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637157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现象图示学分析吴凤平/刘彩祥【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专 题 号】G311【复印期号】2009年03期【原文出处】语文建设(京)2008年12期第1317页【作者简介】吴凤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刘彩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一、现象图示学理论简释“现象图式学”(Phenomenography)的学习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瑞典歌德堡大学的学者建构出来的。它主要描述及分析人类对现象和周遭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目的是了解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感知。这些不同的感知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至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

2、认为,从现象中产生某种感知或体验,学习者必须经历以下三个环节:审辨(discernment):任何一种经验都意味着将事物的某些重要方面从整体环境中突显出来。变易(variation):要能够在知觉上突显这些重要方面,就必须经历这些方面的变化和异同。共时性(simultaneity):要经历事物的转变和异同,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习者必须同时留意两个或更多的相关经验,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因此,学习取决于审辨,审辨又取决于变易与共时性。要审辨一个关键特征,人必须经历这个方面的变易。例如,要审辨“甜”这种味道,人必须在以往不同的时候经验过其他与“甜”味不同的味道,如苦味、咸味等。假如世上所有事物都是甜的

3、,我们根本就不会有“味觉”这个概念,但当我们于同一时间一同关注各种不同的味觉时,我们就能审辨“味觉”这个概念。这样,“味觉”这个概念就发展出各样的变易范畴,苦味、咸味就是这些变易的例子。根据这个学习理论,学习就是人因为对周遭某一事物的经验有了改变而对该事物产生新领会。学习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实体、一个概念、一种态度或一些有待发掘的素质。因为我们无法在同一时间集中于物体的所有部分,所以某些方面会受到关注,而其他部分则会后退为背景而被视为当然的道理。我们对事物的经验取决于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以及我们同一时间能审辨的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进一步剖析,我们对事物的体验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关层面,一个是

4、结构组织层面。以结构组织层面的方式去体验某一事物包括一个外在的领域(即从场景中作整体的审辨),也包括一个内在的领域(即对于不同部分的审辨以及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审辨),这两个部分并非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为了看到树林中的鹿,我们必须将其轮廓从树林中审辨出来。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它的局部,如眼、鼻等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如何与整体结成关系。一旦整体(鹿的轮廓)从场景(树林)中审辨出来,局部(如眼、鼻)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就变得很清楚了。另一方面,一旦局部(如眼)被审辨出来,它与其他局部(如鼻、耳)的关系、与整体的关系(整个鹿的轮廓)都会立刻变清晰。以上现象图示学以及由此发展而

5、来的变易学习理论在2000年由吴凤平博士等介绍应用到中国语文学科的相关研究领域,在小学中国语文科的课堂分析研究现象图示学的应用与实践一文中,吴凤平博士等利用这一理论详细分析了在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呈现出来的变易特征,具体从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课堂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等不同层面,揭示了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如何处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现象图示学及变易学习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与学习研究领域采用,下面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探究和分析香港一所中学的新诗教学实践。二、新诗教学的重点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改革为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冲击,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学会学习咨询文件中提出语文教育的目标在

6、于“培养自学语文和创新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及对社群的责任感”。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新诗教学最能达成上述目标。不可否认,对于教师及学生,新诗教学绝不容易掌握;但从另一角度看,只要理解新诗教学的理论基础,新诗教学确实能带领老师及学生走向新的出路。新诗教学应该着重两个层面:听的方面,朗读教学应该是学习中国语文必需的教学手段;写的方面,教学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新诗的格律、音节和节奏感上下工夫。课堂教学要先从听说入手,进入实践期的时候,学生从朗诵知道诗歌的音节,音节的不同部署造成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便衍生出不同的气氛。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到达创作的阶段,而要有一个过渡,这

7、个过渡就是仿写,然后由仿写到创作。除了课堂学习,拓展语文课程以外跨学科学习的新课程则是一个大胆而颇有价值的尝试。以下是一所实验学校四年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过程。(一)单元教学开发新诗校本课程实验学校是香港真光中学,他们对于推动校园文学一向不遗余力。2002年是一个探索阶段,为了配合政府颁布的咨询文件,中学中国语文科转换了新课程,从以往的范文教学改变为单元教学。在开始时,老师们经历了很多思想上的转变,他们由最初的忽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品德情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逐渐过渡到希望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法,尽量配合单元教学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因为当时还没有教科书,他们便自行准备教

