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93019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 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一、语文有效教学要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教学提问率仅为56%。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之所以无效或低效, 主要是不能激活学生的思想。 许多教师的提问并不一定都能够成为好问题, 我们发现, 许多问题是 “假问题” 、 是 “浅问题”。请看下面的一则教学案例 : 一位教师在执教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上课伊始,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便问学生: “你们最崇拜的是谁? ”学生纷纷举起了

2、手, 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 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圣聂卫平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反问 :“你们猜,我最崇拜谁?” 话音刚落, 同学们异口同声, 说 : “老师崇拜毛主席。 ”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 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本应该讲真话 “我们不知道”,或者出现各种猜测,但是学生却说出了他们所揣度的老师要说出的答案。老师在这儿要说出的答案“我最崇拜毛主席”也是一个隐瞒了真实意图的答案。 这样, 教师与学生都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看上去, 师问生答的对话,成为名副其实的假对话。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 是有效的

3、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 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 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 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 “好问题”: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 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 空间,不仅仅停留在 “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 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也要根据课堂发展需要产生新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在

4、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接近尾声时,突然,有 一个学生举手问:“萨莎的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莎呢? 顿 时,教室里热闹了起来,老师似乎也被他们问住了。不过,老师马上回过神来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 课前没有想到,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我们都不要急着回答, 让我们先静静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师问:“萨莎妈妈是怎样回答萨莎的问题的? 学生齐答:“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师问:“能不能改成每个人都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生答:“不行,意思是不一样的。妈妈说的意思是比我们弱小的人,我们就要去保护。而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萨莎的

5、爸爸一定要把雨衣给萨莎吗?”师紧接着问。沉默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明白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 就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是随意的,只要是比他弱小的人,他就 会去保护。那个人是不是最弱小的,他没有去研究。”“对呀!妈妈没有把雨衣给托利亚也是这个原因,妈妈并没有去 分析,接下去是谁,该保护谁,当她身边有需要她保护的人,她就去 保护,至于有没有按顺序,是不是最弱小的,她没有去想那么多。” 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可是,保护最弱小的人,难道不对吗?”有几位学生提出质疑。 同学们面面相觑。“那么,谁是最弱小的呢?我轻轻地问。“是萨莎。”“不对,是蔷薇花。”“不,一定还有比蔷薇花更弱小的,像风雨中的小草,

6、小虫。”“老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 们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 动。” 一位学生响亮而激动地说。没等老师说什么,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通过交流探讨,同学们共同得出答案。这才是学生自己真正学习 的一堂课。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现真正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对话”二、语文有效教学要注重教学环节的有序性和波动性。波纹不兴,是死水一潭;波涛汹涌,是洪水猛兽。只有潺潺流水 才是有源活水。教学应像河流一样,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既百折 不挠奔向大海,体现有序;又迂回曲折,体现波动性。有序使教学结 构段落明确,但一种活动如果缺乏起落,给予学生的刺激便会减少。教学应避免平铺直叙,在教学过程中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有智 慧启迪。教师讲述有行有止,有续有断,高低起伏,悠扬顿挫,富有 感染力;学生学习有听有讲,有学有练,有张有弛,有商有量。整个 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师生共同配合,有序与波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成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才是一堂好课!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 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