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43248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学三规”国学经典诵读感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学三规”( 2012国学经典诵读”德育教育活动计划2013 学年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

2、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基本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内容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 三字经 、 弟子规 、 论语 、大学 、 中庸 、 孟子 ;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分低、中、高三个阶段, 2 年完成。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 首和弟子规 。 论语 、寓

3、言故事十则和神话故事。二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 20 首、 三字经 和论语 1 篇。 大学 、中庸和现代诗文10 篇。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 首、 千字文和论语 4 篇。孟子和现代诗文10 篇。四、教学原则和方法1、原则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2、方法( 1) 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 ) 小朋友,跟我念- 诵读的六字真言。

4、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想方法多听多读。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诵读、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4)每日中午在校读20 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以及午间时间背诵。( 5)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 分钟。(6)每周末,学校开放儿童经典诵读乐园 ,鼓励学生和家长参加 亲子经典诵读 活动。五、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 经典诵读教育 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

5、性质。采取每天评价 、 每学期评价 、 弹性评价 方式。1、每天评价(1)、正常评价:评价的范围是前一天的进度。评价时间最好在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当天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2 ) 、特殊评价: 2) 、特殊评价:凡通不过组长检测者,由老师特殊处理。让他补念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百分。2、每学期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进行达标和定级评价。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必背和选背。学校规定诵背内容为必背内容,达到要求便发给达

6、标证书。学生增加背诵自选内容达到学校规定数量,便给予相应的等级证书。每学期一级,共12 级。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鼓励学生跳级考级。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2、具体目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 平,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读书兴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 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三、诵读内容:一年级主诵: 三字经 ,优秀古诗文 10 首咏鹅 、 草 、 静夜思 、 春晓 、 望庐山瀑布 、

7、登鹳雀楼 、 清明 、 锄禾 、 一去二三里 、 游子吟二年级主诵: 弟子规 ,优秀古诗文 20 首。游园不值 、 村居 、 春日 、 咏柳 、 回乡偶书 、 小池 、 山行 、 梅花 、 江雪 、 古朗月行、 绝句迟日江山丽 、 江南春、 悯农春种一粒粟、 忆江南、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 寻隐者不遇 、 早发白帝城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乐游原 、 竹石 论语 ,优秀古诗文 30 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春夜喜雨 、 七步诗 、 滁州西涧 、 浪淘沙 、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 送元二使安西 、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芙蓉楼送辛渐 、 从军行青海长云

8、暗雪山 、 鹿柴 、 竹里馆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别董大 、 赠汪伦 、 独坐敬亭山 、 秋浦歌 、 宿建德江 、 长歌行 、望天门山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赠花卿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渔歌子 、 寒食 、竹枝词 、 乌衣巷 、 望洞庭 、 元日四、活动安排和措施:利用每天晨读课的 30 分钟时间,以及每周一节的班队课时间,组织学生诵读,语文老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 分钟。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1、每天早晨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2、每

9、周班队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陶冶情操4、设立“经典诵读之星”。学期结束,由各班级选出本班的“经典诵读之星” ,学校的橱窗内集中展示各班的“经典诵读之星” 。5、各班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雷人 ”、 “诵读能手” ,在班级内上公告栏。以此激发学生们诵读热情。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7、学校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8、学生用一本笔记本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

10、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重激励,忌强迫,不让学生觉得是负担。二、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三、阅读书目向全校学生和教师推荐阅读书目。推荐的书目中包括文学经典、思想修养、文学艺术、教师技能、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推荐的书籍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四、学习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可采取自由结合或个人自学的形式,学生可按班级、年级组织学习,教师也可按年级组、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五、具体实施办法书香校园建设,要服务于师生高质量的阅读需求,要将校园建设成对每一位师生开放的图书室:充分发挥图书室、图书角的阵地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师生读书活动的指导,继续将 “阅读活动 ”纳入学校的

11、课程计划,开设阅读课,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一)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1 .一条主线 熟读经典诗词。一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 20 首;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 40首;二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 30 首;并为学期末的经典诵读比赛做好准备。 (以新课标推荐学生背诵的 70篇古诗文为主)2 .必读书目 根据学校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 “大阅读 ”活动。一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 本;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 本;坚持写读书笔记,学期末举行读书笔记评比。(二)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1 .凭借我校各班已有的图书角,每月作好一期新

12、书介绍工作,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班主任要积极做好每日的图书管理工作,以确保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2 .认真上好每周一节阅读课(一年级除外) 。3 .每周一、周五中午早读时间为学生读书时间,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学生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低年级可以老师读故事给孩子听,听后并请学生交流故事及感想,或者指导学生书写 “小小读书迷” ;中高年级可以老师指导学生书写 “采蜜集 ” ,并交流,也可以上阅读指导课。 (见附件)4 . 每月完成三次 “采蜜集 ”或 “小小读书迷” 。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摘录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一两句写写感受;中、高年级的孩子则是将自己

13、的阅读感受写成读书笔记,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精美的小插图。每月进行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5 .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 100册,专门配备1 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6 .与专业部结合,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的作用,开展 “好书介绍 ” 、 “读书笔记活动 ”、 “读书小博士”“ 中华经典朗诵”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7 .学校教科室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的读好每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8 .学校将对各班的阅读之星,不仅给以必要

14、的表彰,而且还组织这些孩子到书店去,为学校购置书籍。这样做一是让孩子们可以购回他们自己想看爱看的书目,更是在学校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与书籍走得更近,更易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 “阅读场 ”。9 .精心布置班级黑板报 “读书版面 ” , 并及时更新, 学校德育处每月将进行评比, 并纳入每月班主任考核中。10、校园文化长廊定期出刊,每月进行评比。(三)教师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1 .鼓励教师多读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到教师阅览室学习 4 次,并做好相关的摘录。2 .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4 5本教育论著。3 .每月根据推荐的必读书目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故事,

15、写教学随笔,以此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活,反思自己的教育片断。 (每月不少于1000 字)4 .举办全体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在交流中不断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氛围,丰富经验,提 高新教育的实施能力。5 .学校教科室每月对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做好统计工作,举行一次 教师随笔”的评比。同时,教科室做好优秀读书笔记(心得)向外推荐工作,将优秀稿件推荐参评或者发表到有关 报刊杂志,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在全国、省、市级杂志上发表。6 .让窗外的声音持续地飘进校园,邀请一些大师来校讲座,聆听、思考、实践讲座内容,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六、具体活动安排9月制定计划,建好图书角班主任、教导处10月各班布置好 悦读墙”、悦读板”以及教室环境,班主任、11月部分教师试上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教导处12月举办校级读书活动现场会语文教师、教导处、班主任1月经典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教导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