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603673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填空: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和( )两个方面。2、心理过程包括( )、( )、和(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 )和( )等。4、( )年( )心理学家( )在莱比西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开始。5、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 )、( )、( )和( )。6、采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第一个是( )、第二个是( ),第三个( )。其中,对( )要严格控制。7、实验法可分为( )实验法和( )实验法。8、调查法主要有( )、( )和( )等几种具体方式。二、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2、心理倾向3、心理特征

2、。三、简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4、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5、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6、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7、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8、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四、论述:思考: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一、名词解释:1、反映2、反射3、意识4、无意识5、自我意识。二、简答: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

3、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三、论述:试论心理的实质。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一、名词解释:1、反映2、反射3、意识4、无意识5、自我意识。二、简答: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三、论述:试论心理的实质。第四章 注意一、选择题:1、教师上课既要注意自己讲的内容,又要注意时间,还要注意学生的听课反应,这说明注意的( )。(1)范围广(2)稳定性高(3)分配能力强(4)转移深度快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一种( )。(1)经典性条件反射(2)工具

4、性条件反射(3)定向反射(4)泛化反射3、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 )分钟以上。(1)20(2)30(3)40(4)50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现象。(1)同时对比(2)后像(3)适应(4)继时对比二、填空题: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 )、( )、和( )。2、鉴别一个人注意品质的主要依据是( )、( )、( )和( )。3、上课时,突然有人在教室外唱歌,你顺声而望,对它产生了( )注意。4、人们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 )去理解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的特征叫知觉的理解性。三、名词解释:1、注意2、无意注意3、有意注意4、有意后注意5、注意的范围6、注

5、意的稳定性7、分心8、注意起伏9、注意的分配10、注意的转移。四、简答题:2、注意的外部表现。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4、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7、注意分配的条件。8、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9、概述注意的主要功能和神经机制。10、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11、注意的范围、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五、论述题: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一、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1)反映(2)感觉(3)知觉(4)直觉2、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

6、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1)认识过程(2)感觉过程(3)心理过程(4)知觉过程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1)绝对感觉阈限(2)差别感觉阈限(3)绝对感受性(4)差别感受性4、人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来衡量的。(1)感觉阈限(2)差别感受性(3)绝对感受性(4)差别感觉阈限5、某一分析器刚刚能够察觉出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 )。(1)感觉阈限(2)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4)差别感受性6、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1)感觉对比(2)联觉(3)同时对比(4)继时对比7、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

7、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1)感觉对比(2)感觉能力(3)感觉适应(4)感觉阈限8、直接接受刺激作用而产生兴奋的神经装置叫做( )(1)感受器(2)中枢(3)分析器(4)传递神经9、人能够分出事物的不显著的特征,并能从中看出它和其它特征相联系的能力叫做( )。(1)观察(2)观察力(3)认识能力(4)知觉理解性二、填空题1、从承受的角度来分,感觉可分为( )、( )和( )三种。2、感觉的对比分为( )和( )两种。3、并不是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要使感觉产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和( )。4、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5、感受阈限和感受性之间存在着(

8、)关系。6、在一系列弱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 )。7、在一系列强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下降的过程叫( )。8、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9、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10、一般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把知觉分为( )、( )和( )。11、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知觉,它包括( )、( )、( )、( )和( )。12、运动知觉是指人脑反映物体( )的知觉。13、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和( )的反映。14、看见花时,认识到这是“红颜色的花”,这是( )觉,而不是( )觉,因为这是

9、对事物( )的认识,而不是对事物( )属性的反映。15、歌德说:“我们见到的只是我们知道的。”说明知觉具有( )性,它是在过去( )与( )的基础上产生的。16、胖人宜穿带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带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 )觉改变他人的印象。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和( )。三、名词解释1、感觉2、感受性3、绝对感受性4、绝对感受阈限5、差别感受性6、差别感觉阈限7、感觉的适应8、知觉9、真动知觉10、似动知觉11、知觉的选择性12、知觉的理解性13、知觉的整体性14、知觉的恒常性15、观察 16、观察力26、时间知觉四、简答题 1、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五、

