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碳族元素03.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62866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碳族元素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碳族元素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碳族元素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碳族元素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碳族元素03.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第一节碳族元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2、使学生认识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引起氮族元素性质异同的原因。教材分析本节是紧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又一次运用上述理论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利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体现有关教学思想,从而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材中表1 1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从表中可以看出碳族元素的性质跟原子结构的关系。表中从原子半径、主要化合、单质的状态和密度等的递变来说明其变化规律,完成对碳族元素性 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知识的学习任务。教法设计本节的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

2、生的学习能力,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在 教学中还应该突出以下几点:1、充分运用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等知识,来分析和掌握碳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 递变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利用化学理论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 演绎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中,巩固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 等知识。2、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本节知识内容对有关旧知识进行复习和深化,同时注意介绍现代科 技发展的有关知识,为将来学习硅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知识做好能力上的准备。3、在进行训练中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并根据会考和高考的要求,结合学

3、生的具体状况进 行分层次训练,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教学重点碳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教学过程【引言】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氮族元素,现在我们运用同样的方法再学习一种新的主族元素一一碳族。【介绍】1、本章的学习方法一一推理法2、碳族元素概况【布置问题】写出碳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 碳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 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共同点 一一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不同点一一从C到Pb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加【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 P1-2,并思考:氮族元素在性质上具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试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分析。【归纳】碳族元素

4、的共性:1、主要化合价为+4、+2;2、最高价氧化物为 XO2型;3、氢化物为XH4型性质递变规律(从 N到Bi):获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 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提问】解释下列问题:1、为什么碳族元素容易形成共价化合物?2、为什么单质熔点的变化是从低一高一低?【结论】1、碳族元素位于容易失去电子和容易得到电子的主族元素之间的中间位置,既不容 易量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容易形成共价化合物。2、碳和硅的单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原子晶体,其碳的键长比硅的键长短,共价键稳定,故碳的单质比硅的单质熔点高;而错、锡、铅单质的微粒间为金属键,其键能 依次减弱,故其

5、熔点降低。【练习】 (达标要求)1、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B)主要化合价均为+2、+4(C)稳定化合价均为+4( D)不易形成离子化合物2、在石墨晶体内存在的作用力有()(D)范得华力(A)共价健 (B)离子键(C)配位键3、下列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A) PH3 (B) H2s (C) HCl3、最近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说法正确的是()(A )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C60中含有离子键)(D) SiH4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B ) C60和石墨都 是碳 的同素异形体温表5、某元素位于元素周期性表的 IVA

6、族, 强,所以通常认为它是金属,此元素可能是(它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其金属性比非金属性 )(D) C60的式量为720欢迎下载(A) Si (B) Ge(C) Sn (D) Pb6、将4.14克的Pb经充分氧化后得到氧化物的质量为4.46克,则生成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 PbO2(B) Pb3O4(C) PbO (D) Pb2O5(提高要求)7、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的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 : 4,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 2(B) 2 : 3(C)3:4(D) 4 : 58、在同温同压下,把等体积的空

7、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并使之在高温下与足量的焦炭反应。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后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A) 60%(B) 64%(C) 70%(D) 75%【讲评】根据学生练习中的情况进行讲评,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小结】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引起氮族元素性质异同的原因【作业】教材第2页1、3题提高题:将X克的炭粉与 W克氧气置于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在高温下充分反应,仍恢复 至原温度。若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分别为Pi和P2,,且P2= nP1。试回答:1、n的最小值为 ;此时 X的取值范围为 。2、n的最大值为 ;此时 X的取值范围为 。3、以X为横坐标,n为纵坐标,作出有关的图像。附板书设计第一节 碳族元素一、原子结构决定相同点:最外层电子 A数均为4个不同点:从C至I Pb V:电子层数、原子半 体现径依次增大二、元素性质相似性:主要化合价+4、+2;最高 价氧化物为XO2型; 氢化物为XH4型递变规律(从C到Pb):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