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619051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概述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占全身体重的60%,构成人体的基本轮廓。运动系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二、运动系统的功能:1. 运动:通过全身各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附于骨骼上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移动位置,产生运动。2. 支持:骨骼还是人体的支架,它与肌共同赋予人体以基本外形并可支持人体的重量。3. 保护:骨骼和肌肉构成体腔的壁(如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内脏。另外运动系统内有一些在体表可摸到或看到的骨性或肌性标志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常用这些标志来确定内脏器官、血管和神经的位置以及针灸取穴的部位。骨学骨学总论骨在成人为206块,约占体重的15,可分为躯干骨(51块

2、)、颅骨(29块,包括听小骨6块)、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四部分。每块骨均为一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血管、神经的供应,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有其生长发育过程,并具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经常进行锻炼可促进骨骼的良好发育和结实粗壮。一、骨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1. 长骨(1ong bone)呈长管状,分为一体和两端。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内含骨髓。在体的一定部位常有血管出入的滋养孔。端又名骺,膨大并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长骨分布于四肢,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由于长度大,在肌的牵引下,其运动幅度也大。小儿长骨的干与骺之间夹有一层软骨,称骺

3、软骨。骺软骨能不断增生,又不断骨化,使骨的长度增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软骨处留有一线状痕迹,称为骺线。2. 短骨(short bone)一般呈矮立方形,多成群地连接存在,如腕骨和跗骨。3. 扁骨(flat bone)呈板状,分布于头、胸等处。它们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保护脑,胸骨和肋保护心、肺等。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态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额骨等。此外,在某些肌腱或韧带内有形如豆状的籽骨,多位于手掌和足底着力点,它在运动中使肌腱较灵活地滑动于骨面,从而减少摩擦并改变骨骼肌牵引方向。二、骨的构

4、造每块骨都由骨质、骨膜、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1. 骨质(bone substance)是骨的主要成分,表现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形式。骨密质:质地致密,构成长骨干以及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外层。在颅盖骨,骨密质构成外板和内板。骨松质: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成网,呈海绵状。存在于长骨骺及其他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骨松质在内、外板之间,称为板障。2. 骨髓(bone marrow)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仍保留于各类型骨的松质内,继续造血。红骨髓:有

5、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充填于胎儿及幼儿的长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在成人只存在于各类型骨的松质内。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没有直接造血的功能。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只存在于成人长骨骨干的骨髓腔内。3. 骨膜(periosteum)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骨膜内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是骨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的重要结构。骨膜内层含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解说。三、骨的理化特点成年人的骨,由1/3的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2/3的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组成。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

6、度和脆性。有机质和无机质的结合,使骨既有弹性又很坚硬。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较多,因此弹性大而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与此相反,含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因此较易发生骨折。无机质中的钙和磷,参与体内钙磷代谢而处于不断变化状态。所以,骨还是体内钙和磷的储备仓库。骨学各论躯干骨椎骨幼儿期,椎骨总数为3334块,根据其所在部位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5块)。至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因此成年椎骨总数一般为26块。1. 椎骨的一般形态每个椎骨都由椎体、椎弓、椎弓伸出的7个突起构成。椎体(

7、vertebral body)为椎骨的前部,呈短圆柱状,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是椎骨的负重部位,它承受着头部、上肢和躯干的重量,愈向下位的椎体,其面积和体积逐渐增大。而骶椎开始,由于重量转移到下肢,故其面积和体积又逐渐变小。椎体在垂直暴力作用下,易发生压缩性骨折。椎弓(vertebral arch)是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椎弓根,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上切迹围成一孔,称为椎间孔,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成一管,称为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突起: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

8、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的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2.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颈椎(cervical vertebrae)共有7个。特点: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一横突孔,有血管通过。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未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最长,未端不分叉,上下关节面基本上呈水平位。第36颈椎属一般颈椎,第1、2、7三个颈椎为特殊颈椎。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块,特点:在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都有与肋骨相关节的肋凹。包括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胸椎棘突伸向后下,互相掩盖,呈迭瓦状。上下关节面基本呈额状位。腰椎(1umbar verte

9、brae)共5个,特点:椎体肥厚(因承受体重压力较大);棘突直伸向后方,棘突空隙较大,临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在第2腰椎棘突下可取“命门穴”,第4腰椎棘突下为“腰阳关穴”。腰椎上下关节面基本上呈矢状位。骶骨(sacrum)略呈三角形,其底向上,尖向下。主要形态结构是: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骶骨的两侧有耳状的关节面,与髋骨连接;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称为骶管;骶管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为体表标志;骶骨前面略凹而平滑,有4对骶前孔;后面粗糙不平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都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穿过。尾骨(coccyx)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相连,由45块退化的尾椎融

