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74818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每天一练(光合作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十七天)答案1 选 C炎热夏季中午,失水过多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此时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 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有机物积累速率下降;此时光反应正常进行,由于没有消耗,故光反应产物相对过剩,ATP的利用减少,叶绿体基质中ADP的含量减少。2 选 D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都能够影响产量,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绿光几乎不吸收,绿光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故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不能提高产量。3 选B光合细菌拟核中分布的是环状的DNA ;以H 2S作为供氢体,光合细菌能将CO2和 H2O 合成糖类,即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光合细菌体内不含叶绿体;以H2S 作为供氢体进

2、行的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4 选 C光合作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 H 。从图中 、 所示的位置及后续实验可知是类囊体膜, 是叶绿体基质;装置b 中无有机物生成的原因是缺少有关酶和固定CO2的五碳化合物。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分析,适当增强光照、增加CO2 浓度及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本实验最终c 试管内含14个试管的产物知,光反应和C 有机物的产量。分析 3暗反应彼此联系,不能分割,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完整的结构单位。5选 C叶肉细胞中固定CO2 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从题图分析, Oa 段三碳化合物的含量持续

3、上升,说明消耗的五碳化合物越来越多,因此五碳化合物的含量有所下降;ab 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三碳化合物生成的量与被还原的量基本相等;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 和 ATP 等物质,导致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其含量上升。6 选 A 为小麦旗叶提供14CO2,14C 通过 CO2C3 C6H 12O6 途径,转移到葡萄糖中,进一步转移到淀粉中,但小麦籽粒产量只有50%来自旗叶,故籽粒中的淀粉不可能都含有14C。为小麦旗叶提供 H218O,18O 通过有氧呼吸转移到 C18O2 中, C18O2 再通过光合作用转移到葡萄糖中,因此小麦籽粒中的淀粉会含18O。小麦籽粒产

4、量约 50%来自旗叶,说明旗叶的光合作用较强,可能是因为其类囊体数目较多。去掉部分籽粒, 使光合作用产物的去路减少,进而可能抑制光合作用。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十八天)1.(2014 焦作一模 )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 (黄 /绿比率 )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 )/R( 呼吸作用 )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 点比a 点更适宜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 值可能在a 点2 (2014()岛模拟青)下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

5、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 10 d 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前 10 d 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3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探究实验,改变实验条件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在培养液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物质后,O2 的释放速率下降B在培养液中加入ATP 合成酶,淀粉的合成量增加C在培养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淀粉的合成速率减小甚至停止D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氮、磷等元素的无机盐,培养一段时间后,O2 的释放速率增加4(2014 北四市联考东 )某

6、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 30。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 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 、HB 、HC 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11光合速率 (molg品系h )203035HA20.3218.32HB13.815.5616.77HC8.329.369.07A.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HA 品系光合速率最高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 品系C与 20比较, 30时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均较高D 20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5 (2013 杭州二检 )下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

7、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 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该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6104 lx 时,适当提高 CO2 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C图乙中 pH 为 10 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D图乙中随 pH 增大,暗反应中C3 和 C5 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6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 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 O2 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

8、分别测定两瓶中的 O2 含量,结果如下 (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4.9 mg5.6 mg3.8 mgA. 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 量约为 1.1 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 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约为 1.8 mg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十八天)答案1选 B 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 绿比率有降低趋向; 人工林年平均黄 /绿比率过高时, P/R过低,应适当采伐;据图可知,a 点的黄 /绿比率小, P/R 比率较大,光

9、合作用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农作物栽培时应该主要考虑作物的生长,a 点比 b 点好;农作物在收获季节,叶片变黄,光合作用减弱,黄 /绿比率较大, P/R 比率较小,应该在b 点附近。2 选 D 图中分别显示黑暗和白光条件下幼苗生长的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10 d 后白光下的幼苗进行的生理活动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有将ADP 转化成 ATP 的过程,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存在将 ADP 转化成 ATP 的过程。 前 10 d 白光条件下幼苗生长较黑暗条件下慢,说明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白光条件下初期, 幼苗体内并没有光合色

10、素形成,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体内有机物的量在减少。3 选 B 加入抑制暗反应的物质后,暗反应减弱,消耗的H 、 ATP 减少,造成 H 、 ATP积累,水的光解减慢, O2 释放速率下降。小球藻为自养型生物,可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无机盐离子, 不能吸收大分子蛋白质(ATP 合成酶 ),故加入 ATP 合成酶后, 淀粉的合成量基本不变。 在培养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会使小球藻的细胞壁被水解掉,小球藻会吸水涨破,从而破坏了其细胞的基本结构,各项生理功能减弱甚至停止。4 选 C 由表可得出,在适宜温度20 时, HA 品系光合速率最高;实验中在35 时 HB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最高,故其耐高温性较

11、好;HA 品系植物在 30 时的光合速率比20时的光合速率低; 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5 选 C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该实验是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光照强度为6 104 lx 时,提高CO2 浓度可能提高产氧量,提高温度则会使产氧量减少。图乙显示pH为10 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均为零,均不能正常生长。6选 C丙瓶不透光, 生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 H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甲瓶与丙瓶O2 量的差表示丙瓶细胞呼吸消耗的量。丙瓶不透光,一昼夜的时间内水样中生物均在进行呼吸作用

12、,乙瓶透光, 有光照时水样中生物会进行光合作用,消耗部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因此一昼夜后,乙瓶水样pH比丙瓶的高。乙、丙瓶取自同一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细胞呼吸速率相同,乙瓶一昼夜的净光合量用O2 表示为0.7 mg ,细胞呼吸的量用O2 表示为1.1 mg ,所以一昼夜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为1.8 mg。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十九天)1下列有关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

