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64506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 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第14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B. 4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C.原子核能发生 3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D.氢原子从定态 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 前一次的长 解析: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A正确

2、;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B错误;原子核能发生 3衰变是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原子核内并没有电子,C错误;氢原子从定态 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比前一次的大,根据,可知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短,D错误。故选A15.2016年10月19日凌晨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 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 示,已知 神舟十一号“关宫二号”对接后,组合体在时间t内沿圆周个一轨道绕地球转过的角度为以组合体轨道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二中二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 G,不考虑地球自转.则下列各量不能求出/的是():、:A.地球的质

3、量;B.地球的平均密度一,C.组合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D.组合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解析:D组合体在时间t内沿圆周轨道绕地球转过的角度为。,则角速度:3=g;GXhu 士A、万有引力提供组合体的向心力,则:团上丁广所以:M= G =t2G.故a可求;B、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时,组合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组合体的万有引力,则得:mg=GGM地球的密度为:=.=-=P =-=V秆市如GR 4储依.代入即可求出平均密度.故B可求;C、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s可知:丫二了 .故C可求;D、由于不知道组合体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组合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故D不可求.故选:D16 .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

4、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图甲中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 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 To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 1、2、3为B发射的超 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其中To和AT为已知量.又知该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o,则根据所给信息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为()A.向右,B.向左打一工什办D.向左3 / 12解析:由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

5、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离信 号源的距离越来越远,小车向右运动.由题中图2可得,小车相邻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t=To+ 7 (T+AT) - T=To+ AT 小车在此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丁s=vo? 小车的速度为2.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17 .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 初速度vo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小铅块运动过程中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现将木板分成 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 A的2倍,并紧 挨着A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 vo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

6、正确的是()A.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 B的右端,并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B.小铅块将从木板 B的右端飞离木板C.小铅块滑到木板 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 B保持相对静止D.木板B达到的最终速度与第一种情景中木板达到的最终速度大小相同解析:C在第一次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 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只有B部分加速,加速度大于第 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 B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 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 B的右端。故A、B错误,C正确。木板B达到的最终速度比第一种情景中木板达到的最终速 度大,故D错误。故选Co18 .如图

7、,环形塑料管半径为 R,竖直放置,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ab为该环的水平直径,环的ab及其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现将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管中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 qE = mg,小球可以运动过 b点。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二A .小球带负电荷B.小球释放后,到达 b点时速度为零,并在 bda间往复运动/ C.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 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也二 j - 声比为 1 : 6二W二IF”D.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 d和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d之比为5 : 1解析:D小球如果带负电荷,则只会在a、d间运动,不能过b点,A错

8、小球释放后,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所以到达b点时速度不为零,B错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比为 1:5, C错1 2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根据动能定理 mgR + EqR=mv ,在d点有:22一mvN1 -mg =,因为qE = mg ,计算可得N = 5mg ,到最局点c时:R12-mgR+2EqR = mv2,计算可得小球对管壁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N2 = mg ,所以压力 2之比为5:1, D对1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远距离输电.由于输电线太长,他将每100米导线卷成一卷,共卷成8卷来代替输电线路(忽略输电线路的自感作用).第一次直接将输电线与学生电源

9、及用电器相连,测得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i.第二次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输电,其中理想n2,)理想变压器 丁2与用电器相连,测变压器Ti与电源相连,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得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后二次实验都可用于研究远距离直流输电B.实验可以证明,减小输电电流能减小远距离输电的能 量损失C.若输送功率一定,则 P2: P1 = n12: n22D.若输送功率一定,则 P2: p1=m: n2解析:BC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A、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所以第二次实验只能研究远距离交流输电,B、实验可以证明,减小输电电流能减小远距离输电的能量损失,故 B正确

10、;2C、第一次实验输电线上的电流1=,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 P1=I R=钎R第二次实验,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上的电压U2=当;I,输电线上的电流 r =,见I 22.失的功率P2=I R R,所以:=- = 4 ,故C正确,D错误.f/j/1 f/j ny故选:BC.故A错误;输电线上损20.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i、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处于原长并甲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 B获得水平向右、大小为 6m/s的瞬时速度,从此刻开始计时, 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提供的信息可得()12 / 12A.在ti、t2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2m/s,且弹簧都处于伸

11、长状态B.从t3到t4时刻间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i: m2=2: 1D.在t2时刻,A、B两物块的动能之比为Eki: Ek2=4: 1解析:BCA、从图象可以看出,从 0到ti的过程中弹簧逐渐伸长,ti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 2m/s, 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从ti到t3的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到原长并开始压缩,t2时刻两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 A错误;B、由图示图象可知,从t3到t4时间 内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弹簧由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故B正确;C、由图示图象可知,ti时刻两物体相同,都是2m/s, A、B系统动量守恒,以B的初速度方向

