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70465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2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定时高效复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接触时,SO会部分转化为SO,使其污染更严重。飘尘所起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载体2 .利用废铜屑制取 CuSO溶液最好的方法是A.铜屑和浓硫酸混合加热B.铜屑在空气中燃烧后再溶于稀HaSOC.铜屑与稀硫酸混合加热D.铜屑在空气中灼热后再溶于浓HSQ3 .以下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检查病人胃病所用的钢餐,既可以用BaSO,也可以用BaCOC.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 HS气体,因其具有强氧化性D. S

2、O、SQ都为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4,取100 mL 18.4 mol/L 的H2SQ与Zn反应,当Zn完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为22.4 L。将所得的溶液稀释成 1 L ,测得溶液的 4浓度为1 mol/L ,则所生成 的气体中SO与H2的体积比约为A. 1 : 2 B , 2 : 1C. 1 : .4D , 4 : 15 . m g Cu与足量浓硫酸完全反应,得到 n L SO 标准状况 ,被还原的硫酸是生-5 -A. B .催牝剂HHH1(1而上热交换器-fjUULUULHHH催牝剂6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

3、热交换器的接触室 见右图 。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在A处流出的气体为A. SO B . SO、QC. SO、Q D . SO、SO7.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少用原煤做燃料,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B.C.D . flLIl8 .高温下 FeSO发生如下反应:2FeSQ= Fe2O3+ SO T + SO T ,若将生成的气体通 入BaCl2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A. BaSO和 BaSO B . BaSC. BaSO D. BaSO9 .当向蓝色的 CuSO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

4、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铜能溶于氨水10 白色沉淀为+ 2价铜的亚硫酸盐,溶于 HkSO发生复分解反应C.白色沉淀为+ 1价铜的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Cd只被氧化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 SO与生成的SO的物质的量相等11 .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5、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取少量久置的 N&SO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 BaCl2溶液,若加HCl时有气体产生,加 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SO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能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的一定是 C1212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同学将硫酸在中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归纳如下:实验浓度作用甲制乙烯浓催化剂、脱水剂乙制硝基苯浓催化剂、吸水剂丙酯化反应浓催化剂、脱水剂丁酯的水解浓催化剂戊制苯磺酸浓磺化剂反应物1其中上述归纳中,所用硫酸的浓度有误的是 ,相应硫酸作用的叙述有误的是,正确的作用应为 ,理由是 。2为鉴别某

6、硫酸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设计如下方案:操作结论A将硫酸点在火柴梗上变黑者为浓硫酸B加入金属铝片产生刺激性气味者为浓硫酸C滴到CuSO- 5H2O晶体中变白者为浓硫酸D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放热者为浓硫酸其中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 ,它们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何种性质 。其中一个稍作改进就可行的是 ,改进的方法是 ,在该方法中确定浓 硫酸和稀硫酸的另一现象是 。13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Na +、Ba2 +、S2S()Q.、M】iO4匚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3 沉淀丙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

7、,可能含有。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14 .2011 山东威海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实验1: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硫固体凝聚,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 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实验3:将浓硫酸液面下方铜丝的黑色物质刮下后,经稀硫酸洗、蒸储水洗、过

8、滤、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比加热前减少。资料卡1.铜丝和硫反应的方程式:2Cu+ sCu2s黑色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CuOr H2SO=CuSS M 溶液呈蓝绿色3. C&S和ES黑色 均不溶于稀硫酸 4. CiS+ 2O2Cua SO 2CuS+ 3O2=2CuO-2SQ【问题探究】1 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D、E两试管中 CC14的作用 是。2写出淡黄色固体物质消失的化学方程式 。3试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变澄清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1根据上述研究,结合资料卡上的内容,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肯 定有。解析与答

9、案催化剂2sol + 2 = 小 -SO; 01 .解析:该过程可表示为一 一(飘空) 答案: C2 .解析: 制取CuSO的两种反应原理分别为:Cu+ 2HSO 浓CuSO+ SOT+ 2HO;2Cu+ C22CuO Cu HbSO=CuSa HQ 生成等质量的 CuSO,第一种方法消耗的硫酸多一倍,且产生了能污染空气的 SQ气体。第二种方法中用稀硫酸溶解 CuO比用浓HSQ时更易操作。答案: B3 .解析: 给病人查胃病只能用 BaSO,而不能用BaCO,因胃酸中含有盐酸,会与BaCO 反应,生成可溶性钢盐,有毒。答案: B4 .解析:Zn+ 2HSO 浓,ZnSO+ $02+ 2代0,随

