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68321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动滑轮滑轮、滑轮组 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或速度vf)二重物移动的距离S(或速度vg) 动滑轮:定义: 心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F1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W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黄滑轮重力)则:F= 1 2G只忽略轮轴问恨后巳,拉 力F= 1 / 2(G 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加E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濡L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

2、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 1 / n G 。只忽略轮轴 间的摩擦,贝肘4力F= 1/ n (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0(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1) n=(G物+G动)/ Fl (四舍五入)(2)从定动滑轮间 划线等方法找出绳子的股数,段数的确定 可以采取在动、定滑轮间画一条水平直线,数绳子和直 线交点的方法,由于绕过定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没有连接重物,此段绳子不计在n数之内。即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组装滑轮的原则。三、机械效率1 .有用功公式:恸用=Gh (提升重物)=W

3、、一Wfc =qW总2 .额外功公式:W=W、Wr用=6动卜(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fL3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Wr用+ Wfc =FS= Wr用/4斜面:W甘=fL+Gh=FL4 .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斜面:Gh Gh G7?= = =定滑轮:工;底尸_Gh_Gh_G_动滑轮:尸二 厂二二,Gh GhGjp 滑轮组:二九.60%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 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5 .机械效率的测量:史上原理:明应测物理

4、量:钩码重力 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是力学中的难点之一,针对有的同学对机械效率公式中各量意义理解有 困难,现将有关机械效率计算的五种不同情况总结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区别和掌握.一、斜面的机械效率G图14欢在下载图3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提升重物问题根据拉力F作用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二)水平拉动问题,也根据拉力 F作用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