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59168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1化学中考同步创新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黄冈零距离】备战2011年化学中考同步创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时练习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 ,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性质答案:碳 氧 氧原子 有很大的不同2 .一氧化碳主要化学性质是 性、性和 性。它的主要用途是作和在冶金工业中作 剂。答案:可燃还原毒燃料还原3 .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 ,其中产生云 雾效果的原因是 ;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 、答案: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热,周

2、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4 .用纯净的CO还原CuO时,试管中的 CuO由 色逐渐变为 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黑红变浑浊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 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得20 g X ( 1 64% = m(CaCO) x 12%则 m(CaCO) =60 g。答案:60 g2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

3、里的 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 不能很女?地跟 结合,致使人体缺少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答案:血红蛋白 氧气 氧气3 .要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思路解析:由题意得 m(CO) X 32 =m(CO)x 16 m(CO) : m(CO)= 11 : 14 4428答案:11 : 144 .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 (2)。思路解析:本题是化学原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 点燃答案:C+O CO Ca(OH) 2+CO=CaCOj +H2

4、O5.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致使人体缺少氧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炉火上放一盆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所 以此方法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答案:D6.CO和CO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

5、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D .都能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毒的气体,A错。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B错。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当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C正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D错。答案:C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矿物燃料的燃烧 死亡动植物的腐烂矿物如CaCO勺分解A.B

6、 . C. D.思路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一方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腐烂、矿物如CaCO的分解等又产生二氧化碳。答案:D2.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导致温室效应的是()A. COB . COC. SO矿物燃料的燃烧、死亡动植物的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能D.NO欢迎下载思路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使地球气候逐渐变暖,这就是“温室效应”答案:B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稀捻限.石灰石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

7、蕊变红, 这些均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白体现。D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答案:D4 .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出了一种无毒、阻气、透明、全降解塑料.氧化碳聚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该聚合物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B.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廉价资源生产全降解塑料C.该塑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方面D.二氧化碳聚合物就是固体二氧化碳思路解析:二氧化碳聚合物是一种无毒、阻气、透明的全降解塑料,并非固体CO,可用来包装食品、制一次性餐具等。由于CO是生产聚合物的原料之一,故能减缓温室效应。答案:D5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

8、来鉴别C5口 CO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B.蒸储水C.灼热的氧化铜D.紫色的石蕊试液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差异。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一氧化碳能使灼热的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答案:B6 .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的下列气体组合中都属于大气污染气体的是()A.SQ、COB.CQ、CO SOC.CO COD.CO SO思路解析:CO不属于大气污染气体,故 A、B C三项排除。答案:D7 .小杰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略去)来验证石蜡中含碳、氢两种元素。装置A中可观察到 ,证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装置 B 中可观察到 ,

9、证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思路解析:将石蜡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无水CuSO和澄清石灰水,若白色无水 CuSO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则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从而可推出石蜡中含有氢元素;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CO,从而可推出石蜡中含有碳元素。答案:白色固体变成蓝色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8 .现有A和B组成的黑色混合物,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B. , C. ,D. , E. o思路解析:此题是实验推断题,学生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目中有关信息和物质间的联系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 CuO CO Cu CO9.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

10、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下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色)。请你对A 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蟒色公恁试液同花L:喷水后再放入瓶中千嵋的 二辄化IIMIV乙既需证明它能与水反应,思路解析: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又需要证明反应后生成物具有酸性。A同学做的实验甲,易产生

11、“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B同学做的实验乙,其中n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出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IV说明只有二氧化碳与水相互作用后的产物才能使石蕊变红,与I实验对比说 明该产物具有酸性。答案:(1) B同学的实验方案合理(2) 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 二氧化碳溶于水一定生成 了具有酸性的物质10.某纯净气体通过下图装置时,可观察到:A中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黑色粉末可能的组合是什么?黑色粉末 纯净物)思路解析:本题是由实验现象探讨物质组成的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实验过程中,A中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气体既不是酸性气体 (CO、HCl、SO),也不是碱性气体(NH)。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经过B装置反应后有 CO气体生成。已知通入的气体和 B中玻根据已有璃管内盛的黑色粉末都是纯净物,说明玻璃管中盛的不是炭粉跟氧化铜的混合物。知识可确定气体和黑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氧气和炭粉或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粉末。答案:氧气和炭粉或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粉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