 。A蒸汽机B蒸汽轮机C柴油机D燃气轮机0071在下列装置中,属于外燃机的是_ 。锅炉;空气压缩机;蒸汽机;煤气机;蒸汽轮机;电动机。A + +B + +C +D

18、 + +0072在下列装置中,属于内燃机的是_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煤气机;汽油机;柴油机;蒸汽机。A + +B + +C + + +D + +0073压缩比遂渐变小的主要原因有_ 。气缸盖垫床太薄;缸内结炭过多;活塞、连杆、曲轴装置中轴承磨损;压缩余隙过大;连杆大端垫片加厚;缸盖底或活塞顶烧损过大。A +B + +C +D +0074下列关于影响柴油机压缩比的因素错误的是_ 。!抽减连杆大端的压缩垫片,压缩比变小;增加连杆大端的垫片,压缩比变小;轴承磨损,活塞装置下沉,压缩比变小;气缸漏气,理论压缩比变小;活塞顶烧蚀,压缩比变小;减少缸盖垫片厚度,压缩比变小。A +B + +C + +D +

19、+0075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工作中的不同主要是_ 。使用燃料不同;发火方式不同;内部燃烧不同;燃油与空气混合方式不同;供油系统不同;低温起动性不同。A + +B + +C + + +D + +0076四冲程柴油机换气总曲轴转角角度一般有_。A 220 250B。 230 260C 300 400D 450 5000077四冲程柴油机的压缩与膨胀行程所占曲轴转角分别为_ 。A均小于 180B压缩行程小于180,膨胀行程大于180C均为 180D压缩行程大于180,膨胀行程小于1800078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定时为_ 。A上止点前开,下止点后关B上止点后开,下止点后关C上止点前开,

20、下止点前关D上止点后开,下止点前关0079四冲程柴油机的排气阀正时为_ 。A下止点后开,上止点后关B下止点前开,上止点前关C下止点后开,上止点前关D下止点前开,上止点后关0080关于气阀重叠角的错误论述是_ 。A气阀重叠角有利于燃烧室扫气B非增压机气阀重叠角比增压机的小C所有型号的柴油机都存在气阀重叠角D气阀重叠角是在四冲程机的上止点附近0081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其凸轮轴转数与曲轴转速之间的关系为_ 。A 2: 1B 1: 1C 1: 2D 4:10082下列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活塞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B进、排气过程比二冲程的长C多采用筒形活塞式结构D

21、曲轴转一周,凸轮轴也转一周0083柴油机的正时圆图是按下列原则绘制的_ 。A按凸轮所在位置为准B按活塞所在位置为准C按曲柄与其上下止点的曲轴转角为准D按飞轮上的记号为准0084柴油机进、排气阀正时的规律是_ 。A 早开,早关B早开,晚关C晚开,早关D晚开,晚关0085在工作循环结束后,留在气缸中残余废气最少的柴油机是_。A非增压四冲程B增压四冲程C弯流扫气二冲程D直流扫气二冲程0086下列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B进、排气过程持续角比二冲程的小C在上止点附近存在气阀重叠角D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回转二周0087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特点的不正确说

22、法是_ 。!A用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B进、排气过程持续角比二冲程妁大C曲轴转一转,凸轮也转一转D飞轮所贮存的能量可供工作行程外的其它行程使用0088 若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提前角为,关闭滞后角为,则进气凸轮的作用角 C为 _ 。A C= 1+180 + 2B C=180( 1+ 2)C C=( 1+180 + 2 ) /2D C=( 180 1 2) 20089气缸进气阀开启瞬时,曲柄位置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_ 。A进气提前角B进气定时角C进气延时角D进气持续角0090关于进气阀定时的错误认识是_ 。A进气阀开得过旱将产生废气倒灌B进气阀应在上止点时开启C进气阀关得太晚,部分新气将从进

23、气阀排出D进气阀间隙不适当将影响其定时0091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的实际进气始点是在_。A上止点B上止点之前C上止点之后D排气结束后0092四冲程柴油机的排气阀在排气行程中,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排气阀应_ 。A 开始关闭B开始开启C保持开启D保持关闭0093进、排气阀不在上、下止点位置关闭,其目的是为了_ 。A提高压缩压力B扫气干净C充分利用热能D提高进、排气量0094进、排气阀启闭时刻与下列因素无关_ 。A进、排气阀凸轮形状B气缸内压力C柴油机转速D柴油机类型0095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等于_ 。A进气提前角 +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 +排气滞后角C进气滞后角 +排气提前角D进气滞后角 +

24、排气滞后角0096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是指_ 。A下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B下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凸轴转角C上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D上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凸轴转角0097四冲程柴油机气阀重叠角的位置是在_ 。A上止 !点前后B下止点前后C上止点前D排气结束后0098四冲程柴油机气阀重叠角的作用是_ 。A有利于新鲜空气吸入B有利于缸内废气排出干净C实现燃烧室扫气并降低气缸热负荷D A+B+C0099四冲程非增压与增压柴油机比较,其进排气阀重叠角一般是_ 。A相等B非增压机大于增压机C增压机冬于非增压机D无规律0100四冲程非增压机阀重叠角