10、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来进行直观教学?第六章 记忆一、选择题1、记忆过程包括( )几个基本环节。(1)再认和回忆(2)保持和遗忘(3)识记、保持和遗忘(4)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2、当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我们的感觉映像并不立刻消失,而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保持着,这种只停留瞬间的记忆,叫做( )。(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4)遗忘3、在头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1)后象(2)想象(3)表象(4)保持4、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叫( )。(1)机械识记(2)有意识记(3)意义识记(4)无意识

11、记5、仅仅依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 )。(1)机械识记(2)有意识记(3)意义识记(4)无意识记6、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回忆,叫做( )。(1)无意识记(2)不随意识记(3)无意回忆(4)遗忘7、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把它们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叫做( )。(1)识记(2)保持(3)再认(4)回忆8、曾经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能够熟悉识别的过程叫做( )。(1)识记(2)保持(3)再认(4)回忆9、没有预定目的,只是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想起过去的某些知识和经验叫( )。(1)有意识记(2)无意识记(3)有意回忆(4)无

12、意回忆10、根据预定目的,自觉地去回想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叫( )。(1)有意识记(2)无意识记(3)有意回忆(4)无意回忆1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1)前摄抑制(2)倒摄抑制(3)干扰(4)抑制12、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3)干扰(4)抑制13、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 )。(1)识记和保持过程(2)储存和提取(3)接受和储存(4)编码、储存和检索14、“触景生情”是一种( )。(1)有意回忆(2)无意回忆(3)再认(4)识记15、学习后立即睡眠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

13、好,这是由于( )。(1)过度学习(2)记忆的恢复现象(3)无倒摄抑制的影响(4)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6、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概念是和哪种学说相关联的?(1)干扰说(2)反响回路说(3)衰减说(4)定位说17、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的一种记忆是( )。(1)形象记忆(2)语词记忆(3)情绪记忆(4)动作记忆18、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的一种记忆是( )(1)形象记忆(2)语词记忆(3)情绪记忆(4)动作记忆19、决定材料是否从瞬时记忆阶段转移到短时记忆阶段的重要因素是( )。(1)年龄 (2)材料的难度(3)对材料的注意 (4)材料保持在瞬时记忆中时间的长短20、学习一种比

14、较复杂的材料,其开头部分往往遗忘较少,这是因为没有受到( )的影响。(1)前摄抑制(2)倒摄抑制(3)分化抑制(4)消退抑制21、一个人虽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但到用时就是不能及时地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出来,这说明此人的( )差。(1)记忆敏捷性(2)保持的持久性(3)记忆的准备性(4)回忆的精确性22、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记忆。(1)语词(2)形象(3)情绪(4)动作二、填空题1、根据内容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 )记忆、( )记忆、( )记忆和( )记忆。2、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 )个组快。3、记忆是人脑对( )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即指对输入信息通过( )、( )

15、,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和( )的过程。4、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为( )。5、表象具有( )、( )和( )的特点。6、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记忆分为( )、( )和( )三种。7、瞬时记忆又叫做( )。8、记忆包括( )、( )和( )三个基本环节,( )。9、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识记分为( )和( )两种;根据识记的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我们又可以把识记分为( )和( )两种。10、第一个对遗忘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11、遗忘的规律是( )。12、联想一般遵从以下几个规律;( )、( )、( )、( )、(

16、)和( )。13、记忆的品质包括( )、( )、( )、和( )1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15、( )是把某类事物的共同的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集中于某一具体事物上,从而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16、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 ),就进入长时记忆。17、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故复习要(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8、对材料的识记达到成诵程度后还继续进行的学习叫( )。19、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为经济且记忆效果较理想的学习程度以( )为宜。三、名词解释1、记忆表象2、无意识记3、有意识记4、机械识记5、有意识记6、前摄抑制7、倒摄抑制8、遗忘四、简答题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

17、素。2、遗忘的干扰说。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4、过度学习五、论述题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第七章 想象一、选择题1、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景好象浮现在眼前,这种心理现象是( )。(1)感觉(2)想象(3)表象(4)幻想2、工程师根据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1)创造想象(2)无意想象(3)再造想象(4)理想3、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创造了祥林嫂的艺术形象,他是把旧中国许多妇女的遭遇集中后创造出来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构成方式属于( )。(1)综合(2)夸张(3)拟人化(4)典型化4、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1)感知(2)记忆(3)想象(4)表象5、幻想