10、着H2SQ变稀,又发生反应:Zn+HkSO 稀 =ZnS0H H4 ,故 n SO+H2 = 1 mol。依题意,剩余的 R =1 LX1 mol/L =1 mol ,故剩余的 口 2SO =0.5 mol ,则参加反应的 口 傣0 =0.1 X 18.4 0.5 =1, 34 mol 。设生成 SO x mol , H2 y mol ,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x+y = 1; 2x + y().341= 1.34,解得 x = 0.34 mol , y=0.66 mol , 0.662答案: A5 .解析: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的-。答

11、案: B6 .解析: 原料SO、Q从装置左侧中间进入热交换器,吸收热能后由A处流出再进入接触室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把一部分热量交换给刚进入热交换器的原料气,然后由下 端流入下一个装置。答案: C7.解析:酸雨的产生是因为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造成的。燃煤时鼓入过量空 气能使煤完全燃烧,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答案: C8 .解析:SO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SO+H2O=HSQ, S。;与Ba结合生成BaSO沉淀, 由于HSO弱酸不与强酸盐 BaCl2反应,故没有 BaSO沉淀,本题正确选项为 D。答案: D9 .解析:硫酸铜加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溶解,说明氢氧化铜能溶于氨水;当

12、通入二氧化硫后,铜氨络离子会氧化亚硫酸,而自身还原为亚铜盐;白色沉淀溶于稀硫酸 生成了二氧化硫,说明盐中含亚硫酸盐;生成红色粉末与蓝色溶液,说明亚铜离子发生了氧 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铜与二价铜离子;由于部分二氧化硫已被氧化,故消耗与生成的二氧 化硫不相等。答案:10 .解析:A选项中,加入稀 HNO后,若有S。:与Ba2+生成的BaSO沉淀,也会被稀HNO氧化变为 BaSO沉淀而不溶解。B 选项中加入盐酸CO:J ICO; J ISO;都可能生成无色气体,并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中,力口,盐酸后,会与H+反应生成气体,若再加 BaCl2,溶液中已无,所以再生成沉淀,就是与Ba2+生成的沉淀。

13、D选项中除C12外,Br2等也可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 变蓝。答案: C11 .解析: 1该题考查了硫酸在有机反应中的用途,其中酯的水解反应应用稀硫 酸,只起催化作用,酯化反应时的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而不是脱水剂。因为酯化 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 H2O被浓硫酸吸收,有利于该反应向右进行。2 0上述方案中操作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C D,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吸水性。在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铝片钝化,不会产生SO气体,若在加热时铝可与浓硫酸继续反应,同时该方案中可通过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应为稀硫酸,这一现象来确定浓、.稀硫酸。答案: 1 丁丙 催化剂、吸水剂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生

14、成.的H2O被浓硫酸吸收,有利于该反应向酯化方向进行2脱水性、吸水性、吸水性 B 加热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稀硫酸12.解析: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其中肯定不含有Fe3+和Mn()i。在溶液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则原溶液中肯定含有 S2和、,有关反应为:2ST+6H+=3SJ +3HO;因为和Ba2+不能共存,所以原溶液中肯定不含 Ba1可能含有“; 溶液中必须要有阳离子,所以其中含有Na+。在溶液甲中加入过量 NHHCO后生成白色沉淀, 1() _ 1() _则原溶液中还含有 一,有关反应为:-+ 4H+ =Al3+ + 2屋O, A13 + +=月0H 3(+ 3COT ;溶液乙

15、中含有NHHCO,还可能含有“匕,加入过量 加 011 2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有 BaCO,可能有BaSO。答案: 1 2S2-+6H+=3SJ + 3HO2 MSHCOm =a Oil 3J+3COt&1口3 BaSO.I 5二 6。3、*%、Na+13.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较难题。1 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可以使硫酸冷凝回流,由于SQ在CC14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D、E两试管中CC14可以防止倒吸。2淡黄色硫固体被浓硫酸氧化。3 S0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先生成难溶性的caSQ,后生成易溶的Ca HS(3 2。4将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说明黑色物质中有能与浓硫酸反应的 CuQ以及不与浓硫酸反应的物质。结合实验三可知,不与浓硫酸反应的物质为CuS。本题为实验探究题,具有创新性。答案: 1冷凝、回流 防止倒吸2 5+ 2H2SQ 浓 =3SQT + 2H2Q3 (M3+SQ+ H2Q=cJ IIS03 2-1 CuO、CuS-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