10、合而成。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尖向下,下端游离。骨胸骨(sternum)是一块扁骨,位于胸前部正中。胸骨由上部的胸骨柄、中部的胸骨体和下端的剑突组成。胸骨柄上缘正中的切迹称为颈静脉切迹。胸骨体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它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胸椎之间。肋肋(ribs)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骨:为细长弓状的扁骨,富有弹性。每一肋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及前、后两端。肋骨的前端接肋软骨,后端膨大,称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相关节。肋头外侧稍细部为肋颈,肋颈外侧稍隆起部称肋结节,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的肋凹相关节。肋体有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内

11、面近下缘处有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肋结节外侧有一弯曲较明显的地方,称肋角。第一肋骨,上下扁宽而短,无肋角和肋沟,分为上、下面和内、外缘。肋软骨:为连接在肋骨前端的软骨。上肢骨上肢带骨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锁骨(clavicle)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锁骨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上面平滑,下面粗糙,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接,外侧端扁平为肩峰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肩胛骨:是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外上方,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3个缘、3个角和2个面 主要形态结构:外侧角最肥厚,有梨型关节面,称为关节盂。上缘的外侧部有一弯曲的指状突

12、起,称为喙突。肩胛骨的前面为一大的浅窝,朝向肋骨,称肩胛下窝。后面被一横列的肩胛冈分成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端,向前外方伸展,高耸在关节盂上方称为肩峰。肩胛下角平对第七肋。肩胛上角平对第二肋。肩胛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喙突、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肩胛上角。自由上肢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属长骨。肱骨(humerus)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近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肱骨头前下方的突起,称为小结节;小结节外侧的隆起,称为大结节;肱骨体主要形态结构是:肱骨体的中部外侧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为三角肌的止点;体的后面

13、有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桡神经沟。远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下端外侧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形成关节;内侧份有肱骨滑车,与尺骨形成关节;后面有鹰嘴窝;小头的外侧和滑车的内侧各有一个突起,分别称为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的后下方有一浅沟,称为尺神经沟。肱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肱骨大小结节;肱骨内外上髁。肱骨干骨折易损伤桡神经;肱骨下端骨折易损伤尺神经。桡骨(radius)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为一体两端。主要形态结构是:上端比下端细小,称为桡骨头,头的上面有关节凹,头的周缘有环状关节面;头的下内侧有一粗糙突起,叫桡骨粗隆;为肱二头肌的止点;桡骨下端的内侧面有关节面,称为尺切迹;下端的外侧份向下突出,称为茎突,为

14、骨性标志。尺骨(u1na)位于前臂的内侧部,分为一体两端。主要形态结构是:上端较为粗大,前面的凹陷称为滑车切迹(半月切迹);在滑车切迹的上、下方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鹰嘴(骨性标志)和冠突;冠突外侧面的关节面为桡切迹;尺骨下端称为尺骨头;尺骨头的后内侧有向下的突起即尺骨茎突,为骨性标志。注意:尺切迹和桡切迹的概念。手骨(bones of hand)分为腕骨、掌骨及指骨 腕骨(carpal bones)由8块小的短骨组成,排成两列,每列各有4块。由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记忆歌诀:舟、月、三、豆,大、小、头、钩。掌骨(me

15、tacarpal bones)共5块,由桡侧向尺侧,分别称为第15掌骨。掌骨的近侧端为底,远侧端为头,头、底之间的部分为体。指骨(phalanges of fingers)共14节。拇指有两节指骨,其余各指都有3节。由近侧至远侧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可分为底、体、滑车(头)三部分。颅骨脑颅骨脑颅骨,共8块不成对的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成对的有:顶骨、颞骨 额骨:位于颅的前上部,骨内含有空腔,称额窦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蝶骨:位于颅底中部,枕骨的前方,形似蝴蝶。其中央部称为蝶骨体,体内的含气空腔,称蝶窦。筛骨:位于颅底,在蝶骨的前方及左右两眶之间。骨内含有若干含气的空腔

16、,称筛窦。顶骨: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与枕骨之间。颞骨:位于颅的两侧,参与构成颅底的部分,称为颞骨岩部,其内有前庭蜗器。面颅骨面颅骨,共15块不成对分布的有:犁骨、下颌骨、舌骨成对分布的有: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犁骨:为垂直位的薄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下颌骨:可分为一体及两支。主要形态结构是:下颌体居中央,呈马蹄形,其上缘有容纳下颌牙根的牙槽,体的外侧面左右各有一孔,称为颏孔;下颌支为由下颌体向上伸出的长方形骨板,其上缘有两个突起,前突称为冠突,后突的上端称为下颌头;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一孔,称下颌孔,由此孔通入下颌管,此管开口于颏孔;下颌体和下颌支会合处形成下颌角,角的外面为粗糙面,有咬肌附着。舌骨:呈“U”字形,位于颈前部,介于舌与喉之间。上颌骨:位于面颅中央。骨内有一大的含气腔,称为上颌窦。上颌骨下缘游离,有容纳上颌牙根的牙槽。鼻骨:构成外鼻的骨性基础。颧骨: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泪骨:位于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下鼻甲:为一对卷曲的薄骨片,呈水平位附于鼻腔的外侧壁 。腭骨:成对,位于上颌骨的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