18、是( )的一种特殊形式。(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无意想象(4)空想二、填空题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 )进行加工而创造出( )的过程。2、想象的心智操作主要有( )、( )和( )。三、名词解释1、想象2、有意想象3、无意想象4、再造想象5、创造想象第八章 思维一、选择题1、儿童在思维时,常常把思维活动与触摸摆弄具体的物体结合起来,这种思维是( )。(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4)分析思维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分为( )。(1)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3)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4)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3、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的

19、思维过程( )。(1)抽象概括(2)系统化(3)比较(4)求异思维4、在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 )。(1)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3)创造性思维(4)动作思维二、填空题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 )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 )及其( )。2、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 )、( )和( )。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 )和( )。4、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把思维分为( )和( )。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与( )。6、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一是( )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二是( )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三是( )的分析与综合。 7、

20、在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式有( )、( )和( )三种。8、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是( )、( )、( )和( )。9、提出问题的主观条件是( )和( )和( )。10、检验假设的两种途径是:一是( ),二是( )。11、衡量发散思维品质的三个维度是( )、( )和( )。12、思维的品质有( )、( )、( )、( )和( )。13、( )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原理、理论,用来认识新的具体对象的思维过程。14、发散性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性、( )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15、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过程,而对问题的答案突然领悟或迅速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的思维叫(

21、 )。16、发散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性、( )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17、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从( )开始的。三、名词解释9、思维10、聚合式思维11、发散式思维12、分析13、综合14、比较15、分类16、抽象17、概括18、具体化19、概念20、定势四、简答题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2、创造思维的特点。3、创造思维的过程4、影响推理正确性的心理因素。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条件下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2、结合实际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结合实际论述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第九章 情绪和情感一、选择题1、一种较为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是( )。(1)心境 (2)激

22、情(3)应激(4)热情2、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 )。(1)心境(2)激情(3)应激(4)热情3、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1)心境(2)激情(3)应激(4)热情4、情绪的认知评估说是由( )提出的。(1)詹姆士郞格(2)凯农(3)阿诺德(4)沙赫特5、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脸;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分析冲突6、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1)自觉性(2)果断性(3)自制性(4)坚韧性7

23、、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说中( )是主导因素。(1)刺激因素(2)情绪经验(3)生理因素(4)环境因素8、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1)道德感(2)美感(2)理智感(4)认识9、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称作( )。(1)心境(2)激情(3)应激(4)热情二、填空题1、( )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2、情绪是以( )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3、马斯洛把需要分为( )、( )、( )、( )和( )五个层次。4、情绪、情感一般是通过外部( )来体现。表情可分为( )、( )和( )。5、情绪状态可分为( )、( )和( )。6、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分为( )

24、、( )和( )。7、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特点。8、意志行动中克服的困难有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9、动机有( )、( )和( )的功能。10、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 )和( )。11、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 )和( )两个阶段。12、动机冲突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 )和( )三类。13、意志的品质包括( )、( )、( )和( )。14、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15、( )是意志行为的中心环节。16、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 )三种。17、( )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18、人类的原始情绪有( )、( )、(

25、 )、和( )。三、名词解释1、情绪2、心境3、激情4、应激5、道德感6、美感7、理智感8、需要9、表情10、意志11、动机12、意志的自觉性13、意志的果断性14、意志的自制性15、意志的坚韧性四、简答题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2、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3、意志行动的特点。五、论述题1、如何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控?2、结合实际论述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第十章 意志一、解释:1、意志2、期望3、抱负水平。二、简答题:1、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怎样?2、怎样分析意志过程?3、抱负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意志行动中我们应确定怎样的抱负水平?4、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在心理冲突时怎样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26、?5、失控后会有哪些行为反应?6、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第十一章 个性个性倾向性一、选择题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1)马斯洛(2)艾宾浩斯(3)巴甫洛夫(4)斯皮尔曼2、( )是人的活动、行为的基本动力。(1)需要(2)动机(3)兴趣(4)信念二、填空题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2、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在一般的情况下,强度最大的需要是( )。3、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叫( )。4、(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5、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 )和( )。三、名词解释1、需要2、兴趣3、动机4、直接兴趣5、间接兴趣6、

