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592074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机电技术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和品牌专业,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我们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建设原则,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为目标,制订机电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二)基本思路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积极推进“订单培养”模式;通过多

2、种途径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加大投入,建设适应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本着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一毕业即具备生产岗位所需的技术和操作技能;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总体规划和目标主动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求,依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原则,以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切入点,以专业特色建设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

3、。经过3至5年的建设,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目标定位准确、课程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的特色专业。三、具体规划和建设方案1、培养模式改革充分认识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领导、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指导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培养标准”的原则,在积极探索“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重点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外紧密型实训教学基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校企互动直接参与生产过程。2、教学模式改

4、革(1)推行跨学科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企业需求,设计适当的跨学科教学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对主干专业课程,要创造条件,改变过去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分时异地教学的模式,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室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3)继续深化部分专业课程的集中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系统性、连续性很强的内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一门课或一部分内容。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技能训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3、师资队伍建设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和引导措施,完善管理制度,走专兼职结合

5、、高校深造和企业顶岗锻炼结合之路,通过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等三支队伍,积极实施专任教师业务培训工程、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1)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至少每两年到企业顶岗锻炼一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技能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考试取得技能证书。(2)进一步加大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专业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3)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4)制定相关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学历及具有丰富现场工作经验的高级技

6、师,以提高专业师资水平和技能水平。(5)加强教风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实行客座教授和企业工程师兼职制度,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任我院客座教授。 (7)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岗位聘任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一流人才成长的环境和人才辈出的机制。4、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在2010年,实践教学课时数达到总教学时数的50%,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100%。(1)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完善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的“五位

7、一体”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2)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逐一分解,落实到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明确每一环节应达到的目标,建立模块式教学体系。(3)推行跨学科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企业需求,设计适当的跨学科教学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完善实践考核体系,结合生产实际,建立由日考核、小项目考核、环节考核、技能鉴定等四个环节组成的考核体系,实现各实践环节的过程控制。5、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将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建设原则,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实践教学

8、条件建设,重点加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1)投资100多万元对各实验实训室进行扩容完善,达到各实验实训室(中心)能同时容纳多人同步操作的规模。包括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测量实验室、传动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微机原理与自控实验室、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数控编程实验室、PLC与变频调速实验室、机床电气电路实训室、机加工实训中心、钳工实训中心、电气焊实训中心、维修电工实训中心等。(2)校内实训基地。未来三年,计划增加投入,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为学生技能培养创设职业化的训练环境。(3)校外实践基地。在现有的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9、,计划再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的“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4)重点加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积极探索校企组合的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2-3个具有代表性产品的实训载体和具有一定生产效益的教学工厂生产性教学工厂。6、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体现生产服务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形成实践性强、现代技术含量高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现有5门院

10、级精品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争取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教材建设按照“立足实际,讲求实效,注重结合”的原则,在精选全国统编中等职业教材的同时,支持鼓励教师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易教、易学、符合岗位实际需要的原则,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固化到教材中,开发适合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推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8、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实施,加强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