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53401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6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网络世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杨丽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 世纪 60年代末,布鲁姆就已提出了目标教学理论。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题预先确定的, 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 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制定的学生应该达到, 而且能够达到的标准和境界。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一、整体与局部相统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应遵循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着手, 整体设计教学目

2、标, 然后再细化对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制定, 从而达成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课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相统一。二、科学规范与明确清晰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指导和依据, 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科学规范、明确清晰。目标设计的依据(一)基于具体的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指导纲要 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是教师实施教学方案, 进行教学评价和考核的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 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 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愿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技术; 能够借助信息

3、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甄别不良信息,注意身心健康,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四个必修内容领域之一, 是由国家规定、 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 江苏省制订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目的在于既为高中阶段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打好坚实的基础, 又能符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二)坚持鲜明的儿童立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 “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

4、识状况进行教学。 ”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 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使每位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应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创新实践发展打好基础。 同时, 也要促进学生在技术层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其人文素养。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和发展需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 以学生 “能用信息技术做身边事” 的描述方式设定目标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技

5、术综合应用能力。1、把握准确的单元知识教师的教学在于能够“授人以业” 、 “授人以法” 、 “授人以道” 。从所授知识要求的角度来看, “授人以业”要求所授知识“准确” ; “授人以法”要求所授知识“深刻” ,而“授人以道”则更多地要求所授知识“本质” 。显然,一堂高效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必须呈现 “信息技术学科本质” 。 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课堂所教的东西,就要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有所用” 。为求实效, 教师必须深钻教材, “沉下去” , 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 把握知识的内核。2、目标设计的基础以单元内容为备课基础以教材内容为上课基础以主题内容为评价基础3、目标设计的策

6、略以生活情境为主体带动技术的学习。基于以上认识和对学情的分析,本着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的指导思想,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制定了本单元如下教学目标:【总目标: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已经从以计算机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 网络知识和技术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因特网的功能是非常

7、的丰富, 初中的学生基本都接触过网络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但范围还比较有限。 故而,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首先定位在拓宽学生的应用眼界。 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根据需求上网, 积极利用因特网为自身发展服务的意识。其次,最核心的知识点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尝试让学生动手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通过体验学习来深化理解,激发兴趣。第三,前两节主要介绍了网络和因特网技术给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则需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和因特网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因特网作用的两面性。 目前的网络环境不容乐观, 教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和道德引导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8、之一。具体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体验网络的新兴应用, 学会利用网络服务于自已。( 2)能应用因特网的常用功能,如信息浏览、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 3)能够通过因特网完成信息的获取、筛选、表达和发布。( 4)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5)初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及上网设置。【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践、分析与体验,感悟因特网的强大功能,通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比,提高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认识,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2)通过实践体验、讨论等学习方法组织学生探究网络的构建。( 3)正确区分和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客观地认识因特网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树立发挥因特网的积极作用,主动抵制其消极影响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与实践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网络功能,提高学习网络知识 的积极性。( 2)通过对安全上网、健康上网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认识。( 3)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及其思维能力。【行为与创新】( 1)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地上网习惯,逐渐养成健康上网、安 全上网的意识。( 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对身边网络的构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