27、兴趣效能四、简答题1、动机的功能2、何谓叶克斯道得生定律?五、论述题论兴趣的作用第十二章 个性个性心理特征一、选择题1、体液气质说是( )提出来的。(1)巴甫洛夫(2)希波克拉特(3)克瑞其米尔(4)谢尔顿2、与强、平衡、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3、与弱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4、与强、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5、与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

28、)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6、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 )。(1)能力(2)气质(3)性格(4)动机二、填空题1、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提出了( )气质说。2、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有( )、( )和( )三种特性。3、气质的四种基本类型是( )、( )、( )和( )。4、( )是英国心理学家培因提出的性格学说。5、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类型划分为( )和( )。6、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六种,它们分别是( )、( )、( )、( )、( )和( )。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的人,其气质类型是( )。8、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性格类型学说叫

29、( )。9、具有精力旺盛、坦率刚直,情绪易于冲动等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是( )。10、气质具有( )、( )和( )的特点。三、名词解释1、气质2、性格四、简答题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2、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4、性格的结构5、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五、论述题1、论气质与教育的关系。2、论性格的培养。第十三章 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一、选择题1、下列中( )是一般能力。(1)节奏感(2)记忆力(3)曲调感(4)色彩鉴别力2、下列中( )是特殊能力。(1)记忆力(2)注意力(3)节奏感(4)思维力3、一个儿童的智商是100,表示其智力处于( )。(1)中等(2)较低(3)

30、较高(4)超常4、能力的群因素说是( )提出的。(1)桑代克(2)斯皮尔曼(3)塞斯顿(4)吉尔福特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称为( )(1)二因素说(2)智力结构三维模型(3)群因素说(4)能力层次结构理论二、填空题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能力。2、吉尔福特认为,内容有5种,操作有6种,产品有6种,共有( )种智力。3、能力是与( )紧密相联的。4、为了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就是( )。5、根据能力所影响的活动性的性质,可将能力区分为( )、( )和( )。三、名词解释1、能力2、一般能力3、特殊能力四、简答题1、能力的个别差异。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斯

31、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五、论述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一、选择题、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弗洛伊德()冯特()马斯洛、少年期是指()这一时期。()8、912、13岁()、11、1214、15岁()7、810、11岁 ()、10、1115、16岁、下列不属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是()。()不平衡性()、顺序性()差异性()、跳跃性、()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环境()遗传()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生理成熟5、下列不属于认知方法的是()()认知重建术()心理应付技术()解决问题技术()系统脱敏法6、人本主义心理辅导方法在具体辅导实践上,()的影响最大。()罗杰斯

32、()马斯洛()罗洛梅()弗洛姆7、按问题的性质,心理辅导可分为()、支持性辅导和日常辅导。()危机干预()系列辅导()系统辅导()个别辅导8、传授有关社会活动和礼仪的知识,训练和培养一定的社会活动技能属于()()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一般生活辅导9、条件反射建立的主要条件是()()模仿()强化()移情()观察10、下列不属于非言语性技巧的是()()目光()体态()声音的物理变化()共情11、下列不属于行为性方法的是()()阳性强化法()消退法()行为塑造法()认知重建法二、填空题、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个体心理发展可分为八个阶

33、段:乳儿期、婴儿期、()、()、少年期、()、()、老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二是()。、初中生的思维处在从()思维到()思维的过渡阶段。7、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按心理行为的性质可分为认知和智能辅导、()、()、学习辅导、()、()等。8、学生心理辅导资料可分为团体资料与()、()和(综合资料、定量资料和()等。9、心理辅导要遵循发展、()与()相结合的原则。10、行为主义提出了著名的()公式,以之作为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则。11、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关于心理的基本理论、()和()。12、认知重建技术包括三种辅导方法:()、()、()。三、名词解释、心理健康、心理年龄特征3、一级预防四、简答题、挫折和心理卫生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增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特征。5、简述心理发展的条件。6、常用心理预防方法有哪些?五、论述题、论述少年期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联系实际,谈谈青年初期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特点。3、论述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