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70839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主要结构类型:16#18#、24#26峨为剪力墙结构,21# 楼(运动中心)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抗震等级:24#娄为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 等级为二级;16#、17#、18#、21#楼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构造 措施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土质、水位:本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抗浮设计水位绝对标 高为0.7米,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具有微腐蚀性,工程施工时严禁采用地下水。二、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孔均见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 主要为耕植土、粉质粘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粉砂层及以下 砂层中的孔隙潜水。补给来源

2、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海水补给。 勘察 期间为枯水期,稳定水位埋深 0.21.2m,稳定水位标高0.49 0.97m,地下水位受季节降水量控制,年变化幅度在11.5m左右,每年的79月份为丰水期,地下水最高水位出现在89月 份。三、降水方案确定本工程场区地面绝对标高为 2.453.74米,建筑室内地面标高(山.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4据为4.20; 25#楼、26#楼为 4.95; 16峨为4.65; 17峨、18据为4.95; 21峨(运动中心) 为4.35。基坑底标高(相对标高)为-6.2-7.5米,基坑开挖深度 为4.236.45米,降水深度为4.736.95米,水位下降高度2.353.6

3、4米。根据该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本工程各单体结 构特点拟采用以下降水方案:16#、17#、18#、24#、25#、26#娄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水及 临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将地下水位降低至满足工程要求。21#楼(运动中心)由于基坑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较深,近6.5米,降水深度较大约6.95米,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水满足 不了实际降水需要,因此运动中心将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沿开挖基坑周边分两次布置两级降水井进行降水以满足施工需要。四、总体部署1、抽水设备的选择和数量的配备,考虑到每台真空泵的抽 水能力,每台泵可连接30根降水管,抽水设备为赞扬7.5KW真空 泵.2、轻型井点管的布置水平布置间距按0.

4、6米设置,转角处可增设二根,吸水井点管 的长度为6.5米。3、轻型进点的安装设置按井点降水布置图图示位置先挖深 1.5米,沟宽度1.5米的沟 梢,在沟梢内插入井点管,井点管通过软胶皮管与积水总管连接 , 积水总管与抽水调配连接,每个独立的降水单元连接完成,就可以 开始运行.4、挖土前降水时间的确定每一段独立降水系统安装完后立 即开始降水,拟定在降水系统工作7天后进行挖土 .5、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停止降水的时间地下室结构施工结束,回填土前。6、 材料要求(1)井点管用直径48mm硬塑料管,下端为长1.2米钻有10mm梅花形 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砂布二层 粽 皮三层

5、,缠20号铁丝,间距40mm。(2)连接管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管径38-55cm,顶部装铸铁头。(3)集水总管采用直径75-100mm钢管作为积水总管。(4)滤料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7、轻型井点降水计算(详见降水计算书)8、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放线定位一一铺设总管一一冲孔一一安装井点管,真砂砾滤 料,上部填粘土密封一一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一一安装 集水箱一一开动水泵抽水一一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1)井点管埋设成孔和用高压水冲击式成孔,孔径为300mm,井深为比井点设设计深50cm;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进孔中央,使露出 地面200 mm,然后倒入粒径5-30

6、 mm石子,使管底有500 mm 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 mm粒径粗砂,上部1.0mm深 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2)积水总管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总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端 头法兰穿上螺栓,垫上橡胶密封圈,然后拧紧法兰螺栓,总管端 部,用法兰封牢。一旦井点干管铺好后,用吸水胶管将井点管与 干管连接,并用8号铁丝绑牢。一组井点管部件连接完毕后,与 抽水设备连通,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 塞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后方可使用,如 压力表t数在0.15-0.20mpa,真空度在93.3kpa以上,表明各连 接系统无问题,即可投入正常使用。井点使