8、学内容和材料。以一个初二的单元设计为例,本单元的大致结构如下:引入主题:林焕彰的妈妈真好。朗读教学:从朗读掌握形式和格律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巩固所学:先理解后仿作杨慧思(执教老师)自创诗歌爱的力量。组织比赛,鼓励创作新诗。这样一个诗歌教学单元的设计,其实包含着复杂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也就是要先思考,我想让学生学习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几首诗歌而不是其他作品。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焦点集中在这些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上,不可偏离所确定的教学重点。第三,教师一方面要分析教学环境及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判断教学上哪些是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也就是说,教师要预先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

9、哪些学习困难,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该设计哪些更具体的环节开展教学。在引入主题部分,教师首先由一首简短的诗歌开始,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一般特征,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因为是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一般特点,所以教师选择了一首简洁明快的小诗,这样就很容易和其他文体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诗歌独有的特征。这一阶段,现象图式学中变易学习理论的结构体现如下:第二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设计为诗歌朗读。新诗的语感主要来自音节的部署、节奏和押韵,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有直接和深刻的体会,因此,朗读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第三阶段便是仿写,教师用自己创作的一首新诗做引子,

10、设计了关于理解诗歌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而模仿诗歌中的句式尝试写作。随后进入单元教学第四阶段新诗创作。老师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她们以“母爱”为主题,创作一首或一组新诗,并组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诗创作活动。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和创作阶段,并不是将学生完成一两首小诗看做教学的结束,而是真正利用这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体会诗歌在形式和格律上的特点,最终达到学会欣赏甚至创作诗歌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有赖于“新诗评点练习”这一环节的巧妙设计。学生首先要读懂诗歌,然后对照所掌握的诗歌的特点进行比较、评点。诗歌想表达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意象、采用了什么手法

11、、哪里需要改进、哪些语句精彩这些问题都通过学生的评点得以解决。(二)新诗单元教学的推广从年级到全校的参与自初一的新诗单元教学获得成功之后,2002至2003年度,校方决定在整个初中(初一至初三)推行新诗教学。这一次,学校把新诗教学的课堂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舞台,更多地利用新诗作者、研究者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新诗创作指导。首先,学校邀请了黄一桃先生来校向全校学生演讲有关新诗创作的理论,还邀请了作家董启章先生教创作,培训的创作范围不止新诗,还有散文、小说等,另外还对一些有创作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经过两年全体中文科老师的努力,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已接受新诗写作训练,于是计划再进一步推广至高中。

12、2003年9月开始,高中中国文学科刚刚增加有关新诗学习的内容,中文科就在各年级加入新诗创作的教学元素。学校同样发掘更多的校外资源协助新诗教学的开展。学校在那一年成功申请艺发局的资助,有较多资源去举办不同类型及程度的“新诗创作坊”。学生如果有兴趣在课外对新诗作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课余参加,为时一个半至两小时。写诗是从语音层面、朗诵层面入手的。其实朗诵并不仅仅是朗诵,因为学生能从朗诵中培养语感。正因如此,该校老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办法修改诗作,即先让她们读一遍自己写的诗,读完后她们便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创作的质量,教师组织学生举行了“入选作品评析座谈会”,由30位写诗的学生

13、和30位为诗歌配画的学生共同参加。之所以让配画的学生也出席座谈会,主要是因为她们想对诗歌有深入的了解,为给诗歌配画作出准备,由此可见学生对创作的主动性。接着在学校大操场举行“个人作品新诗朗诵会”,学生午饭时间在校园中央的喷水池朗诵自己的作品,其余的学生则在栏杆位置观看。这种首次在开放的场所朗诵诗歌的经历,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用现象图示学中的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新诗单元教学在全校的推广,为学生学习诗歌提供了多种途径和角度,学生学习诗歌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到校园的喷水池旁,或是直接和诗人对话交流。可想而知,这为学生体验和理解诗歌营造了极好的氛围,搭建了一个坚实

14、的平台。(三)诗画配合,创作新诗中文科与美术科合作出版诗画集可以说是新诗单元教学走向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开始时,学校出于营造学习气氛的考虑,举办新诗创作比赛,并将学生创作的26首新诗辑录成诗情画意一书出版。诗画集中的所有诗作均为中一学生的作品,插图也是该校学生的手笔。随着新诗单元教学的深入,学校在2002至2003年度将新诗教学推广到整个初中,并利用作家、专家到校培训的机会,举办了一些全校性的新诗创作比赛,而且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比赛。2003年2月,学校举办了“青春的跫音”诗画展,展示了所有获奖作品及其他优秀作品。新诗和美术结合所产生的良好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和肯定。“蓝色翅膀”新诗创作