25、通常为_ 。A 15 20B 25 50C 20 25D 80 1300101四冲程增压机气阀重叠角一般为_ 。A 25 50B 15 20C 50 70D 80 1300102四冲程柴油机在进行燃烧室扫气时,它的_ 。A气缸与进气管是相通的B气缸与排气管是相通的C气缸与进、排气管是相通的D气釭与起动空气管相通0103对气阀重叠角的错误认识是_ 。A利用气阀重叠角可实现燃烧室扫气B只有四冲程柴油机才有气阀重叠角B 增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比非增压机的大D上止点气阀重叠角大于下止点气阀重叠角0104指出关于活塞行程的错误认识_ 。A活塞在上下止点间的运行距离B等于曲柄半径的两倍C等于主轴颈中心线到

26、曲柄销中心线距离的两倍D等于主轴颈中心线到曲柄销中心线间距离0105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进气阀开启提前角 1=40,进气阀关闭滞后角 2=32,进气阀凸轮作用角应等于 _ 。A C=252B C =108C C =126D C =540106目前柴油机的压缩比 一般处在 _ 。A = 58B = 6 11C = 12 22D = 22 280107增压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阀提前开启的目的是_ 。排气干净;减少排气阀节流;实现燃烧室扫气;减少膨胀功损失;减少排气耗功;增加进气量。A + +B + +C + + +D + +0108同一台柴油机, 为保证换气过程的有效性,转速增高,应使气阀提前开启角及关

27、闭延迟角 _ 。A前者增大,后者减小B前者减小,后者增大C两者都增大D两者都减小0109行程失效系数S 最大的柴油机应是 _ 。A四冲程机B二冲程机C二冲程直流扫气机D二冲程弯流扫气机0110扫气口布置在排气口下方及两侧的缸套,其换气形式称为_ 。A直流B回流C横流D半回流0111 现代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换气形式向气口气阀直流换气发展的主要原因是_ 。A结构简单B行程缸径比增加C换气质量好D气阀可靠性高0112排气口与扫气口分别设在气缸中心线相对两侧的缸套,其换气形式称_ 。A 横流B回流C直流D半回漉0113在二冲程柴油机的各种扫气型式中,换气质量最好的是_。A直流扫气B横漉扫气C回流扫气

28、D半回流扫气0114二冲程横流扫气式柴油机的进、排气口正时有_ 。A扫气口先开,排气口后开,扫气口先关,排气口后关B扫、排气口同时启闭C排气口先开,扫气口后开,排气口先关,扫气口后关D排气口先开,扫气口后开,扫气口先关,排气口后关0115二冲程弯流扫气柴油机的主要优点是_ 。A气缸下部管受热均匀B结构简单管理方便C可实现过后充气D新旧气掺混少0116回流扫气柴油机的主要优点是_ 。A扫气效果好B气口附近的气缸变形小C结构简单,管理方便D燃油消耗率低0117现代二冲程柴油机换气形式的发展趋势是_ 。A气口一气口横流B气口一气口弯流C气口一气阀直流D气口一气口回流0118 指出下述关于直流扫气的错

29、误认识_ 。A必为气口一气阀直流B换气质量好C缸内无空气短路D缸内气流有涡流运动0119 在气缸容积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二冲程机功率不能达到四冲程机功率的两倍的原因是 _ 。A换气质量差B有效膨胀行程缩短C扫气泵消耗轴功率D A+B+C0120二冲程柴油机的压缩行程所占曲轴转角是_ 。A等于 180B大于 180C大于 90,小于 180D小于 900121柴油机在排气过程中,气缸内的压力_ 。A略高于大气压力B略低于大气压力C与大气压力相等D四冲程机低于大气压,二冲程机高于大气压力0122 二冲程柴油机气缸套上的扫气口在纵横方向上的均有一定的倾斜度,其目的是_。A增加气缸强度B有利于气缸冷却

30、C控制气流方向D增加进气量0123关于二冲程柴油机扫气的不正确说法是_。A扫、排气存在气阀重叠角B弯流扫气的缸套下部受热不均匀B 直流扫气的换气质量最好D在强制排气和扫气阶段的换气质量取决于扫气压力的高低0124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所占曲轴转角一般为_。A 130 150B 100 120C 150 180D 110 1300125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_ 。A回转均匀,换气质量好B换气质量差,作功能力差C输出功率大,回转均匀D输出功率大,加转不均匀0126如转速、气缸直径和行程相等时,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输出功率之比约为。A 1 2B1C 1 6 17D 20127

31、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比较,错误的是_ 。A运转平衡,转矩均匀B气缸热负荷较高C相同工作条件时功率约为四冲程的1 7 倍D换气质量较四冲程杌好0128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机比较,不正确的是_。A转矩比四冲程机均匀B功率为四冲程杌的两倍C换气质量比四冲程机差D同功率时,尺寸与重量比四冲程机小0129四冲程机与二冲程机比较具有的优点是_。A回转均匀、平衡性好B飞轮尺寸较小C换气质量较好D结构简单0130二冲程直流换气的优点有_ 。换气质量好;缸套下部受热均匀;经济性好;管理方便;适于发展超长行程;利于废气涡轮增压。A + + + B + + + C + + + D + + + +0131柴油机采用增压的根本目的是 _ 。A降低油耗B提高效率C提高平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