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52593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小组合作学习涵义及理论依据(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涵义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学生的主动性、 创造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以充分的发挥。重要的是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理论依据1. 认知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其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却能借助于成年人或具有相关知识的同龄人的指导与合作而学会解决。2. 集体动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集体动力理论认为,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 不同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中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

2、思想,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3. 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学生正是通过合作学习, 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特别重视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给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和机会,使之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健康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创始人,建构主义理论: 4.指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 建构知识的过程。二、智障儿童学生群体的分析智障即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 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 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

3、 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培智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智障儿童 得到他所需要的适当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学生年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也不同。三、智障儿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自身的需要,如求援需要、交往需要、表现需要,这是一种有利于学习的内驱力。在交往中不仅 能提高认知能力,而且在心理上也能得到健康发展。(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的小集体学习活动,组员之间是十分紧密的彼此依存的关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接受学习任务后, 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不同智慧水平、 不同的知识结构,通过互助、 互补的方式来获得学习结果,用集体的力量合作完成学习任

4、务。(二)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为智障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民主、平等、自由多向的活动空间,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缓解又 增加提高与人交往的心理素质,智障学生学习时的紧张心理, 练“说”的机会,有效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发展智障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三)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逐步形成民主作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老师布置任务后,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 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成员会有不同的见解,而产 生矛盾,怎样解决交流中产生的矛盾呢?通过相互交流, 相互学 习,或质疑或答疑,来了解个人的观点正确与否,最后利用集体 的智慧和各人的见解形成

5、正确的学习结果,逐步形成民主作风。(四)有利于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促进群体性的发展与进步把完成学习任务视为全组成员共同的责任, 以追求小组总体成 功为目标,可以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主动学习, 而且有责任帮 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同学都学好、争取小组总体成功受奖励 为目标。(五)有利于促进师生交往,形成教学反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师生交往,形成教学反馈活跃 课堂气氛,一扫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沉闷感。四、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的策略(一)巧用分层教学,合理划分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划分要依 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本着“同组

6、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把分层教学巧妙运用 到小组合作中,进行合理搭配。当然,小组成员一旦确定下来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变化情况, 做适当调换, 调换的宗旨是保持组与组之间学生素质均衡。(二)针对学生实际,培养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并不是拿来即成的, 需要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磨合。教师要有意识地慢慢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综合地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认识合作学习的意义。2. 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3. 讨论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4. 建立互信、互助合作关系。(三)问题设计合理,选择合作时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智障学生有时可能不去针对教师布置的问题,往往

7、盲目照搬课文,完全不去深入思考,这样的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教师要选择有价值的、 适合智障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环节中选择恰当的时机,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四)注重课前预设,重视课堂生成1. 课前预设是教师激发生成、引领生成、调控生成的基础。要深入教材, 要注重课前预设, 教师在组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精心备课,预想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2. 重视动态生成,达到最佳效果。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仅局限在课前预设上, 仅能处理课前预想到的一些可能性, 而当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 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时, 就不知所措,或不于理睬,或一带而过,这既失去了锻

8、炼教师教育机智的好机会,也是对学生思维和智慧的扼杀。我们要注重课前预设, 更要注重课堂生成。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 处理好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五)教师平等参与,注重过程实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支持者,教师要始终为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服务。 教师要在关键的地方给予巧妙引导, 给予及时鼓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活 “冷场” , 同时控制 “过热” 场面。五、结束语在特教培智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有一定的难度, 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智力障碍学生。 我们要在实践中, 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 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多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大胆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培智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男,汉族,四川省西充县人,本科, 1967.11- 王心凯(西充县特殊教育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