13、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2.右图表示细胞周期,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 或由 b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 b 段C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 a 段D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 段可以治疗癌症3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期,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丙细胞分别处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 DNA 数之比均为 1 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高等植物4小鼠体细胞培养

14、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 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 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 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C丙类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 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A 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C DNA 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与DNA 分子数目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十九天)答案1 选 A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即相对表面积)越大,其物质

15、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2 选 A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据图可知, a b 段为细胞分裂期, b a 段为分裂间期, 故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 b;染色体平均分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即ab 段; b a 段为细胞分裂间期,该时期完成DNA 的复制,细胞中核DNA 含量加倍; 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细胞分裂间期,即 b a段,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3 选 A由题图可知,甲细胞中中心体、染色体清晰可见,且染色体散乱排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乙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且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

16、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4 选 D甲类细胞核DNA 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可以推测甲类细胞核DNA 已完成复制,处于分裂期或G2 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不大;乙类细胞可能是不再分裂的高度分化细胞,也可能是暂时不分裂的或处于G1 期的细胞;丙类细胞核DNA 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说明 DNA 正在复制,即处于 S 期;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 复制,则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5 选 B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着丝点对应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在着丝点分裂前为1 2 的关系,

17、 在着丝点分裂后为10 的关系, 两者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DNA分子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可能相等;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在DNA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为12 的关系,在着丝点分裂后为1 1 的关系。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二十天)1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B细胞中b、 d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a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 数量的加倍2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 ASURA 。下列与其有关叙述

18、正确的是()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ASURA 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A BCD 3 (2014 南京一模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 DNA 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 通过抑制DNA 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 通过促进DNA 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4.PCNA 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 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 ( 如右图所示 ),检测

19、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 PCNA可能影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 PCNA可能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D癌细胞中PCNA含量可能较正常细胞中高5 HIV( 艾滋病病毒 )感染 T 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 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 CDK1 是细胞由DNA 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 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 的感染造成T 淋巴细胞核DNA 处于题图所示的()A 阶段B阶段C阶段D阶段6(2013 郑州模拟 )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 分子的两

20、条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分别是 ()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二十天)答案1选 A染色体复制前含一个DNA 分子,复制后含两个DNA 分子,着丝点数目并不增加,复制前后都是一条染色体,因此,通过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增加,而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DNA 的复制与加倍是同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2 选 D由题意知, 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

21、, 、 正确; 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 、 正确。3选 C由柱状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 含量为 2n 的细胞数多, 经药物处理后,DNA 含量为 4n 的细胞数多,即DNA 完成了复制,但细胞数没有增加,即细胞不分裂,推测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细胞正常分裂。4选 B图中 PCNA 在 S 期即 DNA 复制期含量最高, 其后降低, 故可能与DNA 复制有关,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癌细胞无限增殖,有DNA 复制,故癌细胞中PCNA 含量可能较正常细胞中高。5选 CHIV 使 CDK1 失活,并使cyclinB 积聚,从而使DN

22、A 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HIV 的感染使T 细胞核 DNA 处于 阶段。6 选 A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 分子的两条链,再放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 DNA 数目加倍,且每个DNA 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 32P 的 DNA 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 的染色体是前期、中期的2 倍。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二十一天)1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A BCD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23、的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C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同源染色体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3人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生成卵细胞,下列对整个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 一条染色体的DNA 数先加倍一次,后减半一次B染色体数先减半,然后暂时加倍,再减半C 以每个DNA一条链为模板各合成一个RNAD若基因组成为Aa ,则会出现AA 移向一极、aa 移向另一极的情况4一个正处于分裂后期的正常细胞,全部染色体上共有10 个

24、DNA分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B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能形成体积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5 或 10D此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5下图表示某细胞(含 4 条染色体 )的分裂示意图,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细胞中有8 条染色体B细胞有2 个基因 BC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D细胞的基因型为a36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H 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细胞中

25、每个核DNA 分子均具有放射性B丙细胞中有2 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 个染色体组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高三生物每天一练(第二十一天)答案1 选 C在有丝分裂中等位基因无分离现象,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受精作用过程中也不能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 选 B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 选 C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复制之前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 ,DNA 复制结束后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数加倍,到减数第二

26、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每条子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DNA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结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又减半;减数分裂过程中,以每个 DNA 一条链为模板各合成一个 DNA ;基因组成为 Aa 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即 AA 移向一极、 aa 移向另一极。4 选 D细胞分裂后期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2 个 DNA 分子,该细胞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10 个 DNA 分子分布在5 条染色体上, 由于染色体数为奇数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

27、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故该细胞一定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即此时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单倍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完成后可形成体积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若该细胞为单倍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则体细胞内含有5 条染色体, 若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则体细胞内含有10 条染色体。5 选 A 据图可知,细胞 应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4 条染色体;细胞 为次级卵母细胞,而且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具有相同的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故有 2 个基因 B ;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b ,因此可推知细胞 、 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 条和 3 条,而且细胞 的基因型为 aa,故细胞 、 为第二极体,基因型都为a,细胞 的基因型与其下面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为ABb 。6选 B 根据 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可知,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 分子均具有放射性, 甲、乙、丙细胞中 DNA 分子都已经完成复制;由题图可知,甲、乙、丙细胞中均含有2 个染色体组; 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 正常情况下, 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若间期发生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会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