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二).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55768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迎下载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设计依据与构思:本节的设计构思是“人体是如何将气体吸入肺的?在进入肺之前经过了怎样的处理?”据此本节设计了两个主要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运动及其过程。 对于呼吸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主要采取阅读与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自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呼吸运动相对复杂,主要通过直观教具与实验演示,通过学生动手体验活动, 以多媒体动画为辅助,让学生能够直观分析, 化难为易。人体肺活量的测量实验则采取引导与布 置的方法,演示几种常见的简易模型,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 践以及创新能力。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

2、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技能目标: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肺活量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项指标。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教学又t点: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数学圆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教师准备:呼吸过程中膈和肺的变化示意模型。3、FLASHI (1)呼吸运动的过程;(2)氧气分子的呼吸系统之旅。4、视频文件:(1)肺的结构;(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询问炎炎夏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一一游泳,引出生活在水里

3、的鱼与我们人类的不同,主要是指呼吸器官一一鲤与肺的不同,并展示鱼的鲤的图片, 并指出“如果我们大脑细胞缺氧6分钟左右,就要受到致命的损伤,心脏缺氧十几分钟将停止跳动。因此,呼吸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让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保证我们人体有充足的氧气,导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设计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夏日最喜欢的活动引出人类应用什么结构来维持我们的呼吸,从而保证我们人体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并点出第一个主题: 人类自有一套呼吸系统, 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它的结构组成决定了人类呼吸的方式,亦即呼吸运动要靠吸气与呼

4、气,并进行空气处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科书,说出各个结构的名称。设计思想:学生通过自学讨论, 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活动给与肯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生活动一、阅读教科书,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我们相比鼻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 为什么平时用鼻呼吸时,没有这种现象?吃饭时能否大

5、声说笑?为什么?根据以上问题,你认为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畅通外,还有哪些作用?肺为什么是是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二、观看氧分子的呼吸系统之旅,学习气体进入肺的路线。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个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播放肺的结构视频,并 对呼吸系统的功能作总结。设计思想: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及获得经验的能力。唤起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的意识。(三)呼吸运动学生体验:用手按在胸口两侧,深深地吸气,感受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深地呼气,感受

6、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思考: :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设计思想:让学生体验呼吸运动的存在,猜想气体是如何进入人体内部的?可以培养学生由现象看本质的习惯,发挥联想与创造性思维,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得到锻炼。教师活动:介绍呼吸运动的概念, 以及相关的结构, 展示呼吸过程中膈和肺的变化示意模型,让学生通过操作模型膈的升降,观察模型的变化。引起学生思考: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动画,让学生观察呼吸运动的过程中胸廓的变化。设计思想采用动态的演示与观摩方式,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从而激发其 探究的欲望。讨论并总结出吸气过程学生活动:结合课本阅读,通过观察呼吸运动的过程演示动画,

7、 与呼气过程中肋间肌、膈肌、胸廓容积等的变化。教师活动:出示正确答案,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设计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观察、交流、表达的能力。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形象 的思路,增强对难点的理解。(四)肺活量教师讲解:肺活量的概念、正常值及意义。布置学生实验:尝试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 活量。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的方法,学习实验所需的体积计算、标记、深呼吸、收集气体、最 大值等知识。并介绍多种常用的测量方法。设计思想: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操作的方法,为其自主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展开平台。通过多种实验器材的介绍,学生能够开拓视野,激发创新的欲望。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做课后练习。教师点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以及智慧和勇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感悟1 .收获:课堂理论源自于生活,带领学生细心品味生活,是课堂教学的乐趣所在。2 .优点:清晰的思路,直观的影像,吸引了学生好奇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经验:直观教具的使用, 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它再现动态,凸显过程,降低难度,活跃了思维,使用于理论性较强的生理知识教学。4 .不足:活动多,时间紧,知识点复杂,学生在课堂动手的机会减少,此外还需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保证课堂效果。 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