15、计划则是中文科与美术科再度跨科合作的成果。由于后来全校学生都参与了新诗学习和创作,这次的诗作可以从中一至中七学生的来稿中挑选,插图也由该校学生负责。喜欢以文字表达感情的同学以诗写情,善于以线条色彩表达的同学则以画寄意,诗画配合,相得益彰。该校在开放日举办了较大型的诗画展,同时新的诗画集蓝色翅膀也得以出版。诗画集的出版让学生多了一个感悟和体会诗歌的视角,同时让学生愈发感受到诗画的不同魅力和表达效果。正如现象图示学所描述的,体验事物有不同的结构层面,学生把诗歌和图画放到一起去欣赏、去创作的同时,对诗歌的感受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四)创编并演出新

16、诗作品音乐、舞蹈、朗诵多角度演绎新诗,展现多元智能随着新诗单元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学生的新诗创作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创作热情都得以提高。恰逢圆桌诗社与香港大学中文系新诗课程联合主办“诗歌讲坛暨诗乐舞”活动,2005年3月19日,香港真光中学的同学获邀出席并参与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举行的“诗乐舞”飞扬演出。2005年4月28日,获将军澳官立中学的邀请,该校同学再次进行了表演。将军澳官立中学也参与了演出,同学们用话剧、寓言和舞蹈演绎新诗。两校师生作了一次新诗演出的宝贵交流,也给前来观赏的其他学校带来积极影响。创作“诗乐舞”的过程,让学生有机会从更多角度体味和把握新诗,思索诗、乐、舞三者的关系。诗歌

17、的演绎要臻完美,必须依赖朗诵者完全投入,声情并茂,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直接感动观众;舞蹈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借无声的身体语言,带出一连串的动感影像,更形象地诠释了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当学生完全融入新诗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时候,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把握也得以呈现和释放。大型的演出活动再次展现了学生融合多种其他艺术形式,理解、诠释、创作新诗的能力和水平。2005年度“圆桌诗奖新诗作品会演暨讲座”是由圆桌诗社主办,教育统筹局语文教育支持组、岭南中学、将军澳官立中学及香港真光中学协办的一次大型活动。当天活动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诗作品会演。协办学校分别以不同的形式演绎新诗,将诗歌内容立体

18、呈现给与会者。正如岭南中学参与统筹“诗与舞台”演出的陈飞龙老师所述,这次新诗作品会演正好体现了香港教育的新趋势,即以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活动除了渗入语文科的新诗教学外,幕后布景、道具、音乐、灯光、剧本、排练等每一项环节的配合,足以让学生各展所长。学生通过参与过程汲取宝贵经验,获益匪浅。新诗作品会演后,随即举行新诗讲座。主讲嘉宾为两岸三地著名诗人,包括台湾诗学主编向明、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永健、圆桌诗社社长秀实、香港文艺社社长林浩光。他们围绕“一首诗的诞生”这个话题,深入浅出地跟同学交流新诗创作的经验及心得。教育统筹局语文教育支持组黎耀庭主任认为:“四位资深诗人与学者,对本地教师未

19、来施教与指导学生创作新诗,均有具体的帮助与启示。”学生的新诗学习体验随着多角度的演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多种感官、多种能力、多种途径的表达方式,都在“新诗”这个主题下得以融合。由此可见,“新诗”这个独立的事物,借助音乐、舞蹈、剧本、舞台这个整体环境,同样能够突显出自身的特征。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三、总结与中学生谈新诗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教材的选择、评讲及写作批改方面均有很大困难,而且教学成效也非短期可见。然而香港真光中学尝试以跨学科模式推动新诗教学及演出,结合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朗诵、戏剧,甚至谱曲演唱等,将新诗从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艺术,而且通过以学生为本

20、的活动,去具体演绎新诗教学与创作。从此,新诗教学不再是令老师苦恼的任务,而是能结合不同学习领域,跨越不同媒介,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经验,以及提升他们学习趣味的崭新体验。【参考文献】1Marton, F. & Booth, S. Learning and Awarenes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7.2祁永华,谢锡金,岑绍基,林浩昌.变异理论与学习空间,2005年版,第4页.3Marton,F. & Tsui,A. B. M.(eds.)Classroom discourse and the space of learning.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4.4吴凤平,关艳莲,植佩敏.小学中国语文科的课堂分析研究现象图示学的应用与实践.课程论坛,2000年第9期.5吴凤平,杨慧思.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对新诗教学的启示:香港真光中学的新诗单元教学.圆桌诗刊,2005年第14期.6吴凤平.香港新诗单元教学的课堂学习研究.圆桌诗刊,2005年第14期.NU1DA20091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