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58305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5欢在下载、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ABCDEF(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a; b.(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通入(填“ c”或 d”).O也可用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法来制取 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加热 把药品装入

2、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熄灭酒精灯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4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 植 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2)检验:证明 CO中混有COZ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H2,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02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 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端

3、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 0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AttCDE派出85饱和NaHCCh用遭(1)写出仪器 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 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 序是(填选项)。 A . a-bcdB . b-a一 cdC . c-dab D . d-cba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d巳GDE.(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

4、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 ,装置C的作用(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 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 ,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 溶液。(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加热氧化铜 检验氢气纯度 停止加热 通入氢气 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掌握:1、常见方程式:实验室制二氧丽一。实验室制氧气、。实验室制氢气。碳还原氧化铜。2、实验装置的改良: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多孔隔板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分液漏斗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常见物质的检

5、验和吸收(除去):CO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方程式: ;CO的吸收:NaO哈液,方程式: 。检验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现象: 。吸收水:浓硫酸,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检验酸:a、加紫色石蕊溶液,变 ; b、加活泼金属,现象为 ,方程式:c、加入碳酸钠,现象为 ,方程式: 。d、检验氯化氢或 Cl-也可用硝酸银溶液,方程式: 。检验碱:a、加无色酚Mt,变 ; b、加入氯化镁(出现 )或氯化铜(出现 )。5、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

6、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 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一,目的是。(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 A, 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看-。二、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8、如表是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Mn Al、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的过程.【作出猜想】1、Mn的金属活动性比 Al强.2、Mn的金属活动性比 Cu强. 【实验过程】步骤现象结论1.取Mn片,插入盛用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2.Mn的金属活动性比 Cu强【实验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及弱的顺序是【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

7、理由是9、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产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铜、银、硫酸亚铁溶液铁、银、硫酸铜溶液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将A试管滤出的滤渣洗涤后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从A试管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 向B试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B试管滤出的滤渣的

8、成分是三、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变质10、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 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猜 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反应口不与化学方程式)可方柔I:用试管取约 2mL该溶液,向该溶?是,能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化学方程式:是氢 氧方案U :(选用与方案1不同类别的其该溶?是,化化学方程式:钙他物质)溶液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9、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并不断振荡.有气泡冒出.溶液一定变质了.【猜想与假设】猜想 1 :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 2:该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 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 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 血: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实验结论】该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反思与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

10、(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掌握: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稀盐酸,方程式 ,现象。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银,方程式 ,现象。氯化钙或氯化银,方程式 ,现象。3、检验氢氧化钠部分或完全变质:稀盐酸和无色酚儆,现象 ,说明氢氧化钠 变 质;氯化钙和无色酚儆。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 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1)提出问题:残余白色固体的

11、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NaOH ” ;【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Na2CO3 ” .(3)实验与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之溶解,往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儆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 以下是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观察现象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1

12、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四、粗盐的提纯13、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1)操作I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 A是,沉淀是(2)写出NaOHW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入试剂B为,其目的是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五、燃烧的条件14、纸火锅(见右图)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1)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13、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3)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 ,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年悉尼奥运会,生物学家邓肯在4米深的水下手擎火炬潜泳 3分钟,利用镁在氧气中燃烧创造了 “水火交融”的奇观,实现了火炬的水下传递(上图)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珠峰火种灯”借助一种特殊的固体炭柱燃料缓慢燃烧,“珠峰火炬”则应用了航天燃烧技术,实现了火炬在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传递(下图)(1)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A) ; (B) ;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2)分析火炬在水中燃烧的情况,回答:水中火炬能保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原因是 ;火炬中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珠峰火种灯”中固体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点燃的镁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回答: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为;从这个反应,谈谈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