12、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2vi=(mi+m2)V2,即m2X6=(mi+m2)及,解得:mi:m2=2 : i,故 C正确;D、由图示图象可知,在 t2时刻,A、B两物块的速度分别为:4m/s、-2m/s,两物体的动能之比为Eki:Ek2=miVA2::m2VB2=:X2m2%2::对2 0.48m,或Lv 0.32m ( 2分)解得:EV 6.67N/C 或 E10N/C(1 分)答:(1)常电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运动时,轨迹半径为0.2m;(2)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6.28M0-2m2;(3)为使粒子出电场时不打在挡板上,电场强度应满足:EV6.67N/C或E10N/C.(二)选考

13、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 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将所选题目的题号写在相应位置上。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 必须与所选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模块】(15分)(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小B.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不变,某个分子的动能可能改 变C.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不变,压强减小,那么它的内能一定减小,气体对外 做功D.压强很大的气体,其分子之间的引力、斥力依然同时存在,且分

14、子力表现为引力E.相对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远近的物理量;绝对湿度相同,温度低时相对 湿度大 解析:BDE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ro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 A错;对于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不变,压强减小,那么它的内能一定减小,气体对外放热,C错。BDE都对。(2) (10分)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的导热光滑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用质量为 m的水银柱密封着长为 l的理想气柱.已知环境温度为Ti,大气压强为 P0,重力加速度为g.广乙XJ 甲若仅将环境温度降为 外,求稳

15、定后的气柱长度;2(ii)若环境温度Ti不变,将玻璃管放于水平桌面上并让其以加速度a (ag)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图乙),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解析:(i)当气体温度变化时,其压强不变,初状态:体积为: 匕=店 温度为:八末状态:体积为: 匕 小 温度为: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Z 一时(2分)IS &Sr =T代入数据:八解得:2 (2分)(ii)当玻璃管竖直时,气体压强为 Pl ,对水银柱有:四甘=凡5+|修(1分)当玻璃管水平运动时,气体压强为 拉,对水银柱有:秋$ 一的S= m( i分)对气体有:他5 Pr kS(2分)联立解得:,口+冏5 (2分)L答:(i)若仅将环境温度降为?,

16、稳定后的气柱长度为为 ?;(ii)若环境温度Ti不变,将玻璃管放于水平桌面上并让其以加速度a (ag)向右做匀加口呷+用卯速直线运动(见图乙),稳定后的气柱长度为.“科+同$34.【物理选修3 4模块】(15分)(1)(5分)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在 t=2s时的波动图象, 乙图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某质点从 t=0时刻起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A.该波的波速是2m/sB.在t=2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C.在04s内,a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20cmD.x=200m处的观察者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一定为0.25Hz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

17、遇到频率为0.25Hz的另一波时,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I 1 TF解析:A、根据波形图知波长 入 =8m,由振动图象知周期 T=4s,频率11 ,该波的A . 一=:=一 I i=inti s波速 11.,故A正确;B在t=2s时刻,a质点沿y轴正方向振动,b质点沿y轴负方向振动,a、b两质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B错误;C在04s内,一个周期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为4A=4X5cm=20cm,故C正确;D根据多普勒效应,观察者与波源靠近,接收到该波的频率大于0.25Hz,故D错误;E、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所以遇到另一列频率为 0.25Hz的波时,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18、故 E正确;故选:ACE(2) (10分)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ABDE处于真空中,其边长为d.现有与ABDE同一平面内的单色细光束P经AB边中点O / 一纪”I5射入玻璃砖中.已知细光束与AB边成0=30夹角,玻璃砖的折射率|n=V,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求:|处 |ED(i)该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相对入射光束P的偏向角(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间的夹角);(ii)该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而(909)解:(i)光路图如图所示,光在 AB面上发生折射时,有:n=代入数据解得“=30.( 2分)设光从玻璃射向真空的临界角为C,有:sinC=1/2可见临界角Cv 60。,故单色光在BD面上发生全反射,(1分)其反射光射到ED面上时的入射角为 30 ,在ED面上的折射角为60, 所以,出射光束相对 P的偏向角为3=2 (90-。)=120.(2分)(ii)由几何关系可得光在玻璃中的路程s=r; ,(2分)光在玻璃中的速度 v=,(1分)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又有t= V ,(1分)解得t=T .( 1分)答:(i)该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相对入射光束P的偏向角为120.(ii)该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为e .13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