7、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一般抽水3-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趋于稳定。五、质量标准1、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组井点管和 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3、埋入地下的井点管及井点联接总管,均应除锈并刷防锈 漆一道,各焊接口处焊渣应凿掉,并刷防锈漆一道。4、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3-66.7kpa压力应保持在 0.16mpa。六、成品保护1、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豆石滤料,以防塌 孔。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杂物掉入孔内堵孔。2、井点管埋设后,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异物掉入管内 堵塞。3、井点

8、使用应保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 沉淀淤管。4、冬期施工,井点联结总管上要覆盖保温材料,以防冻坏 管道。七、安全措施1、冲、钻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机具突然倾倒或钻 具上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2、已成孔沿未下井点前,井孔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土或 发生人员安全事故。3、各机电设备应由专人看管,电气设备必须一机一闸一漏, 严格接地、接零和安全漏电保护器,水泵和部件检修时必须切断 电源,严禁带电作业。八、施工注意事项1、成孔时,如遇到地下障碍物,可以空一井点,钻下一进 点,井点管滤水管部分必须进入含水层内。2、井点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 位上升,造成浸泡基

9、坑的事故。3、井点使用时,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较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 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不低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到振动,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4、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底 500mm以下, 以防止地下水扰动地基土体应及时修好。 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 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轻型井点降水计算书一、说明1 .因16#、17#、18#、24#、25#、26#楼的建筑基础长宽比及地下水文条件基本相同, 本例将以16#楼为代表进行降水计算。

10、2 . 21#楼将单独进行降水计算16#楼降水计算一、概况16#楼基坑宽14.68米,长30.2米,基坑深3.68米,地下水 位为0.63米,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该处地面下2.01米为耕土,该层下4.2米为粉质粘土。二、井点管埋置深度验算H 汨1+h+iL+l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h-安全距离i-降水曲线坡度,本工程取0.1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l-滤水管长度H m.68+0.5+0.1x7.34+1.2=6.114 米本工程井点管选用6.5米管可以满足降水要求。三、井点数量及间距验算(1)基坑总用水量计算Q=1.366K(2H-S)S/(lgR-lgx

11、0)Q群井涌水量K-渗透系数H含水层厚度S-水位降低值X0基坑的假想半径Q=1.366x0.1x(2x622.64)2.64/(lg18.36-lg11.9) =18.7m3/d (2)单井出水量q=65 划311K=65x3.14x0.048x1.2x0.0149=0.1747 m3/d(3)井点数量及间距n=1.1Q/q=1.1x18.7/0.1747二 118 根井点间距D=(2*30.2+14.68)/118=0.636 米本工程井点管间距拟设为0.6米,满足要求。四、井点布置示意图C基坑小线井点布置图21#楼(运动中心)降水计算一、概况21#楼(运动中心9基坑宽 35.83米,长11

12、7.40米,基坑深 约5.86米,地下水位为0.63米,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该处地面 下2.01米为耕土,该层下6.45米为粉质粘土。二、井点管埋置深度验算H 汨1+h+iL+l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h-安全距离i-降水曲线坡度,本工程取0.1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l-滤水管长度H 4.86+0.5+0.1x17.915+1.2=9.35 米本工程井点管选用6.5米管无法满足降水要求,需采用二级井点 降水。二级井点布置高度H=Hh=9.35-6.5+0.5=3.35 米二级井点布置高度需距一级井点3.35米三、井点数量及间距验算一级井点(1)基坑总用水量

13、计算Q=1.366K(2H-S)S/(lgR-lgx0)Q群井涌水量K-渗透系数H含水层厚度S-水位降低值X0-基坑的假想半径Q=1.366x0.1x(2x8.46-3.64)x3.64/(lg42.8-lg36.1) =87.30m3/d(2)单井出水量q=65 划311K=65x3.14x0.048x1.2x0.0149=0.1747 m3/d井点数量及间距n=1.1Q/q=1.1x121.39/0.1747二500 根井点间距d=(2*35.83+117.4)/500=0.378 米采用二级降水D=2d=2*0.378=0.75 米本工程井点管间距拟设为0.6米,满足要求。四、井点布置图政上口线井点平面布置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