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48420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理智地进行网 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 人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分享活动:“我的朋友圈”1 *2 .教师:你的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你的朋友圈中有网友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网上交友教师讲述:同学们,朋友的种类有哪些呢?(挚友、密友、棋友、驴友、知音、忘年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无话

2、不谈的朋友叫密友;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一起旅游的朋友叫驴友;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那就是一网友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网上交友的经验,并相互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建立友谊,网络为我们彼此的相遇提供了平台.当我们 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1 .吴凡的档案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和现实中个人展现的自我形象的差异,进一步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他们的交友带来的影响.(1)阅读感悟:提示学生自习阅读吴凡的两个档案,请学生根据文字材料,说出这两份答案各自展现了吴凡怎样的形象.提示:现实中的形象性

3、格内向沉默;网络中的形象性格外向,广交朋友.(2)思考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档案?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2 .消失的网友(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P55)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友有着自身的局限性, 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朋友的情感需要.(1)阅读体验:体会吴凡在网友失去联系后的感受,了解其他网友对着这件事的看法.(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网上交友可以当真吗?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示:不一定 . 如果是熟悉的、真诚的朋

4、友,网络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好;如果是陌生的网友, 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可能就很难了 . 由于是在虚拟的空间, 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不了解对方,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被对方利用的工具、成为被欺诈的目标 .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暴露身份、透露信息、寻找新的网友了吴凡结交网友的情况告诉我们,网上交往不可以当真,因为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发生的事情.教师总结: 互联网交往的利弊( 1)互联网交往的好处: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 2)互联网交往的弊端: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

5、沟通的心灵之门 .目标导学二:慎重结交网友;1 .把照片放到网上(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P56)设计意图: 提醒学生,网上交友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学会慎重昂对待把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增强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1)阅读感悟:从材料中的对话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你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 可以,理由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不可以,理由是网上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将“线上朋友”变为“线下朋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教师总结: 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排除了交往双方的一些现实

6、角色、身份特征,因而难免对感兴趣的对方加以理想化 . 交往通过文字表达, 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某种文学效果, 使得每次上网都有心理期待,总倾向于把对方想象得很有吸引力 . 这是网友见面“见光死”的重要原因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 . 要不要和网友见面( 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P56)设计意图: 提醒学生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认清自己的需要,增长交友的智慧.;( 1)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小梅的困惑?提示: 回帖的观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 2)讨论交流:你如何看待这些回帖?你的建议是什么?提示: 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可能一

7、些学生觉得和陌生网友见面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有和陌生网友见面的经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而是引导他们探讨和陌生网友见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这一问题 . )( 3)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会是什么,他们这样的理由是什么.提示: 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 网上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对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在网络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三、课堂总结;网络为我们与他人交往,提供了平台,我们可以在网上学习、工作、娱乐等.但网络交往由于其具有虚拟性等特点,使我们无法得知对方的真实信息和目的,故如果使用不好,我们就会

8、受到欺骗和伤害.网络是把双刃剑,只要大家可以运用好,老师和家长是非常支持大家上网的.希望大家都能从网络中获益!石一定的自,【我保扪/识,特点:虚拟、平事、6主;影响:行利,又行雁 慎重结Z网”在网络中交往网上交友新时空3板书设计网络交往是 把双刃剑J4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网络交往的利与弊;明确了网上要慎重交友;在网络交 往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 .本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内心想法、对网络的认识状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教师 通过启发式、体验式、案例分析法、分组合作探究法等,组织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学生在课 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良好.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但是,由于需要拓展的内容比较多,因此 显得时间不足,还需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