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72050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第二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中图版必修3.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中地理电子题库 第二章 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 中图版必修3 随堂自测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如图),回答12题。土壤损失减少程度(哧)0204060 典 100植被覆盖率(陶1 . 土壤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 D .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2 .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问题,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8 .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解析:从图中能看出,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的损失减少程度越显著,即土壤侵蚀程度 越小,故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表现为

2、负相关。流水侵蚀发生在降水较多、地形坡度较大、 植被较少的地区。东南低山丘陵由于降水多、地势坡度大,在植被遭到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 流失;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而西北气候干旱则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现象;东北有肥沃的黑土,被流水冲刷后会使表层黑土变薄而肥力降低。答案:1.B 2.D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 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塘,又称黄土平台,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 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34题。AS B .C.D .解析:选Co黄土高原的墟地就是沟壑之间的较平整的土地,从等高线图中看出,两侧较 稠密狭长

3、分布的等高线表示沟壑,中间很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面较平坦,为墟地,只有图 符合。9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B.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沙漠地区、北方的土石山C.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平原地区D.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解析:选 A。水土流失发生的三大条件是:地势有一定的坡度、降水较多(特别是暴雨较多)、植被较差。西北的沙漠、北方的平原和珠江流域都不满足以上条件。10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还有许多宜农荒地,加大对其开垦可以缓解人地矛盾B.人口自然增长率属全国较低

4、水平,使该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缓解C.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是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D.不断垦辟新地,会出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加剧人地矛盾解析:选d黄土高原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增长快,故B项错误;人口多,不断垦荒种田,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人地矛盾,故A、C项错误,正确答案为 D项。11 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黄土高原某地区19M年 以前工业结构示意图(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3)黄土高原土地利用中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 ,目前,形

5、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促发机制是 O(4)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应注意贯彻的原则是黄土高原能源资源丰富,在能源基地建设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6)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双选)()A.地下矿产丰富,地面矿点多B.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区C. 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D.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掌握。答案:(1)自然原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 被稀少。人为原因: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毁掉了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不合理利用 土地。(2)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

6、矿交通设施安全;造成生态环 境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3)轮荒、开垦陡坡开矿(4)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5)交通运输、水源紧缺(6)CD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境内沿 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HITELI5E1 .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水体污染C. 土地沙漠化D . 土地盐碱化解析:选A。乙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2 .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破坏植被 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B .C.D .解析:选Co由于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7、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所以水 土流失严重。3 .甲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 .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C.荒漠化的防治 D .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解析:选Do甲为我国黄淮海平原,受盐碱、旱涝、风沙的危害,中低产田广泛分布。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包括()A.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B.使黄河下游河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C.使黄河中下游河段不能建设任何水利工程D.使黄土高原自然灾害有加剧之趋势解析:选Co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使黄土高原因表层土壤中营养元 素流失而日趋贫瘠;也会使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从而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水土流 失还

8、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从而使自然灾害多发。但这并不是说在黄河中下游就不能兴建 水利设施了,位于河南的小浪底就是中游河段大型的水利工程,它对黄河中游的水、沙有着 极大的调节作用。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 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展,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 上下相间,排列成鱼鳞状,故名鱼鳞坑。读图完成56题。5 .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B .C.D .6 .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解析:第5题,植树应选在鱼鳞坑的内部,均位于鱼鳞坑的外部,不能起到蓄水 保

9、土的目的。第6题,鱼鳞坑有利于拦截坡面径流,使得泥沙在坡面上沉积。答案:5.B 6.D7 .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 D .植树种草解析:选D。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绿化土地。A B C项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而非根本措施。8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A.蓄水保土 B .改善生产条件C.创建旅游景点 D .利用光热解析:选Ao林草具有保持水土、涵蓄水源的生态效益,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

10、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 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 漠”景观。据此回答 910题。9 .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10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解析:根据材料和当地的亚热带季风特征可知:该地降水丰富,故造成该地“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应是水蚀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导 致山

11、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答案:9.C 10.A二、综合题1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完成卜列问题。材料1:中国泥石流分布图。-6 -材料2: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局原东南部山区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 流华北和东北地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2)题,黄解析:第(1)题,我国泥

12、石流主要分布在地形崎岖、降水量大的西南地区。第 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泥石流。第 (3)题,恢复植被,科学施工有 利于防范泥石流。答案:(1)西南地区。(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较低。(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 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12 .读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是黄土高原周边的地形区,其名称分别是(2)当河流的冰层融化时,若上游方向的融化时间比下游方向早,就会造成水流受阻,水 位上升甚至泛滥,这种现象叫“凌汛”。黄河干流上的A B、C D四河段,有凌汛现象的是和

13、。(3)甲、乙、丙三地,哪地最适宜建窑洞?为什么?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特征、居住地形成原 因及水土流失问题治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由图中可获取的信息有:黄土高 原东、南两侧为山脉;黄土高原的地形多种多样,有中间平坦四周陡峭的墟面,也有陡坡、 缓坡及沟谷等。解答本题可先明确图中、甲、乙、丙、a、b、c、d分别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再结合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及地理问题和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即可顺利解答。 第(1)题,根据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和中国主要地形区可知图中、分别为:内蒙 古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第 (2)题,有凌汛现象的河段为从低纬流向高纬的 地区。第(3)题,建窑洞时应考虑采光、通风、排水和防寒等多方面的因素,以适合人类居住 的需要为根本。答案:(1)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2)A D(3)丙地。丙地位于向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山脊上,不易积水;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防寒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