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61299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5初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单元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南通市陈桥中学 张美云1”关于“地球的形状”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 2-4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 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 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 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 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 按照所给数据计 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i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

2、认 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2 .关于“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是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建议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 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 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 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 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 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 (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

3、地球缩小的倍数 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 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 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 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 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 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3 .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 利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

4、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 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同学观察经 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 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它可以明确同 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为了使学生更好的 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 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

5、识,对于不同的 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4 .关于“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同时注 意学生年龄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观察基 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有许多使学生不容易理解 的,所以主要以观察、在球面上记忆为主。教师为利于学生观察,提供挂图、地 球仪,协助学生进行球面到立体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联系。在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经纬度的划分后,自己归纳概括出知

6、识网络,呈现给大家,给学生以展示的同时培 养小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及时的采用比赛的方法巩固提 高,利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第二种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做成动画演示,教师应及时 提问总结,和及时的练习巩固。5 .关于“地球的运动”的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大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 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 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 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 实例,了解自转的

7、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 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 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 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 含”的含义,突破难点。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 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 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填图并指 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6 .关于“地图的阅读”的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本节建议

8、分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第二课时,主 要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第三课时学习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和一些实践活动。关于“地图比例尺”的教学,直接用校园平面图导入,因为是学生身边熟悉 事物,学生感觉即亲切又好奇,找自己班级的教室,实地测量自己教室的距离。 教室长和宽测量出来以后,让学生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把 教室的各种图形画在纸上,并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 分之一,这就是所画教室平面图时的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然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分析地图比例尺概念所孕含的三个层次。第一步:先自己阅读关于地图比例尺部分的教材, 找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

9、方 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地图册上的地图。用三种方式表示出来。第二步:指导学生量算图上直线距离,运用比例尺换算成两地实地距离。提 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这是比例尺教学的难点。突破的方式是认真分 析比例尺的公式-一个分式,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概念来判断分式的比值,确定比例尺的大小。最后结合 22页活动题1,可得出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内容详 略的关系。“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首先使学生明确三种定向方法,举出用每一种的 例子。例如城市交通旅游地图(南通),教师提问某一地名所在位置(如狼山) 学生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作出回答,要求详细用到地面的八个方向,

10、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对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根据指 向标指示的方向判断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 在练中 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用简图的形式用计算机课件复习第一章所学 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然后用教材中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 纬网地图,让学生认识并总结经纬度递变的规律。“图例”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图例。可以采取先让学生阅读18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7 .关于“地形图的判读”的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建议用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起来授课。对本节内容

11、,教师充 分利用书上的逻辑思路和编排体系,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先进行读图 分析图,以图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 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需要将头脑中的立体图形转换 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好时机。 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特别注重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读图中, 指导学生清晰把这幅图分为几步,特别注意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 特征,如,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从 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在学生获得

12、了有关地形图的知识后,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可 分成小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和陡崖几种地形等高线地形图, 经过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说明每一个等高线的图形特征和山顶、山脊、 山谷 和陡崖几种地形的对应关系。教师给予纠正、补充,通过讨论,初步学会在等高 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教学,可让学生读 27页图1.42,强化学生对这部分 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地形剖面图”的教学,充分利用活动题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跟着画,指导如有计算机课件帮助演 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 示,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