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63477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围绕教学重点, 以探究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观察、 对比、讨论、交流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究单位量是整数而单位数是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一)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究单位量是整数,单位数是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 及其计算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 既能直观计算,也能根据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运算。本节课在教学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 重视数形结合在学习中的作

2、用。 数形结合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上课伊始, 我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分圆纸片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课的教学中,我再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 注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从生活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分圆纸片或画图法去解决问题,从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我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

3、度去探究问题。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但是有个别学生对分圆片和画图的过程还是很难理解的,那么我只能精品文档用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形式来计算他们的结果,在慢慢的引导到分数乘法的过程中来,当然这样做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只要学生理解了还是值得的。所以,如何面对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人人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是课堂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最大的收获。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由于我对五年级的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生成的那种,而拒绝去讲

4、其它的一些画法,甚至还不怎么认可。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我不能因为自己思想的狭隘而阻碍了学生的多种思维。只要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我都应该采纳。2、 教学中, 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 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学生数学思想的方向转化。3、 在教学中, 对于学生的分数书写没有过多的关注, 因此学生写错了,我也没有及时的纠正,错过了纠正学生基本的数学习惯的好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科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3 欢迎下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